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子有众多的门人弟子,他们各有各的特点、长处和优势。门人弟子在孔子生前和逝后对孔子多所助益,他们尊师重道,给孔子以精神鼓舞;他们照顾孔子日常起居生活,使孔子安心从事各种活动;他们维护孔子威信、宣传孔子,扩大孔门弟子集团,使孔门团结;他们提升孔子学问道德;他们慷慨资助、并跟随、保护孔子周游列国宣传思想学说;他们辅助孔子设坛教学、为政治国、整理典籍;他们践行孔子为政治国理念、传播孔子学说,发展儒家学派。门人弟子对孔子的助益是多方面的,是相当之大的,可以说没有这些助益孔子是不可能闻名当时,也难以蜚声后世的。一言以蔽之,孔子的炼成,儒家的形成,儒学的盛行,孔子门人弟子功莫大焉。  相似文献   

2.
人物形象是《庄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众多形象中孔子是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孔子形象大致分为三类 ,即道家代言人的孔子、被嘲讽的孔子、被批判的孔子 ,并在此基础上对《庄子·内篇》、《庄子·外篇》和《庄子·杂篇》中孔子形象的差异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出台的孔子课堂相关政策文件为依据,以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的8所孔子课堂建立、运行及管理状况为基础,从孔子课堂遴选、中外方义务、孔子课堂业务、孔子课堂管理、孔子课堂课程设置几个方面提出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遴选建设孔子课堂时主要因素是吉方学校学习汉语的需求;外方义务上通过建立评优机制和召开中外方负责人年度会议激励外方履行应承担义务;中方有待加强派遣教师的手续衔接和开展编写汉语本土教材工作;开展孔子课堂业务需进一步推广孔子课堂活动项目申报制;孔子课堂管理方面尽快出台《孔子课堂量化评估标准》和《孔子课堂工作手册》;课程设置方面孔子学院还需朝着将汉语纳入吉国教育部大纲体系的根本性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4.
<正>《论语》是孔子思想的主要载体,学界历来认为《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权威材料,可在探寻孔子政治思想体系过程中笔者发现,《论语》中关于孔子刑政思想的记载较少,难以较全面勾画出孔子政治思想全貌。于是,笔者把视  相似文献   

5.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高徒之一。在《论语》中被少见的称为"子",为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传承做出了重大贡献。《论语》是儒学最重要的经典,在《论语》中,提到曾子的名字达17次之多,其中,记载他的言论多达15条。曾参父子同为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感情更为深厚;他为人朴实敦厚,有传承儒家学脉的高度责任感;他提出和阐发的孝道、诚信、修身、担当等见解,发扬了孔子的学说;他将孔子"一以贯之"的学说慨括为"忠恕",表明对孔子学说理解透彻,深得要领;孔子的嫡孙孔伋拜其为师,足见他已具备儒家学术传道者的崇高地位;后世尊其为"宗圣",也是对其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统传道宗师地位的褒奖。这都有力证明曾子对《论语》成书做出有无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师》2010,(20):F0003-F0003
<正>2010年,济南市光明街小学被中国孔子基金会授予"孔子文化主题学校"荣誉称号,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坚持不懈地营造孔子文化氛围,进行经典教育。  相似文献   

7.
夫子“与点”之叹主要有三解 :其一 ,孔子“善点之言 ,欲以雩祭调和阴阳” ;其二 ,“孔子与点 ,盖与圣人之志同 ,便是尧舜气象” ;其三 ,孔子与点 ,善其独知时也。以《论语》证之 ,一说有违孔子的天道观 ,二说不符合孔子大同理想的最高追求和现实中的实际目标。只有第三种说法符合孔子进退行止的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 ,实乃孔子真意  相似文献   

8.
孔子重视身体锻炼,体魄健壮是孔子养生思想的物质基础;胸怀宽阔,豁达乐观是孔子养生思想的精神支柱;修身养心,仁寿相兼是孔子养生思想的真谛.但是这不是孔子体育思想的真谛.孔子的体育思想是与德育教育相融合,以“守中”为原则,不提倡竞争,与当时发现的以动养身的先进思想相比,是落后与保守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否认孔子幽默的观点,比较全面地分析论证了孔子幽默的表现及其特色.认为:潇洒豁达,嘲他又不无自嘲地迎接生活的挫折和不幸,是孔子幽默的基本特征.孔子具有幽默的人生观,这标志着生命力的健旺;幽默是孔子独特的处世艺术;孔子寓幽默于教育中,成为美育的典范.孔子是世界幽默启蒙大师.  相似文献   

