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产权虽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但它与国家、政府、权力、治理等政治学要素密切关联。我国历次的土地产权制度变革就在一定程度上形塑了基层社会的治理结构。历史上的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立国的国家,土地是农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有关土地权属关系的制度成为乡村社会治理的基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曾经实行过不同的土地产权制度,由此产生了不同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使得我国乡村社会的治理格局经历了从乡村自治、纵向官治到乡政村治的变化,并开始迈向多元治理的道路。国家治理基层社会的手段选择乃至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革都是围绕土地产权重建而展开的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2.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扎根于我国基层政治实践的制度设计,它的发展和完善密切影响着国家制度的整体走向。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正确认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非常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框架下,综观30多年来城市基层治理观念、思维和工具的变迁,基于城市基层治理制度设计及其演化的重要维度,挖掘基层治理依循的价值理念、体制机制及其形成、发展的内生逻辑,以展现我国城市基层治理改革、前行的驱动力、价值基础与制度选择。从我国城市基层治理转型以获得治理适应性能力为切口,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基层治理价值系统,凸显城市基层治理人民性、公共性等核心价值取向,建构独具特色的中国城市基层治理制度形式。党的引领、多元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本质,是我国城市基层治理实践发展中的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4.
政治权威的转变、政治权势的转移,既是政治、社会变动的必然产物,又极大地影响了政治和社会变动的进程。纵观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政治权威理性化的演变是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一条主脉络。从太平天国革命、戊戌维新、清末新政到辛亥革命,政治建设、政治变革均因其制度选择和权威变化与西方民主制度的本质要求不符而遭失败。历史经验表明,在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权威的理性化、世俗化发展是政治发展的先导和条件。任何一个稳固的政权,既要有足够强大的权力,也要有必需的权威。前者是建立在强制的基础上的,后者则是建立在自愿服从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一个政权在拥有强大的使人服从的强制性手段的同时,还应能赢得人们自愿的服从,这样才是稳固的、持久的。  相似文献   

5.
新发展阶段为我国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明确的历史方位;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新发展格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擘画出繁荣昌盛、生机盎然、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路径。在面对传统风险与非传统风险挑战时,全周期管理视阈下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在把握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立足新发展阶段,树立现代化的治理理念和全新思维,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构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基层党组织为引领,发挥“枫桥经验”,依靠群众建立长效的志愿者制度以及“网格化管理+智慧社区”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论基层社会自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基层治理结构,有自治空间,但没有自治权,是单中心(集权)权威秩序,不是多中心(分权)自治秩序。基层社会自治的建构,一是自治权的法律保障,即明确社会自治权以及公民与国家之间、不同层次的自治体之间的权利内涵和边界。二是政府、社会、市场等领域的多中心公共治理主体的形构。三是重构主体社会。祛除社会对国家的依附性,自治原则才可能建立起来。从基层总体治理上看,建构基层社会治理的自治权力结构体系,具有社会利益组织化和社会秩序维系的制度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7.
平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应该成为治理下的当代大学的自主价值选择。通过历史透视,发现过去广播电视大学内部一直处于行政权盛于学术权的失衡状态,这将严重削弱今后转型为开放大学面向社会和求学者需求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并影响到办学的开放和教学现代化建设进程。开放大学是真正的大学,学术权力应该与行政权力处于同等地位,但需要通过制度予以确认和形式化,可构建内部权责划分的制约机制和实施学院(部)参与型的治理制度的内部治理权制度。  相似文献   

8.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政治道路的政治民主化制度与机制创新,党的十七大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范畴。文章从坚持与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历史与现状、实现途径等方面进行了阐释与探析,旨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立法、制度建设、规范运作方式三个层面充分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有效保证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在社会基层有关领域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力。  相似文献   

9.
社区是城市社会治理的基本细胞,是链接各类行为主体的重要平台。后疫情时代是规模疫情结束后的一种“非常规时态”,基层社区治理现代化面临基层社区党组织的堡垒作用有待加强、社区居民参与意识薄弱且自主治理能力不强、基层社区应急管理体系、机制、制度不健全等全新的问题。根据基层社区治理现代化过程的要素性、阶段性特征,治理主体、制度规范和资源配置共同构成了基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最直接、最根本、最有效的“要素群”。  相似文献   

