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足球运动员选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足球运动项目的选材水平,选取身体形态、基本素质、机能和技术等23项指标,构成足球运动员选材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青少年男子的各项测试指标以及专家对其足球运动能力的综合评价,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足球运动员选材模型.根据选材指标类型,采用相应的效用函数,将测试指标归一化作为网络输入,专家的评价结果作为网络输出,通过对网络不断的训练和学习,归纳出选材指标与运动能力的内在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BP神经网络方法对于评价足球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游泳运动员的指长比特征。探讨其指长比尤其是2D:4D和运动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运用PS 8.0图像处理软件测量游泳运动员的指长。SPSS13.0统计软件对指长比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皮尔逊相关分析等。结果:指长比(2D:4D)在运动员与非运动员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员组间比较结果为,运动健将和一级运动员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健将和二级运动员,一级运动员和二级运动员之间,2D:4D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2D:4D与运动员运动能力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是男性比女性显著,右侧比左侧显著。结论:游泳运动员的指长比(2D:4D)与游泳运动能力有关,且与运动等级水平之间呈负相关。对运动员的2D:4D和运动能力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可为运动员选材指标的优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对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中短跨项目的运动员选材进行研究,着重从生理、生化学角度介绍了遗传学、皮纹学和血型学对运动能力的高度影响。分析认为,遗传度较高的生理指标与运动能力密切相关,应用于短跨类运动员选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运动水平和运动成绩的迅速提高,在运动训练领域里运动员的选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少年儿童中长跑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心理因素,遗传因素,专项成绩等方面研究综述了中长跑运动员科学选材的模式,供广大教练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用变异系数(CV)等方法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竞技能力指标进行稳定性统计分析,旨在确定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核心参数,为运动员选材提供价值性参考.结果表明: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竞技能力指标体系包括身体形态、运动素质、生理机能、心理、教练员技术评定5个一级指标,其指标选材敏感期都集中在运动员的小学、初中阶段;身体形态指标中的身高、手长、手宽、脚长指标在小学、初中学阶段差异显著,体重、脚掌宽则在中学、高中阶段差异显著;纵跳、25m自由泳指标是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运动素质指标的核心因素;肺活量、憋气时间指标是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生理机能指标的核心因素;光反应指标是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心理指标的核心因素;游泳技术指标是青少年运动员教练员评定指标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知觉运动技能心理反应过程的分析,指出在开放性的球类项目中,运动员的知觉能力是运用时空透视的感觉体验,在"知觉到"连续体上确认刺激位置的表现;同时反应了运动员的预期决策能力(运动决策Ⅰ),即通过知觉判断对方要"做什么"的能力。其次,是运动员对确认信号"球"的碰撞时间或接触时间TTC的知觉与动作反应程序及组织的运动决策能力的表现(运动决策Ⅱ),即队员"如何做"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了解男性摔跤运动员扁平足与平衡,弹跳能力的关系,为运动员选材和 训练提供参考资料。方法:足印法测量42名男性摔跤运动员的足弓并分型,测定其 单足站立平衡成绩、立定跳远成绩、纵跳成绩。结果:(1)本实验中,男性摔跤运 动员扁平足发生率为35.71%。(2)左侧和右侧扁平足发生率差异不具显著性。 (3)非扁平足和扁平足组的平衡能力、弹跳能力,经T检验差异不具有显著性。