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农民工是我国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之外具有边缘身份特征的群体.农民工的体育参与和身心健康状况对于全面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农民工体育责任主体的缺失、社会对农民工弱势群体的漠视、农民工健身系统的不完善、农民工自身的价值观和体育认知度加上农民工繁重的生活压力是影响农民工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提出农民工体育改善的具体措施,以改变目前相对落后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为研究的切入点,旨在通过研究,寻找能有效解决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的相应对策,为有效推动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帮助。从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的现状入手,阐述了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的权利,分析了当前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意义,最后从政策支持、经济支持、精神支持、体育文化支持四个方面提出了对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途径。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体育是全民健身工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回顾与分析农民工体育研究的相关文献,归纳出农民工体育参与缺失的制约因素:(1)政府对农民工体育责任主体的模糊化;(2)体育设施与体育服务体系的不健全;(3)缺乏农民工与体育互动的有效组织形式。以符号互动论为视角,提出农民工与体育互动的路径:(1)自我:实现农民工对体育角色的建构;(2)社会:通过农民工运动会促进农民工与他人的社会互动。  相似文献   

4.
针对农民工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处在困境这一现状,从农民工参与全民健身的社会价值和制约农民工参与全民健身的社会因素入手,提出借助政府支持、群体支持和个体支持的系统合力,使农民工找到走出健身困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农民工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浙江省7个城市农民工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农民工对体育有一定认识,但是由于体育设施不便利、闲暇时间少、工作强度大导致他们参与锻炼内容单一、技术含量低,总体上处于较低的水平。建议加强政府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健身力度、广度,改善体育设施,规范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  相似文献   

6.
以广东珠三角城市群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田野调查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农民工健身、休闲现状和农民工生产、生活特征的调查,在分析当下现有农民工体育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群发展规划和企业工会发展趋势,提出基于珠三角城市群的农民工健身、休闲模式。该模式的提出,不仅珠三角,对"长三角"、京津唐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东中部城市群的农民工健身以及其他中西部地区城市群乃至整个农民工健身问题的最终解决,都蕴涵切实可行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合肥市老年人体育健身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合肥市不同性别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都较高,健身内容与手段呈现多样化,健身活动场所相对固定,参与体育健身的目的较为明确。但是,在健身科学化上还存在不足,缺乏场地器材、缺乏时间、缺乏指导成为影响参与体育健身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老年人体育健身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深入了解上海市老年人体育健身的现状,进而提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健身处方,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上海市老年人体育健身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不同性别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都较高,健身内容与手段呈现多样化,健身活动场所相对固定,参与体育健身的目的较为明确。但是,在健身科学化上还存在不足,缺乏场地器材、缺乏时间、缺乏指导成为影响参与体育健身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城乡一体化社会背景下,体育参与权益缺失影响农民工身体心理健康,体育教育权益缺失淡化农民工体育参与意识,体育消费权益缺失增加农民工社会不公平感;分析其原因认为农民工体育权益缺失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提出发挥文化作用以向农民工渗透现代城市生活概念,发展单位体育以向农民工提供体育运动基础平台,完善管理制度以为农民工构建体育活动保障体系等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成都农民工为样本,考察了农民工的体育参与意识/体育参与行为及其与城市融合度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成都农民工体育参与意识和体育参与行为较低,城市融合度较高;体育参与意识与参与行为与其城市融合度之间在统计学上不存在相关关系,参与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城市融合度的假设没有得到证明。本次研究也发现对体育的积极评价与城市融合度呈现相关关系。分析认为,在理论上体育运动具有社会参与性、互动性、学习性和组织性等特征,但是在现实中,将运动仅仅视为身体锻炼的体育观念制约了农民工体育参与行为,因此,体育运动对于农民工在城市融合中的作用上还缺乏心理和现实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师参与健身运动的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淮安市 2所高校教师参与健身运动的状况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 :教师实际参与健身运动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被调查教师中参加健身活动 3次 /周以上者仅占 12 .4%,教师日常健身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相当薄弱 ,教师健身的环境和条件不良等 ,指出造成教师健身不良现状的主要因素为 :领导重视不够、组织与管理不力和教师参与健身的意识差等。并提出改善教师健身状况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全民健身计划》已颁布10周年,10年来全民的健身意识、健身要求、健身活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与发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人们的新时尚、新追求,全民健身运动正在不断普及与提高,健身行业也随之蓬勃掀起,成为新的产业和新的市场。而健身舞蹈作为体育锻炼中极富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中老年的喜爱。成都作为一个休闲、娱乐之都,健身舞蹈正在蓬勃发展,但据调查目前成都市社区健身舞蹈的开展还存在很多不足(如缺乏教练员、场地设施不齐全、不科学的锻炼方法等等)。运用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和访谈法,对成都市9大区(其中5大市区,四大城乡结合区)健身爱好者参加健身舞蹈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揭示了人们参与健身舞蹈进行锻炼的开展现状,以便更好地帮助人们通过健身舞蹈来提高健身质量。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构成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健身运动中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对机体内稳态的整合调控机制与效应进行研究,探讨健身运动对人体结构、机能影响的规律,进一步认识运动健身的原理,指导大众健身。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座谈讨论等方法,对宁波市健身俱乐部的投资者、管理者、经营者和消费者进行了调研.并基于对调研结果的分析、论证,揭示了健身俱乐部市场运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健身俱乐部市场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即健身俱乐部体系的网络化,健身俱乐部管理的多元化和健身俱乐部服务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5.
健美操“多元化”趋势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健美操"多元化"趋势与可持续的发展从体育学、社会学、美学的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阐述和科学规范健美操的发展趋势,拓展健美操的内涵,拓宽健美操实践的渠道,是时代发展对健美操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体育项目发展的必然结果,它赋予了健美操"多元化"发展更强的活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目前环太湖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环太湖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运行机制的基本思路:1)以政府支持为主导;2)以农民参与为中心;3)以建立健全群体社团组织为纽带;4)以多元化筹资渠道作保障;5)系统化服务相配套。指出构建环太湖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运行机制的影响因素:1)相关政策法规的保障;2)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作用;3)乡、村政府的引导作用;4)乡、村政府的引导作用;5)农村体育基础的影响作用,以促进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促进和谐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健身意识是健身行为产生的基础和前提。理解健身意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离不开对健身意识的概念、生成条件、机制和规律的认识。健身意识生成的机制主要体现在教育培育、环境润育和实践体验等方面,而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对其觉醒与发展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8.
健美操教学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健美操教学的任务是加强学生运用知识进行能力的培 养。健美操选项班的教学实践,在提高学生创编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归纳等方法,从健美操进入奥运会的背景、奥运“瘦身”改革的大环境出发,对健美操进入奥运会自身因素的不融性和健美操与奥运竞技体育在技术方面的可融性等进行了分析,以唤起大家对健美操项目发展的深入思考,从而为健美操能进入奥运会,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对我省健身俱乐部产业现状的评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江苏省内部分城市的健身俱乐部进行访谈和调查,分析影响江苏健身俱乐部产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提出只有更新管理观念,加强现代体育产业的经营意识,江苏的健身俱乐部产业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