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徽 《出版参考》2015,(20):19-21
做书这件事,听起来古老、悠远、有情调.好像只要有作者的智慧与油墨的香,做书人就可以优雅地工作下去,以自己的魔术将无形的精神定型,成为一本一本可以捧起的书.而书在一千五百多年前也已成为现在这稳重成熟的样子.艾柯在《别想摆脱书》里发话:书就像勺子,一发明便完美了.这个行业好像可以一直这样美下去.  相似文献   

2.
徐雁 《出版科学》2008,16(3):93-96
"卷子因于竹帛之帛。竹谓简,帛谓纸也……帛之为书,便于舒卷,故一书谓之几卷。凡古书,以一篇作一卷。"(《书林清话.卷一》)"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颜氏家训.勉学》)我于日常  相似文献   

3.
任殿顺  杨帆  张安然 《出版广角》2018,(14):17-19,52
随着民营书企群体的不断发展壮大,资本运作也成为民营书企越来越常见的一种经营方式.文章梳理21世纪我国民营书企典型企业的投融资历程,研究民营书企资本运作的规律和路径,并结合政策变化、行业发展对民营书企资本运作的特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影视同期书是近年来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由此也产生了图书馆的影视同期书借阅热点.文章论述了影视同期书现象及读者的阅读心理,讨论了影视同期书对拒借率的影响,并提出了降低拒借率的对策.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5.
权威 《出版广角》2015,(10):123-124
若论晚明徽派刻书艺术成就最高者,非《十竹斋书画谱》莫属.它代表了晚明时期书刻水平的巅峰,观同时期之书画刻书,莫有与之能较者.而从《十竹斋书画谱》雕刻所花费时间几乎横跨整个晚明徽派刻书进步时期来看,我们也能借此书一窥晚明时期徽派刻书的自我反思和进步过程.  相似文献   

6.
初夏时分,旅游书对出版人的供货,书店人的备货,都是图书销售一年中重要的月份,稍有疏忽的话,可能就会失去了全年旅游书销售最佳时机. 随着盛夏的来临,学生的暑期也将开始,这个时节是国内民众旅游最旺盛的时间.伴随人们旅游生活的各种物品中,旅游书也越来越成为出门不可或缺的随身物品.初夏正是人们选购旅游书,了解自己即将前去旅游地情况首先要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知网书" "知网书"是一种数字化的图书,也是一种全新的出版和赢利模式. 作为数字化图书,"知网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电子书.一般的电子书只是传播方式的改变,而"知网书"真正实现了内容的再造和增值,将给予用户全新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书话的写作日盛一日,许多名家多有书话之作,报章杂志也时见书话的发表,其单独成书者也为数不少.前两年,写书话的名家姜德明先生更搜罗了名家书话十六种成<现代书话丛书>两辑,对爱读书话的我来说确是带来了一种极大的喜悦.  相似文献   

9.
论平庸书与平庸书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一种被人们称作“不好不坏”且又“可出可不出”的书,这就是平庸书.近几年在出版界,由于平庸书的大量涌现,致使其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出版现象.这种现象是怎样生成的,它对出版事业和文化传播具有什么样的危害,我们又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对其加以遏制,诸如此类的问题似应提到出版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本文拟围绕平庸书与平庸书现象展开论述,希望引起有关方面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也希望能够得到方家同仁的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书的器官     
封面:又称封一、书皮、封皮.书的脸面,起保护书页和装饰作用. 封里:也叫封二,即封面的里面. 封底:书的后表层,也州封四. 封底里:封底的里面,也叫封三. 书脊:就是书背. 衬页:又称补页,在封面后边,有双衬和单衬.有衬页的书显得庄重、气派. 扉页:指封面或衬页后的第一页. 版面:指书刊一页的整个幅面,包括印有文字.  相似文献   

