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1907年之后1940年之前的中国早期话剧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的研究,既是当下研究的冷门,也是现代文学、现代文化研究领域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研究主题.1907年中国早期话剧形成之后,基督教文化对中国早期话剧文化形态、戏剧精神、审美特点等产生了诸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转型期体育娱乐文化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中国体育娱乐文化的历史发展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体育娱乐文化经历了从体育娱乐文化被否定、被改造的时代,到体育娱乐文化被肯定、被张扬的时代.在这一进程中,可以看出中国转型期体育娱乐文化的三大新变:从体育娱乐原罪化到体育娱乐合理化;从体育娱乐精英化到体育娱乐平民化;从体育娱乐政治化到体育娱乐商业化.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大众文化在中国迅速崛起,逐渐对精英文化形成夹击包围之势,精英文化开始走向衰落,现代传媒的发展更加促进了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而北京申奥成功后,应运而生的北京奥运文化正是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化奇观。  相似文献   

4.
社会大环境的改变为通俗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可能,由此引发了通俗文化与精英文化在社会转变期的尖锐对立.但事实上,它们是互动、辨证的关系.在现阶段,我们应积极甄别通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内涵、关系,剖析它们的现状与走向,以形成它们之间的良性循环发展.作为文化一部分的文学,同样如此.无论通俗与精英,都应在时代急流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龙 《美育学刊》2023,(2):43-50
后期哈罗德·布鲁姆基于浪漫主义的天才论美学,将尼采和舍勒的“怨恨”概念引入审美批评,旨在批判遭其贬斥为“怨恨学派”的文化研究,抵制文化研究对经典的价值重估与秩序重构。此种精英主义、极端审美自律主义的思想虽存在种种缺陷,却也彰显了当前文学批评和经典论争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6.
太极文化作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复兴的典范,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广泛的传播。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文化自觉"的概念为研究的起点,以国民的文化不自觉行为在历史上对太极文化传播行为的影响为研究脉络,探讨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自卑主义对于太极文化顺利传播产生阻碍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根源,提出太极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要遵循紧密依托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极主动地走向世界,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并要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对自身的文化进行必要的修正与完善等观点。认为在文化体系多元化的今天,妥善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之间的关系,合理解决好太极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是太极文化当前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武术的技击技术入手,以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物质追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传统武术文化所包含的精神文化进行分析,发现:“由技入道”、“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最高精神文化追求,习武者对于传统武术文化的不断追求与宣扬,形成了中国传统武术的精神文化特质,即:以“自强不息”为终身教化的刚毅精神;在习武过程中所形成的“侠义精神”;传统哲学环境影响下对“天人合一”的终极追求,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精神特质的突出表现.在当下喧哗不已的表层文化争论不休时,以传统武术文化的物质追求来深入地剖析传统武术文化的精神特质,对今后中国传统武术精神的继承与弘扬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和文化是两个争议颇多且甚为复杂的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和文化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且反作用于一定的社会存在.意识形态与文化之间的交融互动关系对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建以及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种理论话语都是特定语境的产物。现代传媒的广泛应用与市民文化的形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背景与学理背景为法兰克福学派所提供的特有认知模式、深植于法兰克福学派成员中的欧洲古典文化传统所形成的他们特有的精英主义思维模式,是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形成的文化话语语境。正是在这股合力之下,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呈现出强烈的批判色彩。  相似文献   

10.
将电视法治传播纳入文化理论的视野加以考察,指出电视法治文化在中国法治化的土壤中,在电视文化表达体系这个特殊文化体系里,具备了精英文化的属性,具有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分析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的利弊影响入手,认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文化显现出多元的发展格局,但文化霸权主义与文化部落主义这两种文化思潮支配下的文化观念与意识形态,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仍有着重要影响.作者提出,中国文化应是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一元,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要加强文化建设,克服中国文化面临的压力,迎接新的挑战,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营养,既积极接受并参与全球化,又要继承并保持民族化,扬长避短,与时俱进,这样方可构建一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通的当代先进的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2.
《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一书认为,文化创造力自学术出,教育是学术的动力。学术和教育对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动力作用,决定了当代教育要培养公民能力和公民精神,培养具有世界能力的中国公民,就必须树立整体的世界视野,打破等级主义和强权主义,以塑造一种平等精神,注意行动的引导和榜样的激励。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1991-2015年间中国的武术文化研究学术论文,提出了武术文化研究的8个主要方面,包括:武术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新背景,中国传统历史与武术文化研究,武术文化的地域、区域研究,武术传播研究,武术文化本体研究,武术教育研究,中外武术文化比较研究,武术发展研究等. 本研究旨在总结中国武术文化研究的方向,以建立中国武术学术共同体和形成中国特色的学术范式.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优良家训文化博大精深,在时代流变中彰显真实人性情怀与深刻民族智慧。研究立足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深入探讨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契合性,挖掘其在道德教化、实践载体、文化融通等涵育作用,为当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能够自主应对全球化,有助于树立多元主义音乐教育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强化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认同.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和体会,提出民族高等音乐教育课程文化在课程目标、教师教育和培养以及课程体系建构等方面渗透民族音乐文化,并以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为当代使命.  相似文献   

16.
从制度文化与非制度文化、共同体与现代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广义文化观。从梁漱溟文化中性论和梁启超的民族劣根性、美国传教士的有色眼镜与中国知识精英的文化批判诸方面评价了狭义文化观。从中国文化生态基本面貌、三种文化形态的局限性、多元文化的价值迷失、弘扬主导文化,培育文化合力诸方面探索了价值观的文化困惑与超越。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韩国在民族、国家面临危机时“启蒙”是“救亡”的急务之一,当时两国新文学精英用文学做“启蒙”的工具。所以两国产生了以启蒙主义为主导的新文学。本文通过对中韩现代文学发生时期的启蒙主义思潮的比较研究,发现两国新文学创作思潮与启蒙意识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通过整理2010~2015年国内文化旅游的相关研究资料,发现学界对文化旅游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产业融合、概念界定、市场分析、旅游资源分析和发展保护等六个方面.在方法上,以定性研究为主.通过对近五年来学术成果的总结,发现文化旅游的发展速度与当下文化旅游的学术研究方向存在矛盾,今后应多关注文化旅游开发模式、文化旅游衍生产品吸引力和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等相关内容,同时应注重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以当下国内外文化发展局势为背景,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强调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针对打造文化强国这一议题创造性地提出,重视传播中华民族传统节俗文化是我国实现文化兴国、打造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根本方法,并从节庆传播的角度探讨如何对内增强自身文化底蕴以及对外树立文化强国形象.  相似文献   

20.
在作品中大量描写中国传统文化是美籍华裔作家作品的一大特色。本文以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为例,追溯她在家庭经历、后东方主义及新原始主义关照下,对中国传统的事物、占卜以及巫术等的书写是如何自成一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