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陈翔 《编辑学报》2010,22(5):450-451
从一稿多投的产生根源反思科技期刊编辑部自身的工作.认为应从加强自身建设的角度来预防和杜绝一稿多投,如改进和完善编辑出版各个环节,增强编辑的法律意识,提升编辑的服务意识,促进编辑部间的良性竞争,加强对读者与作者科学道德的教育,等等.  相似文献   

2.
一稿件审理时限的概念一稿多投或一稿多登是目前学术失范较普遍的现象。避免一稿多投及一稿多登是作者与期刊编辑部共同的责任。《著作权法》第32条第1款规定:"著作权人向报社、期刊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收刮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  相似文献   

3.
张海宁  卢怡  张美琼 《编辑学报》2008,20(4):361-361
一稿多投是目前令编辑们比较头疼的事,而且屡禁不止[1].一稿多投最主要的原因是作者迫切希望自己的稿件尽快被录用[2].目前许多编辑部都开通了网上稿件处理系统[3],对解决一稿多投问题起到了传统稿件处理程序无法与之相比的作用.对此,笔者采取了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4.
论文"一稿多投"现象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一稿多投"现象由来已久,至今仍屡见不鲜,影响了期刊的正常出版。笔者结合多年来编辑经验,就这一现象的起因与治理对策,谈几点看法与意见,期与同道商榷。一"一稿多投"产生的直接原因1.缺乏责任风险按照有关规定,"一稿多投"理当承担对应的违规责任风险。但实际状  相似文献   

5.
从“一稿多投”话编辑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稿多投”现象一直是困扰期刊界的“老大难”问题。分析了“一稿多投”产生的原因,并对如何防范“一稿多投”现象,从编辑部业务管理角度提出了几点举措。  相似文献   

6.
一稿多投是报刊界和学术界共同探讨的话题,具有著作权利属性,但其行使应受必要规制.规制一稿多投,可以首先从治理一稿多发入手,通过建立网络平台及时发现一稿多发,成立报刊联盟准确认定一稿多发,订立出版合同平等约束一稿多发.在此前提下,明确作者义务,明晰编辑责任,修改相关法律,进而有序放开一稿多投,达到既保护作者一稿多投权利,又规避报刊社一稿多发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从"一稿多投"话信息时代学术期刊的采编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李东辉 《编辑学报》2003,15(3):212-213
探寻学术论文“一稿多投”的根源。认为学术期刊编辑部应从来编着手,实现学术期刊采编的数字化与网络化,进行编辑队伍的优化、管理体制的创新,建立新型组稿模式,从而为消除“一稿多投”现象从编辑部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8.
《新闻通讯》第一期上刊登了一篇《从“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说起》的修养漫谈,指出一稿多投的弊病,分析了一稿多投的原因,这是对的。但笔者认为,除了该文剖析的原因外,报刊编辑部不能及时处理来稿,恐吓也是造成一稿多投的重要原因。现在,不少报种编辑部处理作者稿件很不及时,有的要拖上几个月才有音  相似文献   

9.
如何解决科技期刊一稿多投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科技期刊一稿多投现象非常普遍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献[2 ]列举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多种原因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 ,除了上述的多种原因之外 ,期刊出版单位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政府主管部门虽出台了一些文件 ,但影响力度和范围还远远不够等 ,也是造成这种现象长期存在的原因。正因为以上种种原因 ,使得科技期刊一稿多投现象愈演愈烈 ,许多期刊编辑部为此蒙受损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是学术界和期刊出版界人士一直关心的焦点。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多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 ,编辑部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笔者在工作中就曾多次遇到过一稿多投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黄新斌 《出版科学》2012,20(5):42-45
一稿多投是国内编辑出版行业和学术界研究、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人们对一稿多投所持价值态度包括否定与认同的对立态度、区别对待和理性宽容的折衷态度。基于不同立场解决一稿多投问题需要在策略层面明确各方责任,采取适当的事后处理方式,做好事先防范。后续研究需要在各方意见表达更加充分、认识更加深入的基础上凝聚共识,形成问题最终得以有效解决的策略及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1.
赵燕 《图书与情报》2006,(3):78-80,88
学术规范是当今学术界、出版界及教育界长期以来孜孜追求的良好学术境界。然而由于作者、编辑出版部门以及国家有关学术监管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各种违反学术规范的学术失范现象至今依然存在,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作为学术“守门人”的编辑出版部门,在维护学术规范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以学术期刊编辑部门为切入点,探讨其在维护和建设学术规范上的重要作为。  相似文献   

