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分析及对策——以保定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文化生活是农民工生活的重要内容。调查显示,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匮乏,文化消费水平低,且在群体内部呈现出弱差异性。究其原因,在于政府、企业的文化服务供给不足,农民工收入低、空闲时间少。解决的关键在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大政府、企业的投入力度,引导社会组织关注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2.
融合"尚巧"的创新精神和"求精"的工作态度为一体的工匠精神,对于提升我国工业制造的质量,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提升农民工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社会,由于匠人文化的缺失、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失衡以及农民自我认知能力的牵制,致使农民工素质的提升和工匠精神的培育受到了阻碍。因此,需要进一步营造创新创造的社会氛围,加强农民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完善农民工职业技能考核奖惩体系,激发农民工自主和责任意识,将农民工群体培育成高素质、高技能的制造业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作为亦工亦农的劳动主体,是目前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但由于二元户籍制度的束缚、经济收入低糜的制约、角色转换的不适应以及社会各界的忽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使他们在当前社会中面临着精神文化生活缺失的困境。要充实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就要从政府、企业、社会三方面入手,坚持内外兼施、统筹协调,最终实现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民工就业培训虽已开展多年,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政府职能缺位是导致农民工就业培训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工就业培训质量,必须通过加快农民工就业培训的政府立法、加大财政投入、优化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对就业培训工作的监督管理,强化农民工就业培训中的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民工群体的不断壮大,农民工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这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是社会发展进程中要切实解决好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椒江区农民工文化生活的现状出发,指出当前本区农民工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探索农民工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既然存在一定具有其意义,无论是正面的或者负面的,本来就是一体的。作为文化霸权的典型表征之一,文化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渗透已是客观现状。对此,我们应该从容应对。"体育山寨化"的出现,可以看作是文化霸权下的一种表现,它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科学审视"体育山寨化",正确引导其为体育事业服务,更好地将"体育山寨化"的集体创新精神和强大的内在优势发挥出来,坚持体育运动的生产性、开放性、互动性和多元性,从而增强体育运动的活力与激情,进一步将对中国体育的认识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7.
王献 《职大学报》2011,(5):108-110,78
在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中,培育新型农民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民工培训活动已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在培训过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显现出来,如何让培训学员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其动手操作能力,只说不练是不能掌握真正本领的,但要开展实训操作,就必须要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实训设备,这对一般的培训机构是很难做到的,本文就针对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及所采取的相应措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以期将农民工培训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体育强国”的文化符号学审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站在文化层次及文化功能主义的视野下审视体育强国,可认为"体育强国"是一项清晰明了的动态"文化符号"和"文化标识"。这一特殊的文化"符号"和"标识"外延极大却内涵丰富。从文化分层的四层次对体育强国进行诠释,认为我国体育强国"器物层面"已具雏形,"文化符号标识"明了;中国体育强国的"制度层面"脉络清晰,构建出了现代体育和谐发展的趋势和路径;中国体育强国的"行为层面"四大形态特征突出,折射出独具特色价值取向;中国体育强国的"观念层面"逐步深入人心,追求健康本我意识是终极理念。文化的进化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何将"体育强国"的文化符号及标识"文化符号化",梳理出体育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动态终极取向仍需要哲学、社会学者投入更多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9.
北京奥运之后,中国竞技发展的目标抉择应当由"金牌战略"向"文化兴体"跃迁,由此我国竞技文化建设这一课题凸显出来。对竞技文化的内涵和我国竞技文化的存在问题展开分析,进而从竞技文化的思想层———竞技思想文化,方式层——竞技方式文化,和器物层——竞技器物文化三个方面,系统探讨推进我国竞技文化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户籍改革的政策设计和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等,是否出现大众所期盼的奇迹?农民工户籍改革是个系统的社会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政府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并做好相关工作,才能完成好转移农业人口的任务。文章着重分析影响农民工这一群体市民化进程的主要因素,试图为实现好农民工户籍改革作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农村体育文化特点及工作重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农村体育文化特点的研究,明确我国现阶段农村体育文化工作重点: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村自主发展相结合,保障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农民的文化主体地位;坚持政府投入与市场融资相结合,创新公共投入机制;尽快建立多元化的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评价体系;坚持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相结合,切实将以点带面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新疆那达慕草原节体育赛事文化生态经历了起源、形成、发展和日趋多元化的变迁过程,面临竞技性日趋淡化、多民族文化冲击、文化适应性相对滞后等困境.因此,应深刻挖掘那达慕体育赛事的文化内涵,加强体育赛事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实现体育赛事文化的适应与转型,建立和谐的体育赛事文化生态环境,政府与民间共谋体育赛事的发展,以促进新疆那达慕草原节体育赛事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作为当今中国社会一个特殊的阶层,游走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对我国农村发展和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如何解决好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单调、枯燥、乏味的问题,就显得很迫切、很必要。本文在论述社区体育独特文化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探讨社区体育对于改善和提高农民工文化生活的独特作用,并就社区体育如何为农民工提供文化、健身和娱乐服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河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跷走兽"活动的历史起源、文化背景进行了研究,详述了该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并挖掘"高跷走兽"活动在心理调节、健身、旅游、表演等方面的体育价值,为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农民工体育权益缺失主要表现:体育自由活动权益受限;农民工参与体育的社会资源供给水平低,体育需求难以得到保障;身处城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之外;体育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缺乏有效的利益表达载体。研究认为:政府职责弱化是农民工体育权益缺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政府应该: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强化公共体育服务意识;为户籍制度松绑,剥离户籍制度身上的附加功能;加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建立涵盖农民工群体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出台保护农民工体育权益的相关法规和条例;建立农民工体育需求的表达机制,维护农民工体育权益,从根本上保障农民工能够享受到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恩惠。  相似文献   

16.
法治文化是一个社会是否尊崇法治的先决条件,而法制宣传教育是我国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在深入探讨法治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理清了法治文化建设与法制宣传教育的关系以及新时期下法治文化对法制宣传提出的新要求,对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视频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宅"族的体育文化现状进行研究,分析造成"宅"族体育文化相对落后的原因,进而从其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入手,阐述发展"宅"族体育文化的社会效应,指出从缩小"宅"族的社会空间距离、自然空间距离和经济空间距离等方面入手,改善"宅"族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8.
文化因素决定了武术运动存在的历史长度与质量。人们对武术运动的关注逐渐由运动本身向武术文化内涵与价值的追求转变。这一根本转变直接影响着后奥运武术运动的发展。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武术运动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充分发掘武术文化内涵与本质。研究发现,武术运动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生"、"养"、"和"、"合"等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对武术文化内涵的深入与发掘与研究,将对武术运动未来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并将有助于推动武术运动和谐、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影响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传承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受自身传承方式的影响、传承人制度的缺陷、受现代体育文化的冲击、地理环境因素等方面。针对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提出保护传承策略:找准定位,充分挖掘其非物质性,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保护好传承主体,充分发挥地方馆的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纳入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范畴,加强法律保护力度等。  相似文献   

20.
新生代农民工已逐渐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当前我国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非常重视,但是由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认识和政府投入不足以及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了培训效果不理想。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开展适合农民工特点的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