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教学“找规律”时,很多教师往往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规律结论的记忆和应用上,却忽视了规律本身发现、完善和内化的过程,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只会机械套用规律解决问题,而当情境发生变化时无法自我诊断问题症结并灵活应对。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名师贲友林既引导学生探索、反思和总结,又通过设置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否定自我,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数与代数”领域里设计了“探索规律”的培养目标,并作为重要的数学学习内容。苏教版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安排“找规律”的单元,引导学生探索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结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找规律》的三次教学设计及反思探寻“探索规律”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探索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内容的一部分,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学习的重点是要让学生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出许多美丽而有规律的图案,激发学生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现取“找规律”课例的教学片断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4.
“找规律”是实施新课程以后在教材中出现的新单元。苏教版教材主编王林先生曾针对这一内容明确指出:“‘找规律’的重点在‘找’上,而不是规律的‘应用’,不是做竞赛题。通过增加找规律的机会和活动,让学生不断拓展获取数学知识的渠道,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激发找规律的兴趣,培养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细读这段话,我认为:这一内容...  相似文献   

5.
●犤教学内容犦“找规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犤教学目标犦1.让学生在充分参与找规律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犤教学重难点犦用不同的方法寻找规律;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犤教学准备犦糖葫芦若干串、照片若干张。…  相似文献   

6.
“找规律”是苏教版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等思维活动中把握规律的本质。是老师们处理好类似内容时首要考虑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找规律”一课的教学.谈谈如何通过组织多层次的比较.帮助学生逐渐把握规律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找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其教学重点是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数字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规律。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找规律”内容,安排了两个课时,提供了两个例题:例1是通过三个教学情境图(摆花图,灯笼图和彩旗图),让学生观察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的周期性来解决第几个是什么颜色的问题;例2是通过提供一灰两白排列的兔子队伍图。来让学生观察,解决“35只兔中灰兔、白兔各有多少只”的问题。教材把“找规律”单列一个单元.究竟是什么目的?由于我们的教师很少去考虑这个问题。常把这一课的重心放在了“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上”。  相似文献   

9.
“找规律”是苏教版数学教材“数与代数”内容的一部分,是相对于传统教材所新增设的内容之一。在网上由近百教师参与的关于“找规律是否繁、难、偏”的投票中,有86.1%的教师认为这部分内容“繁、难、偏”。看来如何把握“找规律”在小学教学中的度,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于是,我从凝视问题、审视出路两点出发,让学生在学习“找规律”的同时,培养其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赛课活动中,两位年轻教师分别执教了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找规律”一课.他们都能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但两位教师在教学“试一试”这个内容时,其教学细节又不一样,这差异引起了我的思考,请看两个片段实录.  相似文献   

11.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四、五年级各册,都独立设置了“找规律”的内容.“找规律”的教学旨在唤醒学生已有的数学学习方法和经验,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情境与现象中感受和抽象数学知识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找规律"无疑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数学活动,更为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很好的题材,即十分有益于学生逐步养成"乐于探究、善于探究"这样一种思维习惯。正因为此,在各类数学教材、教辅材料以及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乃至形形色色的竞赛活动中,我们都可以经常看到"找规律"的身影。但是,这方面的教学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即常常以“发现规律、检验规律”统一地去处理所有此类内容的教学:教学中我们又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的“自主探究”变成了“假探究”。等等。,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正>不久前,有幸观摩了市教研员张平老师教学"找规律"一课,我们看到的不是教学的标新立异,而是张老师对教材深度解读后站在儿童的角度进行别具匠心的设计,这样一节厚实而灵动的课值得我们好好品味。一、在有趣的情境中触及知识本源"找规律"一课听过多次,很多教师都能在教学中突出"找"的作用,但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找两种物体的个数上,注重"植树问题"三种不同类型的区分,即所谓的"两端都种""一端种一端不种"  相似文献   

14.
数学是模式的科学,寻找和发现周围世界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事物间变化的规律构成了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在每册教材中都设置“找规律”单元,引导学生探索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是找规律的第一课时,内容是找出间隔排列的两个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对此内容笔者曾先后进行两次实践,对怎样找规律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15.
"找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是相对于传统教材而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新变化。近年来,针对苏教版"找规律"主题的各级教研活动频频开展。一方面,是因为作为新增内容,在教材把握上不够到位。另一方面,是因为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的练习要求过高、开发过度。面对"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评价难测"的现实问题,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找规律"的教学目标究竟应该如何把握?"找规律"的教学策略究竟应该如何确定?  相似文献   

16.
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设立“找规律”的教学单元,有关“找规律”的内容也相对较少。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精心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以多样化的呈现方式,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合理构建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特色。  相似文献   

17.
一、说教材 “找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结合有关学习内容,初步积累了一些探索简单规律的经验。这部分内容首先让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简单规律。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1.使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数与代数”领域设计了“探索规律”的内容与目标,凸显了探索规律的教育价值。苏教版教材精心设计了两个学段“探索规律”的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仔细研究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进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9.
一节幼儿园大班的寻找排列规律的教学启发我们,小学数学中“找规律”的教学只有准确把握学习起点,才能避免教学的低效;只有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才能凝聚教学的功效;只有注重发展数学思维,才能凸显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20.
“找规律”是现行课标教材中的新增内容,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与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载体。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往往过多地关注规律的获得.然而对规律获取的过程远比掌握规律本身来得重要。以下案例是我市数学教师的施教过程,较好地阐释了数学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动手操作、体验、感悟,以不断深化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