12.
陶范 《编辑学报》2004,16(4):252-253
替换是指在期刊出刊计划中 ,将未安排进出刊计划的文稿列入出刊计划 ,将已安排进出刊计划的文稿撤换下来的一种编辑行为。选择替换的编辑手段主要是为了文稿时效性、整合栏目、满足特殊需要、争夺科研首创权、防止一稿多发。替换应慎重 ,避免替换行为经常化和随意化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方便地保护期刊编辑部的重要数据,利用VFP的项目管理器,创建数据表、主程序、参数设置窗体和资料备份窗体,实现了期刊资料的自动备份.将该程序安装在编辑部的任何一台计算机上,并将其添加到启动子菜单中,即可方便地实现程序的自动运行.  相似文献   

14.
创品牌增效益--《学会》杂志办刊经验谈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柳晓丽 《编辑学报》2005,17(2):142-14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期刊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为了迅速地占领期刊市场,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期刊编辑应当转变观念,由传统的质量意识向精品意识、品牌意识转变.这是期刊发展和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市场经济、国际文化市场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发挥刊群优势提高学术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质量的提高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靠单个期刊编辑部的努力有一定难度。在学术期刊较集中的期刊社或期刊出版部门,充分发挥期刊群中多个期刊的协同作用,有助于提高期刊的整体学术水平。在办刊实践中,华中农业大学期刊社发挥刊群优势,狠抓学术质量,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6.
袁鹤  王晴 《编辑学报》2021,33(6):705-708
阐明撰写编辑学论文对科技期刊编辑自身成长、编辑团队建设和期刊影响力提升的重要作用。结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编辑部撰写发表编辑学论文的实践,认为撰写编辑学论文可以从办刊工作经验、出版热门话题、新兴技术应用、编辑工作实践、期刊发展状况、不同学科专业、突发公共事件等方面进行选题,以供编辑同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任延刚  张建军  高森 《编辑学报》2013,25(3):267-268
"顶层设计"原本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的概念,目前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文章介绍《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编辑部的管理模式和经验,以及"顶层设计"在科技期刊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技术类科技期刊品牌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郗向丽  黄丽娟 《出版科学》2009,17(6):71-73,13
通过对中国科协科技期刊2008年品牌盈利模式的简介,指出经营对科技期刊品牌建设的作用,结合《化工进展》的办刊实践,分析不同经营途径对技术类科技期刊品牌建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陶范 《编辑学报》2012,24(1):22-24
编辑独立性是指编辑部对刊物的学术内容拥有独立自主权,这是一项基本的办刊原则,是学术自由的前提、学术公平和期刊质量的保障。办刊体制的桎梏、编辑独立人格的缺失、编辑制度的不完善、人际关系的制约、经济利益的不当追求等,使得编辑难以保持其独立性;因此,必须改变依附关系,培养独立人格,改善编辑环境,完善编辑制度,提高编辑学术能力...  相似文献   

20.
陈玲  邹栩 《编辑学报》2010,22(2):177-179
终审是科技期刊实施稿件三审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编辑部根据专家的审稿意见,从期刊的办刊宗旨和学科发展出发,有目的地择优定稿。结合《中国药科大学学报》的工作实践,介绍终审会的操作流程,指出终审会的践行对提高编辑的专业素养和刊物的学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