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观众通过展览凝视展品,从而在博物馆空间所建构的物与人的秩序中彰显自我凝视器物的身份与地位。博物馆空间作用中的展览建构,既是对观众身份建构的过程,亦是对器物表征的建构过程,更是对展览文化的书写过程。观众通过凝视展品与建构展览彰显着自我在博物馆空间中的能动性。在博物馆人类学视域中,观众不再是被动参观博物馆的参观者,而是主动参与书写展览文化的能动者。从博物馆民族志的书写到书写博物馆的展览文化,博物馆人类学的视域也从展品扩展至观众,进而反思由博物馆空间所建构的展品与观众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西班牙国家科技博物馆(阿尔科文达斯馆)在常设展览的设计中,致力于在经典科学实验的器材等“科学遗产”与现代科学中心互动展品之间建立起双向联系,使参观者通过两者的相似性,领悟互动展品对人类科学探索历程的刻画与诠释。本文通过对西班牙国家科技博物馆历史沿革的追溯,及阿尔科文达斯馆展览架构和展品设置的分析,尝试探讨该科学博物馆在展览设计方面的独创性,融合科学工业博物馆与科学中心特点的设计思路,以及它对国内科学博物馆展览设计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科学博物馆和科学中心的发展阶段为线索,综述了几个世纪以来科学传播的历史发展,阐述了科学实践如何嵌入到博物馆的展览实践之中并从中发展起来,以及关于科学在社会中的地位的观念变化如何在科学博物馆和科学中心得到反映,还展现了日益受到关注的科学传播如何在科学博物馆和科学中心层面体现出以公众需求为本。  相似文献   

4.
虚拟博物馆中的情感体验是博物馆研究中长期被忽视的话题。本文从现象学视角入手,考察虚拟博物馆体验与情感可供性之间的关系。基于伦敦科学博物馆“物与故事”系列线上资源的案例研究表明,感官形态的参与和视角转换是两种创造情感可供性的渠道。  相似文献   

5.
科学仪器史的兴起是过去数十年科学史领域中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博物馆藏品和博物馆从业人员对科学史研究的介入。这一研究趋势在国内仍未见波澜。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自2018年筹建以来已经做出了一些尝试,在仪器和发明复原、科学仪器史等方向做出了探索,回应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科学史领域对科学仪器以及科学物质文化的关注,同时积极将自身的馆藏与科学的历史、清华的历史甚至中国的历史相联系。对相关研究的缘起和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反思了既有工作,同时对国内科技类博物馆开展科学仪器史研究的相关方法论做了初步探索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私人收藏又称之为民间收藏,是一种历史的世界性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社会文化多元选择的进行,神州大地由南到北,从东到西出现收藏热潮。从参与人数之多、收藏物品种类之众来说,都已达到空前程度。如何看待私人收藏活动,私人收藏具有哪些特点,与公共博物馆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有关这方面的理论探讨在博物馆学术界还未引起重视。笔者不揣冒昧,做这一篇尝试性文字。错谬之处,尚祈指正。  相似文献   

7.
一些科技博物馆关注展览、展品的建设,却忽视展览设计团队的建设。在调研中发现:展览质量与水平的高低,更多地取决于博物馆设计团队的能力与水平。根据实践体会、案例分析、专家见解和对展览设计工作内容的分析,证明提升展览的质量和水平应从提升博物馆设计团队的能力入手,展览资源建设重点应由“物”→“人”转变,并分析了当前我国科技博物馆展览设计能力的短板。  相似文献   

8.
现代科学博物馆与传统珍品收藏所的根本区别之一,即“藏品转化为展品”。对于科学博物馆来说,其展览品质和功能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藏品转化为展品的深度和质量。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笔者提出“图文转化”“多媒体转化”“机械与机电互动转化”和“叙事场景转化”四种藏品向展品的转化模式,旨在充分激活藏品功能,挖掘出其中的信息内涵并呈现给观众,最终实现展品展陈及博物馆教育的多重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讲故事”这一概念在博物馆展览中使用广泛,成为展览具有故事性、趣味性、生动性的代名词,更成为展览策划所追求的目标。“讲故事”是展览叙事的一种典型方式,具备展览叙事的典型特点,但运用更加灵活。本文以“讲故事”的展览为主要研究对象,借鉴叙事学中的“故事与话语”理论将展览策划分为“故事”和“话语”两个阶段,重点探讨如何将“讲故事”的方法融入展览策划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油画的征集与收藏现状中国的博物馆至今不重视对中国油画的征集与收藏,究其原因有三:1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油画一向不被重视。中国的油画来源于西方,近代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中国虽然也出现了一批油画家和油画作品,但在质与量上,中国的油画既没有取代传统的中国绘画,也无法与西方油画相提并论。因此,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自然不会重视油画。2.中国自古以来,没有收藏油画的传统,因此,一般的博物馆也未设购置、收藏油画的专门项目。直到今天,国内仍未有一家博物馆能够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一些博物馆少量地入藏油画,也…  相似文献   

