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关于新闻学的逻辑起点,目前学术界的看法并不一致:有的认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逻辑起点是“事实”;有的认为新闻是“信息的传播”、是“广泛、迅速、方便地提供信息”,逻辑起点在“信息”。还有的逻辑起点是模糊的,时而用“事实”,时而用“信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为此多有争论。  相似文献   

2.
近20年中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三次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时间为序梳理了近20年来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三次演变:以文献为逻辑起点的图书馆学;以信息资源为逻辑起点的图书馆学;以知识为逻辑起点的图书馆学,并认为这种嬗变是图书馆学理论对自身学科逻辑起点(文献)的更高层次的回归.  相似文献   

3.
张敏 《编辑学报》2016,28(4):397-398
结合作者工作经验,着眼于青年编辑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作用,以青年编辑迅速成才的客观要求为逻辑起点,青年编辑成长发展的内在要求及青年成长发展的外在途径——编辑日志为逻辑中介,探讨如何撰写编辑日志.文章客观地论述编辑日志在编辑工作过程中的作用和取得的成效——有效地提高了青年编辑的素养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本篇文章中,笔者从自身思考角度出发,认为人的发展是教育学的逻辑起点,视觉教育是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通过介绍逻辑起点的概念,然后根据逻辑起点的四个要件来对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进行严密论证。  相似文献   

5.
论编辑传播的选择与被选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编辑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文化信息传播.在文化信息传播过程中,选择是传播的起点,也是传播成功的关键.因此,在编辑学研究中,学者们都十分重视编辑传播选择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社会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各种媒体(包括新闻出版)面临着时代的挑战,新闻出版为应对挑战召唤优异的编辑策划.作为一个信息输入、信息加工和信息输出的过程,优异的编辑策划需要逻辑思维和逻辑方法的指导.在新闻出版编辑策划这一关键阶段,逻辑方法对于编辑策划选题、编制方案、编辑策划评估等各个步骤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编辑场域就是以传媒组织(出版社、报社、电台、电视台等)中的编辑部为主体,由与之相关的机构、团体(如上级单位或部门、关系单位等)及个人(如编辑、作者、受众等)共同参与的,遵循一定的运行逻辑、游戏规则和位置关系相对独立的客观关系网络.编辑场域是一个结构化的空间,资本的争夺与占有是编辑场域的动力来源,惯习的形成与稳定是编辑场域的行为向度,保守、继承与颠覆是编辑场域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8.
张满丽 《中国编辑》2014,(3):45-47,52
学术论文应当是基于学术研究基础上的理论表述,优秀的学术论文一定要有扎实的学术研究作支撑。学术期刊编辑对学术论文的选择与判断,应当遵循学术研究的一般原则与内在逻辑,以研究问题为逻辑起点,从研究方法、理论资源与学术规范等方面对研究过程及其理论表述进行总体把握与评判。  相似文献   

9.
我国关于档案学逻辑起点的研究,从最开始仅限于概念的思考到全面展开地研究经历了二十几年的时间,所出成果亦很可观,但仍没有形成一致的共识,甚至有许多观点是源于对逻辑起点和认识起点、研究起点等的混淆和滥用。本文总结认为中国档案学逻辑起点研究基本上形成了探索期、萌芽期和全面展开期;通过对各种观点逐一比较研究认为各种观点总体上自然地分成了四个方向;最后提出我国档案学逻辑起点研究历史地将形成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编辑学实质上就是研究编辑活动的内涵、作用及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不可能像其他一些理论科学,如哲学、文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建构在抽象的理论之上,依靠思辨、推理建立起来的理论学科体系。这是编辑学与其他理论学科的本质区别,因为编辑学科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笔者认为,只有以编辑实践活动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编辑概念,才是编辑学研究对象最简单、最一般、最普遍、最抽象的规定,它构成了编辑学动态活动的逻辑起点,也只有以此为出发点,才能揭示出编辑活动的本质属性及逻辑规律。一、编辑学活动诸要素的分析其一,编辑学…  相似文献   