10.
公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构建广泛、有序、有效的公众参与基层治理格局,对于丰富基层民主形式、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当中,公众对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参与,与政策倡导和治理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呈现出一种复杂多样的局面。运用集体行动理论的分析框架,可以对公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机理进行有价值的分析。理论与实践证明,提升公众参与的治理与成效,必须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通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消解公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各种阻滞性因素,实现公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大发展与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的又一重要理论标志。这一科学理论创新成果对于中国未来政治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由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所决定的。当前,乡村振兴工作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还存在党员干部专业素养不高、产业经济优化能力不足、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不强等问题。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通过政治能力提升和制度建设增强组织治理能力,加快构建党建引领产业经济新模式,着力提升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水平,真正实现以高质量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等教育治理变迁70年,大致经历了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建立(1949~1977年)、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1978~2011年)以及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为旨归(2012至今)三个阶段。从70年的治理变迁中不难发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征,主要体现为:始终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政府政策始终发挥主导作用、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的基本制度框架始终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等。这些相关治理制度在高等教育实践中不断形成、确立、完善和定型,并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的根本制度。同时,在这70年中,中国高等教育治理在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学术权力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作用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治理方式等三个方面都发生了转变。未来,在国家治理视域下,中国高等教育治理应着重考虑如何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4.
理顺县乡关系是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历经70余年的变革,中国县乡关系在发展的初构、再构、重构、优构四个阶段,展现出不同特征:县权下乡、县社一体、简县扩乡、县乡平衡,它是历史中国与现实中国两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演进逻辑看,国家结构形式是县乡关系演进的制度基础,政治、经济体制变革是县乡关系调整的主要动力,财政关系调整是县乡关系变革的主要途径,制度化分权是县乡关系发展的主要手段。当前县乡关系还存在着职能配置的低精准性、权责分配的不均衡性、条块关系的结构性紧张、制度化分权的弱规范性等问题。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理顺县乡关系,不能盲目仿照西方模式,要从中国历史和现实出发,通过提高职能配置精准性、优化权责分配均衡性、调适条块之间的张力、深化制度化分权改革来完善政府职能体系,增强基层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预见性治理”是基层政府超前主动回应广大人民群众潜在诉求的治理模式。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从“遇见性治理”转向“预见性治理”,既是建设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需要,也是保持党的人民性底色、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的政治需求。从鲁东地区莱西市D街道办的治理实践切入,展现基层政府“预见性治理”的实现机制及政治逻辑。案例研究显示,基层政府实现“预见性治理”有赖于对“技术为用、科层为体”策略行动的选择。首先,“技术为用”的策略行动为实现“预见性治理”提供了工具性手段,体现了“照看社会”的政治逻辑。基层政府通过技术化的手段为收集潜在民情提供了技术基础,增强了对基层社会的可及性和覆盖力。其次,“服务社会”构成实现“预见性治理”的价值依归。在具体的治理实践中,基层政府通过“科层为体”的策略行动,强化组织内党建和借助区域化党建,拓展和延伸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的触角,增强了影响力和渗透力,为其高效动员体制内外力量解决潜在民情、服务群众提供了重要的组织抓手。基层政府在实现“预见性治理”的背后彰显了国家基础性权力建设的政治逻辑,即“照看社会”和“服务社会”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张晴 《教育评论》2023,(2):37-43
国家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中国治理现代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属于最高层次的中国现代化建设工程。为深刻理解国家教育治理现代化维度,文章以现代化为理论视域,通过分析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及后现代化的理论要义,结合我国治理现代化与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主流学术话语展开深度探讨。国家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核心维度主要涉及教育治理主体参与民主化、教育治理权威法治化、教育治理权运行制度化、教育治理职能配置科学化。在现代化理论视域下,现代化崇尚工具理性的物质主义价值观以及后现代化注重价值理性与民主政治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也将促进国家教育治理现代化改革最终服务于人民的幸福生活,达成高质量的优良教育体系,服务于个体生命发展的和谐秩序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摒弃西方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它既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又契合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趋势,为世界现代化版图赋予了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的新底色。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指引下,从中国式现代化命题的缘起、内涵与实践、属性及意义出发,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进而分析中国基层治理的独特之处以及人民立场。立足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从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打造“三治高度融合”的治理机制、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制度、形成“上下双向互动”的治理形态、构建“一轴多元共治”的治理体系等方面出发,详细探究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整体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问题,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困扰基层政府的一大难题.本文在阐述历次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型与变革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当前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模式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提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马越 《唐山学院学报》2022,35(4):13-18,47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对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而政治功能提升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之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二者一方面存在目标和价值理念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联性。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衡量标准,目前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还存在淡化、虚化和弱化的问题,因此,需要通过讲政治、强思想、提高群众组织力、抓住"关键少数"、加强制度建设等途径推进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发展的重要目标,而社会保障制度对实现这一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来说,社会保障制度是经济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工具,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政治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表征,为文化治理现代化的应有机制.为了加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优化路径为: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功能,推动经济治理现代化;优化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升社会保障公平性,助力政治治理现代化;加强社会保障优良文化建设,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