10.
箪瓢陋巷     
孔子的学生中,他最喜炊颜回。颜回十分尊敬孔子,孔子指出他的缺点,他马上就改正;孔子问他为什么不去谋个一官半职,颜回说只要学到老师的道德学问,何必去做官。  相似文献   

11.
孔子对《诗经》的评论历来是《诗经》及古诗论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但由于孔子所论过简,后人理解分歧很大,故本文试做集成式研究:以《论语》为主,尽可能全地勾稽孔子《诗》说;分类研究,认为孔子主要论及《诗经》的性质、功用、用诗方法及审美标准;本意考辨,尽可能全地勾稽历史上对孔子《诗》说的不同理解,考辨孔子《诗》说本意;考镜源流,孔子发展了前人零星片断的见解,又直接影响了汉儒的《诗》学观念及儒家功利主义诗论。  相似文献   

12.
孔子一生主要从事文化教育事业,是中国私学第一人。他创立了影响他身后华夏文明几千年的儒家和儒家学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和开山祖。“无孔子则中国无文化。自孔子以前之中国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之中国文化,赖孔子而开。”(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世人称孔子为“万世师表”、“文化圣人”,的确名副其实。孔子对后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笔者长期研究孔子及其学说,深深尊崇孔子的师德。笔者觉得尽管时代已进入21世纪,重温2500多年前孔子的师德,仍觉得言之谆谆,受益无穷。  相似文献   

13.
付新艳 《中国教师》2012,(15):24-25
<正>一、孔子教育信仰的内涵孔子的教育信仰就是孔子对教育的崇尚和追求。孔子自述"学不厌,教不倦",一生志学致道,从教四十余载,只为培养君子仁人,实现教育救世。他把教育提升到了拯救世道沧桑的高度,还赋予自己  相似文献   

14.
对何伟先生《对“孔子热”的冷思考》一文提出商榷意见,主要观点有:1、对孔子研究应一分为二,不能混肴真假孔子;2、对孔子思想史地位的分析.儒学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3、什么是“国学”.把儒学作为“国学”是复古倒退吗?4、孔子思想与科学、民主并行不悖。进而对当前“孔子热”提出了一些尚显稚嫩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问一得三     
<正>孔子有些弟子曾怀疑孔子在教学上留了一手,没有无私传授。孔子知道了,便公开作出解释:“你们以为我有什么隐瞒吗?我对你们毫无保留,这便是我孔丘的为人!”可还是有人怀疑,以为孔子对自己儿子一定教得更多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孔子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出发,探讨了孔子的美学观及其文艺批评标准,认为孔子的文艺美学思想主要为:区分而又统一美与善;肯定人物的风度美;自然美的“比德说”;批评标准的“中庸说”。  相似文献   

17.
<正>谈到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教育史,有一个人无法绕开,有一本书不容回避。这个人,就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这本书,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孔子与《论语》,铸成了古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一座巍峨的丰碑。识读《论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纂的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以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18.
许鹤 《池州师专学报》2007,21(1):74-75,90
关于<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解读,历来争议很多,本文根据孔子生平事迹以及<论语>一书所载孔子言行,从考察孔子思想入手,对此句的理解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正> 东周时期产生了许多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他们的学说都发生很大作用,特别是孔子,当他活着的时候,就有人奉他为圣人,此后整个封建时代,孔子学说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随时变化,总是处于显学独尊的地位,没有其他学派跟他相比并。孔子的确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人物。对孔子的思想,论者多从哲学、教育、伦理的角度来探讨,很少探讨孔子的法治思想。本文试就孔子的法治思想做一番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孔子德育思想对今天的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孔子德育思想中的“立志”与现代社会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关注相契合 ;孔子德育思想中的“取利有道”与现代经济伦理相契合 ;孔子德育思想中的“明公私之别”与现代政治道德的要求相契合 ;孔子德育思想中的“仁者不忧”与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要求相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