11.
博物馆举办科技类展览不仅要向观众传播科学知识,更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并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本文在对伦敦设计博物馆“移居火星”特展展览主题、内容策划、形式设计与展览教育活动进行叙述的基础上,分析科学探究类展览以生活化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引导观众像科学家探究科学一样学习科学。展览还体现出“基于问题的学习”与“基于项目的学习”的研究性学习方法,让观众思考人类太空探索活动的目的及设计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斯琴 《文化遗产》2017,(3):22-32
日本的民族学与民俗学研究以日本民族—日本文化探源的研究为基础,并向世界民族研究发展。这样的研究集中体现于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的建立和发展。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是具备博物馆、大学院教育、大学共同利用机构机能的研究机构,被誉为"世界一流的民族学、文化人类学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所"。在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收集、整理、收藏的世界民族资料中,中国民族文化及其相关领域的资料是日本民族研究向西亚、东南亚、中亚、北亚、以至欧洲和非洲拓展的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馆校结合是正规科学教育与非正规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体现,能够促进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和提升。现阶段,科学教育领域对“科学探究”与“科学实践”的理解和认识出现偏差,本文对二者进行深入分析,认为“科学实践”实为“基于科学探究的实践”,在此基础上,结合科技博物馆教育资源及其教育特征——基于科学探究的实践,从展览项目、展教项目、展品项目和研修项目等四个方面论述馆校结合项目的开发与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媒体人类学到底给中国传播研究带来了什么”这一问题入手,首先对“媒体人类学”与“媒介人类学”在表述上的差异进行了说明,然后从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理论视野三个方面对媒体人类学给中国传播研究带来的启示进行了回答。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文作者之一的研究经验(主要是相关的理论表达),对“民族志传播研究”所做的理论进行简要说明,该说明也可以理解为“民族志传播研究”对媒体人类学乃至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学可能的“回馈”。这样的讨论对于更好地理解学科之间的交融与区隔,彰显中国传播研究的自主性,或许均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实物展品是博物馆最重要的资源,但其价值判断及其处理方式会因展览类型及目标不同而各异。在器物定位型展览与信息定位型展览中,实物展品的收藏政策、研究的重点与深度,以及设计布展的方法都不尽相同。相对器物定位型展览,信息定位型展览中的实物展品扮演了新的角色,履行着新的使命。所以,在藏品建设方面,要更加强调其系统性、有机性,与主题的相关性,以及对区域文化的针对性及表达能力;在藏品的研究与利用方面,则强调将研究纳入区域性历史文化综合研究的框架中,更加深入与充分地揭示展品内蕴的文化意义与精神内涵,并结合展览的综合性诠释手段向观众进行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6.
“民族志”与少数民族广播电视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人类学为少数民族广播电视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法,一个独特的视角。文化人类学中许多研究方法都可以为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学所运用,尤其是“民族志”。“民族志”方法应用于少数民族广播电视研究有优有劣,鉴于此,少数民族广播电视研究也应从自己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出发灵活运用“民族志”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深受西方影响,早期自然博物馆的营建体现出了两个不同方向。西方对生物学的研究经历了博物学狭义化到实验生理学为主导的方法转向、博物馆内部教育功能的发展趋势以及外强入侵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共同推动了中国早期自然博物馆的落地生根。西人营建的中国早期自然博物馆是欧洲自然史收藏体系下的一部分,这类“学究式博物馆”研究属性强,不以服务中国社会为目的,影响有限。而中国本土的不同阶层在传播博物馆观念与实践上均做出了各自回应,他们身处衰败之际与觉醒年代,肩负救亡图存之责任,其创办的一批“公共教育博物馆”彰显了对科学的求索,对国家未来的希冀。这些博物馆体现了科学传播的公共性价值。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艺术作品的材料、创作方式和呈现结果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艺术创作的这种变化给博物馆的收藏、展览和教育等工作带来了新课题。当代艺术是为公众提供理解当下世界的一种途径,它反映着多元的当代文化景观,也可以成为博物馆品牌打造的一种策略。当然,由于当代艺术自身的特点,博物馆在收藏和展示当代艺术时也应理性地面对挑战,并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9.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馆藏有一台1959年研制成功的三自由度飞行模拟实验台,这是中国第一台三自由度飞行模拟实验台。本文主要介绍这台三自由度飞行模拟实验台的“诞生”——它的研制背景和研制经过,以及“重生”——它作为藏品的重新发现。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创系主任钟士模教授主持了这台三自由度飞行模拟实验台的研制。作为清华大学重要的科学遗产,这台三自由度飞行模拟实验台的重新发现得益于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的建立及科学博物馆筹备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类收藏意识的成熟和对教育普及的重视,人们不仅收藏以记忆与知识为核心价值的物,而且超越物的束缚,将没有物质形体的纯现象也作为博物馆展览的对象和材料,由此诞生了科学中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这些博物馆不再以特定的“物”,而是以某种“现象”作为展品主体。这些现象必须通过专门创意和设计的展品才能再现,从而使现象得以被观察、感知和理解。为阐释和传播而制作展品对策展和设计的理念和技术提出挑战:它必须要解决现象的可视化,现象过程的动态表达,以及现象中呈现的因果关系。这些并不局限于科学中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当代不同类型的博物馆都力图将物的内部意义及外部环境以可视化的方式揭示,这就迫使它们将展厅由物的世界转化为物与现象共舞的舞台,上述的问题同样适用于它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