11.
档案学逻辑起点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记忆——档案学逻辑起点探究》一文论证了社会记忆作为档案学逻辑起点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启发价值,但也存在值得商榷之处。科学性和专业性是档案学逻辑起点的价值旨归,社会记忆的定位和内涵并不符合这两个价值旨归。档案信息不仅符合逻辑起点之质的规定性,也符合科学性与专业性的价值旨归,宜将其作为档案学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门科学理论都是人们在长期的经验知识基础上,经过思维的逻辑加工而形成的范畴体系。而范畴体系都是由逻辑起点,经逻辑中介到逻辑终点所构成的。那么,图书馆学范畴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文献”范畴是图书馆学的逻辑起点,是图书馆历史和逻辑的开端。因此,本文拟围绕这一问题,略术拙见,兼与陈一阳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3.
编辑是出版单位的“核心资产”,交往既是编辑行为的重要内容,也是编辑成长的逻辑起点。交往缺失阻碍编辑成长,影响出版产品质量。交往视域下,编辑成长的路径应从封闭思维转向开放思维,从单向控制转向相互理解,从边缘性参与转向主体性融入,在业务实践中打磨编辑思想,形成独有的编辑风格,以利编辑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为信息资源价值理论.通过对现有的信息资源建设理论进行梳理,认为其主要可划分为三个维度,即信息资源发展理论所在的时间维度、信息资源配置理论所在的空间维度以及信息资源采集与组织理论所在的过程维度.在已有理论基础上对各维度下的理论进行补充,并讨论各维度之间的理论关联,构建出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15.
国内档案学界对档案学的逻辑起点有不同的认识,分别主张将档案、文件的归宿、管理和档案物质实体的双重构成作为档案学的逻辑起点.本文认为原始记录性材料内容有用性是档案学的逻辑起点,原始记录性材料内容潜在的有用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6.
编辑学术交往是编辑的基本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关涉编辑角色定位和身份认同,体现对话关系,遵循互动逻辑,指向主体间性.当下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交往呈现失语困境、刻板印象和技术焦虑的缺场表征.学术研究的开放性、研究范式的多样性和身份认同的迫切性是编辑学术交往出场的主要逻辑.编辑应强化学术交往的在场自觉,主动回归学术共同体和编辑出版共同体,将创新与应变作为编辑学术交往的逻辑起点,将求同与立异作为重要原则,将合目的 性与合规律性作为根本遵循,推动学术交往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7.
信息链与我国情报学研究路径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中国情报学的研究现状,以信息链为逻辑起点,在对情报术语进行重新分析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情报及情报学新的英语词语表达,探讨了情报学研究的信息、知识、智能三大路径,认为情报学是围绕信息、知识、智能三个维度探讨情报运动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18.
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出发点,基于对南方Z市政务微信编辑的深度访谈,本文研究认为,政务微信生产实践宜理解为新闻场域与政治场域两种文化逻辑之间的融合与冲突,理解为其间各行动主体之间的博弈。具体地,政务微信的融合形态有四,即,"忠"且"传","忠"而不"传","不忠"而"传","不忠"且"不传"。融合中的冲突性元素源于各自相异的场域逻辑,显现为融合中的行动主体--行政领导与微信编辑--在投入与效果、有为与无为、代际差异三方面的博弈。不过,两大场域在目标上可能的一致性,即,政治安全前提下的市场致效,使得政务新媒体仍存在有机融合的空间。基于此,本文尝试性地将我国政务新媒体实践概括为"博弈性融合"。  相似文献   

19.
刘晓波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23):54-58,85
采用关键词共现分析方法,分别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论文的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得出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特征。在此基础上,从逻辑起点和基本支撑角度两个视角比较分析两个学科研究的差异性:图书馆学以图书馆事业为逻辑起点,以人文为基本支撑角度;情报学则以信息开发为逻辑起点,技术是其传统支撑角度。  相似文献   

20.
蔡青  康蠡 《云南档案》2012,(6):38-40
本文从逻辑起点的要义入手,对档案文献编纂学的逻辑起点及其内涵作出界定——即档案元信息,并阐述其对档案文献编纂学理论及实践工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