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以高职教育高护专业《基础护理技术》课程为例,通过论述高职院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从调动教师积极性,提升"主力军"开展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革新教学内容,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立德树人的思政元素;优化教学设计,实现专业课教学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营造"三全育人"氛围,完善课程思政体制机制构建四个方面,探索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对同类型高职院校医药类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高职教育高护专业《基础护理技术》课程为例,通过论述高职院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从调动教师积极性,提升"主力军"开展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革新教学内容,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立德树人的思政元素;优化教学设计,实现专业课教学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营造"三全育人"氛围,完善课程思政体制机制构建四个方面,探索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对同类型高职院校医药类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将传统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相结合,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政教育格局。在教学理念上,专业课教师认同思政育人也是其本位职责;在教学环节中,打造高质量的“思政+”专业课程;在组织制度上,确保专业课教师优质开展课程思政:为课程思政育人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在高职教育中,专业课是课程思政的基本载体。为推进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要以教师队伍为“主力军”、以课程建设为“主战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形成协同效应。相应地,从打造“双导师”教师队伍、构建“双育人”课程体系、拓展“多渠道”课堂教学3个方面提出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课程思政"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热点,针对高职教育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和实施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现有研究仍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社科类专业课领域,对自然科学类课程尤其是机械类专业课程关注较少。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扎根大别山地区,深入挖掘和利用地方文化元素和文化特色,结合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学生培养计划,探索"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实施方案,包括挖掘提炼、教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弘扬四个环节,同时结合"列宁号"案例,分析了"课程思政"文化元素与机械制造专业课程设计的融合方案。  相似文献   

6.
唐磊  袁玲 《成才之路》2023,(32):113-116
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要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实现知识传授及育人的和谐统一。高职城轨机电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在于人文性、全面性、体验性。文章以高职城轨机电专业的“城轨供配电技术”课程为例,从优化教学组织、建设课程体系及教师队伍、更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实践、完善考核机制等方面探索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建设路径,以此为高职技能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探索推进课程思政,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提高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1].在各门专业课程如火如荼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同时,对如何考核专业课程中思政教学成效以及如何调整课程考核方式,专业课程教师对此感到非常困惑.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积极探索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新的要求,不仅仅要在思政课程教学中落实思政教育,也要在其他课程中加强思政教育的渗透与融合,赋予各个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职责和功能,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高职院校是为国家与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人文素质课程育人机制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原有的课程育人机制也需顺应时代与教育改革发展需求。为此,本文从多个方面就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育人机制展开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促进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育人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9.
基于协同育人开展车辆专业课程思政模式,建立思政课堂“显性教育”与专业课堂“隐性教育”的协同育人工作理念,打造思政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全过程、全课程、全员的协同育人主体,搭建思政理论课与各类专业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旨在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思政课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课程思政”代表一种课程理念,指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进行讲授,两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辩证统一。新时代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同向同行,共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有效挖掘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注意强化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意识,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能力,并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面临的困难,提出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发挥党委核心作用,完善课程思政工作机制;完善专业课程体系,突出立德树人主线;夯实专业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责任意识,提升思想高度;有效融入思政元素,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完善专业课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提升课程思政的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教育学课程是高职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主要课程之一。在高职小学教育专业课证融合课程体系背景下,通过小学教育学课程思政研究,构建课证融合的教学内容,制定体现课程思政设计的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索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形成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小学教育学课程的育人作用,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为高职教育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当前,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汽车工程材料是高职汽车类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在该课程的专业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形成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效应势在必行.从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和课程元素的挖掘几个方面探讨了汽车工程材料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以期为其他专业课...  相似文献   

14.
通过梳理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计划,搭建由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细胞工程和细胞学综合实验等5门主干课组成的生物技术课程思政专业课程链。这保证了专业课思政教育的连续性、全方位、全覆盖。充分挖掘专业课教材内容的思想性,明确了专业基础课思政教育阶段、专业课思政教育阶段以及实践环节思政教育阶段的分阶段育人目标。结合教材内容、专业特点和学生思想实际,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率先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引入课程思政教学。  相似文献   

15.
浅析思政教育传统优势与专业课育人深度融合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立德树人是高教的根本任务,思政教育传统优势与专业课育人深度融合是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有效途径。本文简单梳理了当前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必要性,提出了推动思政育人传统优势同专业课程育人功能相融合的着力点,这对当前教育改革创新具有实际的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旅游管理专业的生源结构多样化、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比以往更为复杂。为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职院校构建“专业课+思政课”“线上课+线下课”“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三融合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有效促进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7.
探索助教主导的小组讨论模式在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应用。通过挑选助教,建立讨论提纲,构建学习、管理和评价系统,设置激励机制关键环节等措施,在助教主导的研讨会中系统、连续地渗透思政内容。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有机融合,落实“课程思政”理念,破解难以将思政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难题,提升思政教育实效,实现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是以专业课程为载体进行思政教育,如何推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举措,也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加快内涵发展的有力抓手。在“课程思政”理念的引导下,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属性,探索“三教”改革是推动高职旅游专业课程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路径,能够有效提高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调查发现,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存在大思政格局尚未形成、教师教学中思政元素契入意识和能力存在差距、学生的教学获得感有待提升、思政与专业课有机融合亟需改善等共性困境,需通过建立思政共同体、提升育德能力、优化内容供给、健全评价机制等路径深化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应。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的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思政育人工作的重要方向,专业课教师也是开展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力量.专业课教师要从升华教育教学的理念、坚守人才培养的使命、深化高校教师的职责、拓展思政教育的途径、落实立德树人的要务、遵循三全育人的根本等方面高站位、多维度理解课程思政的价值蕴涵,充分认清专业课程思政在潜移默化育人、激发价值认同、提升教育效能等方面的优势.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要着眼于顶层统筹规划、教师能力提高、课程教学改革、评价方法探索等方面,发挥专业课程的特点,追求自然的思政融合,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推进广泛的校企协同,开展高效能的专业课程思政教与学,实现专业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