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子政务服务质量管理思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纵深发展,各国政府逐渐重视电子政务服务质量,并把电子政务的服务质量作为衡量政府服务能力的一种标志。本文强调引入服务质量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以公众的满意度为评价的尺度对电子政务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通过完善标准和管理体系,建立测评标准、测评指标、测评流程和测评方法,准确反映公众满意状况,以便持续改进电子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使电子政务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更为优化,使电子政务的服务更符合社会公众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丁疆辉  吴建民  路紫 《情报杂志》2007,26(12):37-39,42
根据当前电子政务服务提供与企业需求存在鸿沟的实际,对国内外电子政务门户网站进行了网站服务于企业能力的单项测评。本次测评借鉴相关评估标准,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旨在客观评价美国、加拿大、中国、新加坡争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电子政务服务于企业的成熟度。通过对比,找到各自优势与不足,以期在电子政务服务提供与企业个性化需求之间搭建桥梁,使两者能够更好地衔接。  相似文献   

3.
《电子政务》杂志在2007年开设“测评篇”专栏,每期用一定的篇幅组织与测评相关的理论、方法和工具的研究,报道全国电子政务测评实践工作的进展。电子政务测评是通过对各纲政府电子政务能力成熟度,电子政务相关项目以及相关软硬件产品、方案和服务等方面进行测评,从而为国家信息化主管部门制定电子政务的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为各地政府进行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建议,旨在精此提升我国电子政务的整体水平,推动我国信息化水平的均衡发展和电子政务的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目前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潮流。分析了电子政务评价的现状,提出了以评价主体为顶层,应用规划、管理,安全、技术,网站、服务等评价内容为三个一级指标,总体效果评价等10项二级指标,47项三级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各层分配一定的权重比例;应用集对分析理论建立电子政务评价立体模型,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进行尝试性测评,结果表明,可操作性强,计算方便,含义意义明确,对今后电子政务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构建5G环境下智慧知识服务管理能力评价体系,为机构评价其服务管理能力提供科学依据与量化测评工具,实现服务管理能力提升。[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调研初步拟定管理能力评价指标,运用德尔菲法筛选指标并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最终构建了基于过程管理维的5个一级指标及37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基于成熟度模型理论构建了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对智慧知识全过程服务的管理能力对标定级;最后,通过模型应用探析检验其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并提出基于全过程服务的管理实践能力优化策略。[结果/结论]模型能够较好地测评知识机构的服务管理能力水平,为提升服务管理能力及质量增值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政府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借助网络服务作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提高政府行政管理质量和效率,是政府和信息化专家研究的重要问题。该文通过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状况的深入研究,应用项目管理体系,对电子政务项目的建设提出了系统的管理创新思路。强调要从电子政务项目的论证、立项、计划、项目合作、施工、工程进度、质量、人力资源、施工监理、项目验收等方面,对电子政务项目实行全目标、全过程的整合管理,进而确保实现电子政务项目的规划建设目标,提高政府行政管理质量和行政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子政务服务应用的深入,各级政府越来越关心哪些因素对电子政务服务能力存在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因素进行管理,以便更有效地提高电子政务的服务能力。本文从组织、协作、文化、技术、设施等方面分析了政府组织内部环境因素对电子政务服务能力的影响情况,并给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焦微玲 《情报杂志》2007,26(10):36-38
在借鉴加拿大、美国、英国和新加坡等电子政务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国家以公众为核心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的成功经验和国内外学者大量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评估的七个基本要素,即测评模型的潜在变量。然后将这些潜在变量转化为可测变量,同时将可测变量转化为直接面对公众的测评问题,并以此形成调查问卷,获得实证研究的数据。接着提出我国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评估的测评模型,并通过获取的样本数据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基于用户感知视角,构建电子政务知识服务能力体系,为电子政务知识服务能力优化奠定基 础。【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构建电子政务知识服务能力体系假设模型,应用 SPSS软件、因子分析法对假设模型 进行检验,根据旋转结果对假设模型进行修正,并对修正后的模型进行讨论。【结果/结论】从用户感知视角构建电 子政务知识服务能力体系,包括知识服务供给与传递能力、知识服务续航能力、知识服务创新能力 3个维度下 17个 能力因子。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随着电子政务应用的逐步深入,世界各国均把向公众、企业提供公共服务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出发点,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发展电子政务服务。在国际上日益重视通过发展与应用电子政务服务来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及我国大力倡导"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背景下,研究电子政务服务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电子政务论坛在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研究现状和现有政府网站绩效评价方法对其实施评价的比较和适应度;在对已有电子政务评价指标体系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电子政务论坛特性的测评体系,并对我国31个省级网站进行了打分。结果表明,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应当加强内容建设和软件建设。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IT服务管理标准以及两种主流的IT服务管理成熟度评估模型的发展情况,同时结合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开展的电子政务管理实践案例征集暨评选活动的调查数据,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电子政务运维服务管理的可喜成果,分析了当前我国电子政务运维服务管理的主要特点和问题,并给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电子政务运维服务管理成熟度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电子政务服务能力管理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电子政务服务能力的内涵、影响因素、培育与提升方法、管理工具等4个方面内容;从主要内容、关键环节、技术路线3个方面探讨了电子政务服务能力管理研究的思路;简单介绍了研究的现阶段进展。  相似文献   

14.
认为要加强我国政府系统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理顺管理体制,包括构建电子政务专业人才职责体系、规范电子政务专业人才身份、建立以首席信息官为核心的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要搭建政府系统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框架,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应具备信息类知识、项目管理类知识、公共管理类知识和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建立健全政府系统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管理制度,应着力建立职业资格制度,建立健全培训制度、薪酬制度和人才交流任用制度。  相似文献   

15.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对当前我国电子政务深化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政府部门在电子政务建设应用过程中只关注应用系统的效应是否满足要求以及计算机设备、网络能否良好运转,而缺少应对业务变化的能力;对数据和业务、数据和应用之间的各种关系以及根据数据本身的逻辑关系构造数据的体系结构缺乏了解,不注重相关开发文档的保存管理;忽视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而导致在进一步转向智能和更多应用的时候无法满足要求;除了少数地方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有了类似于整体架构体系的考虑之外,无论是中央级还是省市级,电子政务还没有引入并形成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16.
从政府组织管理工作的角度出发,利用因子分析法探索和验证了质量管理、战略能力、人力资源管理和项目管理等因素对电子政务服务能力的影响;并以分析结果为依据,针对电子政务服务管理问题提出了若干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内容管理是建立高效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内容管理的含义与应用,阐述了电子政务信息内容的特点以及电子政务内容管理的内涵与关键技术.最后分析了对我国电子政务内容管理的应用条件与应用现状,并展望了我国电子政务内容管理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逐渐深入,对信息资源服务的需求呈现出与传统信息服务需求不同的特点。本文研究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个性化应用,提炼出新时期信息资源服务应该具有的特征,针对个性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国家标准》,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政务信息资源个性化应用模型,并探讨了该模型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是增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进而从整体上提高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的必要手段。电子政务的特点就是系统性、完备性和精确性突出。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电子政务能够显现出明显的应用优势,当前提高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应尽快建议统一高效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0.
从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着手,论述将知识管理引入电子政务系统的必要性,提出电子政务环境下知识管理系统及其技术支撑体系模型,同时结合"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系统的架构,分析知识管理的应用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知识管理的"一站式"电子政务系统分层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