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社科学术文摘的学术评价功能学术评价是对学术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所做的判断。学术评介的结果会对学术研究成果人的学术地位、学术影响力、社会声望和实际利益带来重要影响。①我国社科类学术成果评价方式主要有:直接评价的科研成果评奖和职称评审中的专家评价;间接评价的期刊评价(论文发表刊物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学术成果产出数量和学术影响力两个维度,对我国30所"985工程"大学图书馆从核心期刊发文数量和分布情况、论文被引数量和频次、论文的基金资助情况和论文国际化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并对一流大学图书馆的整体学术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名。  相似文献   

3.
网络科技论文影响力的评价效果取决于评价指标变量的选择。将网络科技论文影响力评价与论文排名相关联,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数学类论文为样本,从6个不同的排名等级组,即排名前0.01%、0.01%-0.1%、0.1%-1%、1%-10%、10%-20%、20%-50%,分别抽取论文数十篇,用文献信息方法对单篇论文从内容、论文载体和论文作者三个层面初选28个特征变量,以324篇论文的排名等级与28个学术链接指标样本建立为"序回归"模型的研究问题。基于Lasso方法对28个学术链接指标进行变量选择和参数估计,获得9个学术链接特征指标作为评价网络科技论文学术影响力的基本特征指标;以418篇OA论文的排名等级对23个网络影响计量及其衍生变量进行变量选择,获得5个论文网络传播与利用影响力的评价指标。最终共获得14个网络科技论文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构建动态h型指数、即时h型指数和时间活跃h型指数,对10种档案期刊进行研究,从期刊年代平均影响力、期刊影响力的即时性及期刊影响力的活跃性角度对期刊的学术影响进行评价。研究表明:三类指标体现了档案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时间效应,反映出档案期刊刊载论文的深度及新颖度,复合型指数对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5.
开源软件在学术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多,但其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利用Altmetrics,对开源项目Depsy中Python社区的部分软件从下载量、文献被引次数以及软件之间的复用次数三方面对开源软件的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发现:①随着Web2.0的发展,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不仅包括论文、专著、研究报告等传统形式的学术研究成果,还包括博客、视频、数据集、软件代码等非传统形式的学术研究成果;②开源软件的发展对学术领域的创新具有催化作用;③Python社区中各软件的影响力差距较大,大部分软件的学术影响力还很低。研究开源软件学术影响力,有利于丰富学术影响力评价的研究内容,完善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图5。表3。参考文献40。  相似文献   

6.
引文扩散的动态过程更为全面地展现了科学论文的质量与影响。本文从引文扩散的视角出发,在传统引文指标基础上引入altmetrics,试图从论文学术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两个方面综合探究不同引文扩散模式下论文的影响力情况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规则型、持续型引文扩散模式下,altmetrics与引用呈正相关关系,同时具有高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不规则引文扩散模式下,引用与社交媒体传播量不具有相关性,高社会影响力并不总代表着高学术影响力;文献发表早期,altmetrics对引用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本文从扩散视角结合altmetrics对不同引文扩散模式论文影响力进行分析,为科学研究成果影响力评价构建多维度指标、提升学术影响力提供了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高等教育""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和"中国文学"三个学科领域为案例,考察非CSSCI来源期刊中高影响力论文的分布状况。研究结果显示:非CSSCI来源期刊中存在一定比例的高影响力论文;不同学科高影响力论文的期刊分布比例有较大差异;非CSSCI来源期刊应尝试分析高影响力论文,并努力刊发有潜力的论文。学界、期刊界、评价界、教育界、科研管理界和作者在重视CSSC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的同时,应十分关注非CSSCI来源期刊等的生存与发展,促进各类型期刊的协调发展,回归学术期刊在及时传播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方面原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颠覆因子是基于引文网络识别和探测颠覆性研究的新兴指标。研究高颠覆因子论文的计量特征及其学术影响力,不仅有助于丰富论文评价体系,也有利于对颠覆性研究识别方法的补充和完善。以1954—2014年PubMed中被Web of Science收录的12 472 382篇论文为总数据集,统计2005—2014年高颠覆因子论文的发表年、引用分布等计量特征。在比较高颠覆因子论文学术影响力指标的基础上,改进“公平性测试”方法,深入探究颠覆因子与Altmetrics指标、引文分析指标的相关性,并试图探讨开放获取对高颠覆因子论文各指标的影响。从描述性统计来看,高颠覆因子论文的被引频次差异较大,来源期刊集中于欧美地区的JCR Q1区权威医学期刊和综合性期刊;从学术影响力指标来看,高颠覆因子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差异较大,可将颠覆因子作为评价论文创新力的补充指标,且在高颠覆因子论文中,开放获取论文的各评价指标值均显著高于传统付费论文,更易表现出高社会关注度和高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在“破五唯”的评价背景下,客观、合理的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对于高校学科建设、科研能力、科研质量的评估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选取学术迹指标,以湖南省10所高校数学学科2010—2019年的学术论文为实证样本,计算学术迹并结合h指数、10年影响因子等传统指标,从宏观角度评价学科学术影响力。接着对这10所高校的学术迹、学术矩阵进行分析,从微观角度探究影响学科学术影响力的具体因素。[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指标而言,本文的学术影响力评价更加客观合理,具备较好的学科评价效果。在学术矩阵分析中,h尾以及e域的论文数量与比例最为关键,这能为高校学科建设及评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丰富学术译著评价方法,文章以“东方编译所译丛”为研究对象,采用CRITIC-TOPSIS模型,综合考虑反映其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的因素,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CRITIC赋值法获取各指标权重,采用加权TOPSIS法计算各译著的综合得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译著间影响力差距较大,再版次数、学术书评、论文引用是评价其影响力的关键参照,新媒体环境下的在线评论数据同样值得关注。通过对高影响力译著的特征分析,指出:注重专业化、品牌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学术共同体关系,是提高学术译著影响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许鑫  叶丁菱 《情报学报》2022,(3):275-286
伴随数据论文影响力的凸显,数据计量逐渐兴起。本文基于数据计量,融合多维度、多指标综合评价数据论文的影响力。首先,本文通过信息传播模式分析数据论文影响力的产生机制,解析出数据论文影响力可以划分为潜在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三个维度。其次,融合Altmetrics与引文分析甄选指标构建数据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最后,利用相关性分析以及三维空间差异性分析解构数据论文影响力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三维度影响力反映出数据论文综合影响力,三者相互补充与促进。同时,数据论文应在整体上促进评审机制、引用机制和激励机制的针对性发展,在内部促进数据论文质量、内容、逻辑和时效的优化。  相似文献   