11.
高价低折礼品书是近年来图书出版发行中的一种引人瞩目的现象,而尤以最近一段时期表现得最为集中和严重,不仅在图书市场上,也不限于图书订货会上,不管你走到中国哪一个大中城市,不论是在大小书店,还是在大小宾馆、饭店几乎都会看到挺在书架上的一套套包装精美有盒带函,颇为气派,很有分量的礼品书,这些礼品书多放在书店的主要位置或宾馆的大堂醒目之处,俨然成了书店和宾馆的装饰.也有不少礼品书是在网上销售或由一些公司或个人进行上门直销.这些所谓的礼品书价格不菲,定价一般高达上千元或数干元,但几经讨价还价之后,往往100多元或数百元即可买到,实洋是码洋的零头,甚至零头不到,仅为零头的零头.因为折扣降低到一折,故又称为一折书.  相似文献   

12.
吴静 《图书馆杂志》2008,27(3):89-91
读书有很多惬意的时候,比如清茶一杯,柔灯一盏,比如花前月下,看史观人,又比如因书结缘,以书会友……大抵读书之乐,并不仅仅在于"读"这一动作,而有许多书里书外的人缘书情,于是也就有了"书文化"之说.由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徐雁与<开卷>杂志执行主编董宁文共同主编的"开卷读书文丛"(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正是高张"书文化"之帜,为今年"世界读书日"活动策划问世的一套好书.  相似文献   

13.
如今,互联网技术公司同时也是传媒公司.在2016年的一次在线互动活动中,脸书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说:“脸书是一个新型的平台,而不是一个传统的技术公司;同时,脸书也不是一个传统的传媒公司……我们打造了互联网社交媒体技术,所以我们感觉对如何使用技术有责任.人们在脸书平台上看到的文章不是我们写的.但是同时我们也知道,我们所做的,远不止是分发新闻,我们是公众话语体系的重要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元代政府机关很重视刻书事业,中央机关刻书者有兴文署、艺文监(包括艺林库、广成局)、太医院等.地方的各路、府、州、郡县儒学和书院也大量刊刻古书.由于官家倡导刻书在先,故私家、书坊刻书也随之风行全国,使刻书事业更加兴旺发达. 元代湖南的雕版印书事业,一承两宋遗风,二仰中央倡导,时间虽只九十余年,仍刊刻了一批古书.留存于今者有茶陵陈仁子东山书院刻本《增补六臣注文选》六十卷、《梦溪笔谈》二十六卷、《尹文子》二卷、《说苑》二十卷.清泉(衡阳)刘祥卿刻本《新编孔子家语章句》十卷.  相似文献   

15.
诗意城市     
一本书、一套书,犹如一个个具体的人物,须有自己鲜明的个性.没有个性的人,不可能给人留下印象.没有个性的书也一样.要不,弄得人云亦云,看起来全都似曾相识有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6.
朋友极喜欢安妮宝贝的书,一册<清醒记>在手,如醉似痴.她给我发来短信说:我读安妮宝贝的书,身后阳光明媚风清冷.对此我能理解,有一类书,读了以后,纵使阳光再明媚,也会觉得冷,越读越冷,越读越惘,安妮宝贝的书亦如是.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本研究日本出版社在新技术条件下寻求成功突破的书,也是一本可资我国出版人借鉴的书.几年前,我国曾翻译出版过日本一本叫做<出版大崩溃>的书,其提借的更多的信息是出版业似乎已日薄西山.而这本<出版大冒险>则向我们展示出了刺破云雾而透射出的一束束希望的霞光.  相似文献   

18.
“牌记“又称“书牌子“,是我国古籍印刷中记录刻书者姓名、堂号、刊刻年代的一种标志,一般刻在目录、凡例之后,也有的刻在书之卷末或者刻在书后边,是版权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十不读     
章明 《出版参考》2006,(20):4-5
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我看只有三个:一是求知,二是欣赏,三是实用.按说消遣也可以是阅读目的之一,但纯粹消遣的书是不多的.假如世上的书都可以起到以上三种作用,那就无书不可读,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就行了.不幸的是,文章和书籍也和别的商品一样,伪劣产品多于真货好货,于是问题就来了.  相似文献   

20.
编辑的"无"     
不知是谁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蠢."此语非深得书中三昧者不能道哉.曾主持<读书>多年的沈昌文先生的<阁楼人语>,就是一本可以医蠢的书.笔者此文谈的仅是王蒙先生的序言.<阁楼人语>择优选录了沈先生主编<读书>期间撰写的"编后"一类文字,王蒙作序时借题发挥议论如何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编辑,题目很妙也富有概括性:<有无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