(4) 扁平足运动员的训练年限比非扁平足运动员长(P〈0.05)结论:(1)男性摔跤运动 员扁平足发生率较高,是运动性扁平足,提示运动员训练、站立之后应注意足弓的 恢复性练习。(2)扁平足对摔跤运动员单足站立平衡能力、弹跳能力无不良影响, 提示运动员选材时应区别生理性和病理性扁平足。(3)长时间、大强度的运动训 练易引起扁平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n-SOD基因V(16)A多态性与运动能力的关联,为运动员早期科学选材提供基因标记。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对35名中国汉族赛艇、皮划艇有氧项目运动员进行基因分型;同时测试他们的体成分、最大摄氧量、通气无氧阈以及心率变异性(HRV)频域相关参数指标。结果:在男子运动员中,携A等位基因者去脂体重显著高于VV基因型者,而VV基因型者最大摄氧量相对值显著高于(VA+AA)型者;在女子运动员中,携VV基因型者脂肪百分比、身体脂肪量和身体质量指数均显著高于携A等位基因者。结论:Mn-SOD基因V(16)A多态性与中国汉族赛艇、皮划艇有氧项目运动员部分运动能力指标有关联,但能否作为运动员选材用分子生物学标记,还需加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我国优秀蹼泳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机能和个性心理特征,综合评价蹼泳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根据研究结果,制定蹼泳运动员身体形态、机能和个性心理特征选材的预测指标、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旨为体操运动员科学选材和对运动训练工作的检查、评价提供参考。通过对广东省初级训练阶段男少儿体操运动员若干身体素质指标的测试和分析,结合其身体形态、机能等特点,拟建立广东省7—9岁男少儿体操运动员主要身体素质优化模型。为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运动训练工作的检查及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选取16名羽毛球专业运动员和10名大学生初学者为被试,以类似羽毛球专项情境中场上不同位置的动作应答为任务,对评价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水平的手反应时和脚反应时的恰当性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结果显示:1)羽毛球练习者的手脚反应时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但相关系数较非专项情境低;2)专业羽毛球运动员的手脚反应时没有相关性,且相关性远低于初学者和其它非运动群体。3)与手反应时相比,脚反应时能更有效的评价运动员的知觉技能水平,是评价运动员知觉速度的适宜指标;4)羽毛球运动员手反应时要明显快于脚反应时,且表现出水平差异,在进行知觉运动技能评价时应注意练习者的性别与水平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级别篮球运动员12项感知觉指标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访谈、心理实验测量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61名三个级别篮球运动员的12项感知觉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被动反应时、时空判断、节奏感、临界闪烁融合频率、深度视觉、手指握力准确度、内在感知觉7项指标三者之间相互无显著性差异;简单反应时和训练水平有关,水平越高简单反应时越快;综合反应时测值表明:高水平运动员反应较差,这和通常大家所想不一致,是新发现.提示:不同水平篮球运动员今后在训练时应注意加强较弱感知觉能力的培养,充分挖掘心理潜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测试法,获得了12个职业足球俱乐部U-15梯队的五项技能测试数据,运用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处理了数据并进行了逻辑学分析。旨在找出我国U-15男子足球运动员在技能方面的特点,并验证中国足协设计的技能测试指标的科学性,为我国U-15男子足球运动员技能测试指标的确定提供依据。结论显示:我国U-15男子足球运动员基本技能的差异主要存在于前四名球队和后三名球队之间,重点表现在传球、运球、一对一和定位球方面,在五项技能测试中,传球、运球和一对一等三项指标与比赛成绩高度相关,充分体现了U-15男子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实战需求,我国U-15男子足球运动员技能测试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4.