12.
网络发表学术论文的影响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网络环境下快速发表论文的特点,对网络发表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网络学术论文的影响力评价模型构想,该模型可与现有学术评价体系对应和衔接,以促进不同于传统期刊发表论文模式的网络发表模式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2008—2010年三年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即年指标、他引率、基金论文比和载文量共6项指标为依据,赋于各项指标不同的权重并作归一化处理,综合评价2007—2009年12种儿科医学类核心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中华儿科杂志》的学术影响力综合指标始终排名第一,同时《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和《临床儿科杂志》在同类期刊中也显示了较强的学术影响力。采用多指标数据归一化加权法评价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更加全面、公正、准确,可作为期刊评优、分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2006-2010年物理学、化学、医学或生物学三个学科门类诺贝尔奖获者得突出贡献文献(参比论文)和与其研究领域密切相关的论文(非参比论文)为研究对象,在原有研究基础上结合统计学分析结果,从12个与论文学术影响力密切相关或一般相关的计量指标中最终筛选出7项组成综合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每篇论文的综合评价值(以下简称"F值")。结果表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所获F值在总体上相对他引量可以更好地表征高学术影响力论文的品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仅以他引量对不同科学门类论文评价时出现的系统偏倚,具有在跨科学门类论文评价、比较上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试图探明Altmetrics应用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应对措施。探索如何应用Altmetrics评价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学术影响力及社会影响力。[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回顾及网络调查的方法,对国内外Altmetrics研究理论与实践成果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Altmetrics评价面临六大挑战,但这些挑战并不会贬损其价值,而是提供了开展深入研究的空间。虽然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Altmetrics评价面临挑战,但这些挑战是可应对的。应用Altmetrics可分析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的学术影响力及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单篇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意义] 基于评价指标设计原理,建立可扩展到多篇论文评价的单篇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多角度评价单篇论文学术影响力提供多种指标。[方法/过程] 兼顾施引文献的数量与质量,建立包含TVF、TVF(n)以及VF(t)等单篇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提出将TVF指标扩展到多篇论文影响力的分析方法。通过实证研究,计算TVF、TVF(3)与被引次数C及施引文献的h指数的皮尔森相关性,并与他人的评价结论对照印证。[结果/结论] 对TVF及TVF(n)等指标不同的用途进行了探讨:TVF是累计综合影响力,用于全面评价论文的影响力;TVF(n)可用于比较不同年份论文间的影响力,且可预测它们未来的TVF表现。TVF还可被扩展应用到多篇论文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中。  相似文献   

17.
刘颖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4):144-148
构建动态复合衍生h指数、即时复合衍生h指数和时间活跃型复合衍生h指数,结合《中国引文数据库》对19种图书情报学期刊进行实证分析,从期刊年代平均影响力、期刊影响力的即时性及期刊影响力的活跃性角度对期刊的学术影响进行评价。研究表明:三种指标体现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时间效应,反映出期刊刊载论文的深度及新颖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新闻出版行业智库的政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综合影响力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ITTAP模型为核心的"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研究Altmetrics指标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传统文献计量指标的相关性,以及它们随时间的演化情况;同时,基于Altmetrics指标全面评价学术论文的社会影响力和学术影响力,对于发展和完善Altmetrics计量系统至关重要。[方法/过程] 以2014-2016年Altmetric Top 100论文为样本,对每年的高Altmetrics指标论文的来源期刊、学科分布、获取方式、作者地域及研究机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并讨论这些论文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对论文的Altmetric分数与其Web of Science上的被引频次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相关性随时间的动态演化。[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高Altmetrics指标论文主要来源于一些高影响因子期刊,其学科主要集中于医疗健康与生物科学,论文作者主要来自于欧美发达国家的高水平研究机构,且高Altmetrics指标论文中开放及自由获取的比例逐年增加;Altmetric分数能够定量地反映学术论文在社交和新闻媒体上被公众关注的程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术论文的社会影响力;高Altmetrics指标论文的Altmetric分数与其被引频次存在一定正相关,表明高Altmetrics指标论文同时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文献调研法,从引证指标、引文网络、引用内容三方面梳理引文视角下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的常见方法,分析各类方法和相关指标的特点和不足,指出从引文视角评价论文学术影响力需要兼顾评价精度、评价成本和实用性,构建多维度评价框架和多元化评价体系,并与替代计量法和同行评议有机融合,辅助“代表作”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