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当今社会培养创造力人才的进程中,其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当今丰富多元的社会,信息数字化及大众传媒等一些外部新环境对文学鉴赏和创作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的思维与视角的改革要适应新的时代需求。基于此,通过转换鉴赏思维和视角,并结合传统经验和时代需求去解读古代文学作品,一方面可以改进课堂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和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研究在近半个多世纪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前后出现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学者,在许多理论问题上取得了基本的共识:中国文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土壤中产生的文学,中国有本土民族特色的文学观念,我们可以参照但不能硬套西方的文学观念。因此,本文主要从文原论、创作论、鉴赏论三个方面大致勾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轮廓,使之显现出总体理论体系的内在脉络。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论对艺术想象有精辟的论述。本文以我国古近代想象论的发展为线索,以西方文论,当代心理学为参照,探讨人们对艺术想象的思维运动方式,情感与语言在想象中的地位、艺术虚构在想象中的意义等问题的认识,并着重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式和观点,如陆机《文赋》,刘勰《神思》,刘熙载“构象”论,幔亭过客“幻与真”论,梁启超“设身处地”论等等。作者认为,我国古代想象论在深度和广度上大大超过了西方古典想象论,其精辟深邃处,亦可为当代文艺理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文学与传播学融合是一种探索性教学模式,它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以中国古代文学典籍为载体,建构中国古代传播学思想;另一方面,参照西方传播学研究成果,将研究视域回转到承载中华民族思维方式、感知方式、生活方式的中国古典文学典籍上,挖掘中国区别于西方的传播学思想,打破传播学西方一统论的观点,展现一个区别于西方传播学理论的中国传播学特色.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融合传播学的思想与观念,让学生打破中国古代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的专业壁垒,以融通的眼光发现中国古代文学所蕴含的传播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和审美意识。大学英语教学要使学生意识到这一差异,在英语写作中,避免汉语思维模式的负面影响,尽可能用英语的思维模式来布局谋篇,并对西方思维模式进行有效地模仿,从而写出纯正地道的英语作文来。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的教学论方法论蕴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对西方传统封闭、简单、僵化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以一种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来观察世界,从而对教学论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对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消解有助于我们在教学论研究中采用“复杂思维”;对理性主义的颠覆有助于我们 置换教学论的视野,关注现实教学生活;对科学主义的批判有助于我们以人文学的视角思考教学,从而开启教学论的人文一面;对权威话语的解构有助于我们进行话语更新,促进教学论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思维方式的比较阐述其对语篇模式的影响.总体上说,中方的思维方式是归纳、模糊、集体、整体型的;而西方则倾向于演绎、精确、个体、分析型思维模式.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影响着语篇表达模式,也正是因为这些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中西方语篇的表达不同.因此在外语教学与交往中应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养成多向思维能力,从而进行更有效地交流和思维的转换.  相似文献   

8.
由于中国文化的综合性、尽理性和反功利主义。由于中国文化思维的整体性、直觉性,中国古代文学有着和西方截然不同的特点:如重现实、重高尚品德的人的文学(中国没有神的文学),歌颂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英雄的价值文学。中国文学始终歌颂和平、歌颂友谊、歌颂正义而从来不歌颂战争、歌颂暴力、歌颂卑鄙、阴谋诡计,中国文学文、史、哲不分家等,因此,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不能硬套西方的文学理论,而应以中国文化为背景。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传统道德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国的环道德思维与西方的线性道德思维、中国的保守性道德思维与西方的批判性道德思维、中国的直觉道德思维与西方的理性道德思维三个方面。中西方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差异则主要表现在“天人、群己、义利、德力”这四对范畴上。要使中国的传统德育发扬光大.就必须使其思维方式培养出道德创新能力,使其价值观形成整合。  相似文献   

10.
表现与再现之所以成为美学的基本概念,是有其深广的哲学背景的,这一背景就是西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两元论立场,并提出消解与融合的策略。认为在艺术创作上,应注重发挥表现与再现的各自美学功能,注重两的相互生发与相互渗透,从传统两元论思维模式中摆脱出来,走向整合视域中的艺术审美观。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的意向思维更倾向于用情感判断代替认知,这和西方的求真思维形成了很大的差异。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方面,意向思维在人的意识里还有大量的遗留,另一方面,也由于特殊的人文环境,那种重说教、重伦理评价和将人物道德面目两极化的倾向仍然十分突出。思维方式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不深入了解传统思维的影响,就不可能深入地认识20世纪中国文学。  相似文献   