基础素描教学是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教学的重点,本文以基础素描教学的课程进度为线索具体分析了教与学两方面的诸多问题,涉及对素描的基本技法、观察方法、表现技巧与表现语言等方面的研究,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分析与建议,从而在整体的高度把基础素描的感性认识与理性理解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视觉造型艺术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CUBA选秀夏令营不仅成为高校篮球教练员选择篮球新秀人才,为高校篮球队补充新生力量的重要渠道,而且也带动更多的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积极投身于篮球运动,有力地推动了中学篮球运动的发展。因此,研究和探索CUBA选秀夏令营运动员的现状,对构建一个“小学——中学——大学——职业队”的篮球人才培养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第七、八两届CUBA选秀夏令营运动员的球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果:CUBA选秀夏令营运动员遍布于全国近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中学已经成为CUBA后备人才的主要来源地!他们身体形态好,但球龄(运动年限)短、体重轻,身体素质较差,基本技、战术水平一般,还不能满足CUBA联赛发展的需要,而且男、女运动员人数发展不平衡。篮球人才培养和选拔体系不完善、学训矛盾突出、科学化训练程度不高、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是造成我国CUBA选秀夏令营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战术不高的主要原因。但随着CUBA联赛的深入开展,其后备人才的身体条件在逐年改善,技、战术水平在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认知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运动决策能力是当前国际运动心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研究结果分歧较大。传统研究中的一些缺陷如:①没有明确揭示预期对运动水平的作用机制;②没有从更深层次考察知识表征与运动专家认知优势的关系;③对运动决策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缺少系统研究等,是导致分歧的重要原因。为了提高研究结果的一致性,未来研究应严格设定图像定格时机,清晰区分预期反应时和动作选择反应时,并采用图像定格技术和口语报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江苏女子重剑主动进攻技术在比赛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以江苏省4名重剑选手为研究对象,探讨江苏女子重剑主动进攻技术在大赛中的具体特征,对她们的技术的动作与结构,以及主动进攻战术的运用掌握,及其对技术发挥的利害关系作深入分析,并提出江苏女子重剑选手掌握主动进攻的条件及具体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分析肩袖损伤运动员扣球时肌肉发力顺序,探讨肩袖损伤的原因,为运动员纠正错误动作、提高技术水平、预防肩袖损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MEGA6000表面肌电测试仪对肩袖损伤和肩部无伤的排球运动员疲劳前后的扣球动作进行测试,比较发力顺序的异同,分析肩袖损伤对动作控制的影响。结果:1)两组扣球发力各肌肉肌电数值峰值组间比较,疲劳前无伤组斜方肌中束和前锯肌明显大于有伤组,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2)损伤组组内比较,疲劳前斜方肌下束明显大于疲劳后,且差异具有显著性;3)损伤组仅在疲劳后主动上回旋肩胛骨再引臂,且没有内收预拉长;4)无伤组疲劳前后均会主动上回旋肩胛骨再引臂,且引臂前会内收上臂预拉长肌肉。结论:1)肩袖损伤运动员斜方肌下束激活异常,肩胛骨不稳定且主动运动滞后,肩峰下空间减小,容易引起撞击导致肩袖损伤;2)无伤运动员斜方肌中束和前锯肌激活明显早、贡献大,肩胛骨稳定且主动运动积极,肩峰下空间相对增大,可有效避免撞击损伤,内收预拉长动作有效提高扣球效果;3)肩袖损伤运动员与无伤运动员扣球发力顺序有明显差异,肩袖损伤运动员动作环节过度减少,幅度缩小,影响扣球质量且容易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少年男子削球打法技战术的训练方法进行优化,并通过近一年对广东少年男子削球打法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进行跟踪调查,得出结论:优化后的削球打法技战术训练方法有较好的训练效果;运用多元化训练形式的多球训练法,限制技术条件和赋予比赛任务的比赛训练法及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分解与完整训练法三种优化重组后的技战术训练方法有利于削球打法三种核心战术的掌握及特长的形成;赋予任务的指标训练法可提高稳削战术的命中率;加难助力训练法、加难比赛训练法可提高削中反攻战术的成功率;比赛训练法中的以赛带练、以赛促练有利于全面提升核心战术运用能力与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国内优秀空手道运动员技术、战术的跟踪分析与研究,整理出空手道组手比赛的技战术运用特点,总结制胜规律,直接为运动员参赛提供指导;在教练员、运动员中树立战术对比赛获胜的重要性,从而加深对该项目的认识。方法:分别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和专家调查法。结论:中国空手道组手运动员存在技术组合与连续进攻能力亟待提高,运动员技战术配合简单,对战术理解与临场使用能力不强,技术训练中应加强拳法组合与连续进攻的比重;体能训练中以力量素质为代表的专项体能素质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