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女性农民工休闲体育活动为研究主题,选取广东省东莞市、中山市的企业女性农民工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文献分析、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企业女性农民工进行调查,了解女性农民工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从不同维度分析研究女性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特征、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民工体育开展现状、制约因素与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社会学调查方法,对我国农民工体育参与的现状特征、制约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农民工特色的“社区型”,“企业园区型”、“家庭型”、政府扶助的“圈子型”四种体育发展模式,为我国农民工体育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民工体育认识及参与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农民工体育认识现状、体育锻炼规律性及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婚姻状况、不同文化程度及经济收入的农民工对体育锻炼必要性的认识存在着明显差异,农民工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呈现出无规律状态,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依次为工作忙、身心疲惫、缺少余暇时间、没有合适或免费体育场所等。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增强农民工体育认识、促进其参与体育锻炼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社会调查、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泉州市和莆田市农民工体育权益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农民工参与体育的程度在不断加强,但仍然处于初级和简单的阶段;农民工对体育功能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但体育权益意识不强;维护农民工体育权益的主要障碍是时间资源和组织资源的缺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民工体育权益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实之间的某些联系,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乡一体化社会背景下,体育参与权益缺失影响农民工身体心理健康,体育教育权益缺失淡化农民工体育参与意识,体育消费权益缺失增加农民工社会不公平感;分析其原因认为农民工体育权益缺失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提出发挥文化作用以向农民工渗透现代城市生活概念,发展单位体育以向农民工提供体育运动基础平台,完善管理制度以为农民工构建体育活动保障体系等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成都农民工为样本,考察了农民工的体育参与意识/体育参与行为及其与城市融合度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成都农民工体育参与意识和体育参与行为较低,城市融合度较高;体育参与意识与参与行为与其城市融合度之间在统计学上不存在相关关系,参与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城市融合度的假设没有得到证明。本次研究也发现对体育的积极评价与城市融合度呈现相关关系。分析认为,在理论上体育运动具有社会参与性、互动性、学习性和组织性等特征,但是在现实中,将运动仅仅视为身体锻炼的体育观念制约了农民工体育参与行为,因此,体育运动对于农民工在城市融合中的作用上还缺乏心理和现实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体育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别从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的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工作的管理等方面进行现状分析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对策,旨在为其他城市农民工子女学校体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转形期的重要标志,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然而,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产籍制度,城市文化派生出来的对乡村的政治、文化、经济的排斥而产生的人的等级观念的歧视使得农民工的身份无法被城市社会所认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比较分析、数理统计方法,对河南省七个城市的农民工体育参与现状进行了研究.探讨农...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工由于其特殊身份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如何开发这个群体的体育文化资源,使之成为农民城市化这场战役的主力军,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从农民工体育参与现状入手,分析造成农民工体育参与缺失的原因,并从差异公民视角提出了发展农民工体育的思路,阐述了户籍制度改革的必要与实施路径,以改变农民工体育参与相对落后的现状。希望借此研究,能够准确地把握农民工真正的体育需求,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政府决策及有效提供良好的体育公共服务带来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我国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农民工参加体育活动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农民工体育的发展性策略,以改变农民工体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为我国农民工体育发展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农民工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浙江省7个城市农民工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农民工对体育有一定认识,但是由于体育设施不便利、闲暇时间少、工作强度大导致他们参与锻炼内容单一、技术含量低,总体上处于较低的水平。建议加强政府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健身力度、广度,改善体育设施,规范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研法等研究方法,从共生理论的视角分析农民工参与城市体育的共生单元、共生关系及共生环境.通过提高城市体育共生单位的共生度和关联度,建立农民工参与城市体育的共生关系,优化共生环境,构建城市群众体育发展的多元化共生界面,才能让农民工更快地参与城市,更好地享受城市文明和体育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是我国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之外具有边缘身份特征的群体.农民工的体育参与和身心健康状况对于全面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农民工体育责任主体的缺失、社会对农民工弱势群体的漠视、农民工健身系统的不完善、农民工自身的价值观和体育认知度加上农民工繁重的生活压力是影响农民工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提出农民工体育改善的具体措施,以改变目前相对落后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权益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进城农民工的主体,他们的体育权益缺失是当代社会应该给予关注和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权益缺失现状及原因的分析,提出通过加强政府职能,建立和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开展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明确农民工体育权益;大力发展社区体育,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以农民工工会为依托,提高农民工维权意识和体育技能等途径来保障农民工的体育权益.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农民工体育权益缺失主要表现:体育自由活动权益受限;农民工参与体育的社会资源供给水平低,体育需求难以得到保障;身处城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之外;体育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缺乏有效的利益表达载体。研究认为:政府职责弱化是农民工体育权益缺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政府应该: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强化公共体育服务意识;为户籍制度松绑,剥离户籍制度身上的附加功能;加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建立涵盖农民工群体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出台保护农民工体育权益的相关法规和条例;建立农民工体育需求的表达机制,维护农民工体育权益,从根本上保障农民工能够享受到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恩惠。  相似文献   

16.
积极推进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城市体育健身参与者中的弱势群体,分析了影响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的原因,提出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的相应对策和建议,唤醒他们健身的内在需求,从而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体育是全民健身工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回顾与分析农民工体育研究的相关文献,归纳出农民工体育参与缺失的制约因素:(1)政府对农民工体育责任主体的模糊化;(2)体育设施与体育服务体系的不健全;(3)缺乏农民工与体育互动的有效组织形式。以符号互动论为视角,提出农民工与体育互动的路径:(1)自我:实现农民工对体育角色的建构;(2)社会:通过农民工运动会促进农民工与他人的社会互动。  相似文献   

18.
以广东珠三角城市群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田野调查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农民工健身、休闲现状和农民工生产、生活特征的调查,在分析当下现有农民工体育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群发展规划和企业工会发展趋势,提出基于珠三角城市群的农民工健身、休闲模式。该模式的提出,不仅珠三角,对"长三角"、京津唐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东中部城市群的农民工健身以及其他中西部地区城市群乃至整个农民工健身问题的最终解决,都蕴涵切实可行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为研究的切入点,旨在通过研究,寻找能有效解决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的相应对策,为有效推动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帮助。从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的现状入手,阐述了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的权利,分析了当前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意义,最后从政策支持、经济支持、精神支持、体育文化支持四个方面提出了对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较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农民工体育开展的现状特征及制约我国农民工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农民工特色的“社区型”,“企业园区型”、“家庭型”、“圈子型”四种体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