12.
儒、道两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中国古代文论在概念的应用乃至体系的建构方面紧密相关。追寻儒、道思想对中国古代文论的渗透与影响,阐释其在塑造中国士大夫阶层的审美心理结构和艺术审美理想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以期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受传统西方哲学影响的英语在其产生,尤其是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模式.同样,中国的传统文化、处世哲学也对汉语的产生及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形成了汉语的思维模式.因此作为两种语言转换的翻译就不仅仅是词与词、句式与句式之间的转换,更主要的是两种思维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14.
朱志荣的中国文学观具有强烈的思辩色彩、自觉的理论意识和开放的研究视野。他从自己的文论观和美学观出发,使理论研究与中国古代文学的鉴赏和批评良性互动,强调中国文学的民族特性。他把意象视为中国文学的重要表征,认为中国文学从创作到欣赏都体现着基于感性而不滞于感性的领悟方式,从而超越了传统的表现说与再现说的对立;将古代文学研究的审美尺度具体概括为情、貌、言三个方面,指出古代文学中人、文同构的生命意识,论述了作家的个性与时代精神的辩证关系。他认为文学史研究要在史实的基础上重视史识,肯定文学史家发现规律的主导意识;认为古代文学研究应该体现当代性,优先阐释在当代能引起共鸣的作品,合理借鉴西方理论,体现当代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5.
王建 《湘南学院学报》2011,32(3):121-124
赵炎秋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研究》,是用叙事学理论来研治中国传统文学的优秀之作,此书建构了中国的本土叙事理论体系,做了许多基础性的工作,使西方的叙事理论与中国古代的叙事思想化合无间,为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现代转型摸索了一条新的路子,观点与材料方面也披沙拣金,往往见宝,取得了耳目一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赵炎秋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研究》,是用叙事学理论来研治中国传统文学的优秀之作,此书建构了中国的本土叙事理论体系,做了许多基础性的工作,使西方的叙事理论与中国古代的叙事思想化合无间,为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现代转型摸索了一条新的路子,观点与材料方面也披沙拣金,往往见宝.取得了耳目一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谭史斋论稿续编》是葛志毅先生最近推出的又一部古史论文结集,内容主要涉及古代中国历史文化本原面貌及其流变的考辨和中西学术思想范式差异的论析评说。葛先生在抽绎、归纳多年古史研究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形成了中西学术研究思想方法差异的深刻体会,从理论的高度指出当下学术研究应有明确的使命方向,即走出西方文化神圣阴影,弘扬中国文化有价值的本原传统。从内容之广博、资料之翔实、方法之独到和思想之深刻等鲜明的学术特点来看,《续编》无疑堪称古史研究的又一部力著。  相似文献   

18.
老庄思想是中国古代审美体验论的源头,老子提出的“味无味”、“以身观身”与庄子提出的“神遇”、“物化”等体道方法,都为后世理论家所吸收,并成为重要的审美体验方法。老庄的这些理论命题构成了古代审美体验论的理论框架,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受中西文化关系和中国走向现代的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所制约,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始终以古今中西问题为主线,从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到戊戌、辛亥时期的维新、共和,再到五四思想解放大潮,说到底都是在试图解决中西文化的融合创新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在百余年的思想解放历程中,出现了甲午战争后与五四时期的两次民族觉醒,也相应地涌现了两次思想解放高潮。  相似文献   

20.
论近代慈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以来,中国原有的慈善思想受外力的冲击和影响,由传统向近代嬗变,最终形成了具有崭新内涵的慈善思想。教会在华兴办的慈善机构,是中国人了解西方社会慈善事业最直接的途径;西学报刊的传播,使国人对西方各国慈善福利事业有了清晰的了解;部分中国人海外的亲身见闻促使人们对于慈善的认识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以洪仁王干、康有为、孙中山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也学习他们的慈善与社会福利思想,形成了各自的慈善福利观。这时期我国慈善福利观也呈现出古今贯通,中西汇聚的特点,并影响和促使了慈善事业向近代化与制度化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