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语文不是无情物,字词句逗总关情”。语言文字蕴含着思想内涵.承载着价值取向.“文以载道”就说明了这一点。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阅读教学既要提倡个性化阅读,也要进行必要的价值引导。在阅读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首先是要正确把握、确定文本的价值取向、只有准确把握,才能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中,我们既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又要注重文本的价值取向,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呢?一个基本的原则必须遵守——把住文本价值的取向!我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坚守正道、求同存异、大道至简。  相似文献   

3.
正"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近年出现的新名词,它源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新的名词背后有新的理念和新的价值取向,正确把握其价值取向是开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前提。一、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材料:源自生活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  相似文献   

4.
徐建国 《现代教学》2011,(12):60-60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或是将文本的价值取向强势灌输给学生,或是过度尊重学生的教材解读与独特体验,导致出现偏离文本价值取向或是曲解文本的现象,因此,教师需要正确应对文本价值取向与主体独特体验的冲突。我在教学中总结了一些应对策略,以下选取几点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5.
张辉  王鸿 《生活教育》2015,(5):85-86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彰显叙事性文本价值取向的"语用"训练点稍作驻足,以言语形式为关注点,潜心涵泳,反复玩味,领悟语言特点,掌握言语规则;并引导迁移运用,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标要求阅读教学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鞋匠的儿子》是一篇内涵丰富的文章,通过多元解读,可以把握文章的核心价值取向,感受文章的魅力。一、品析对话,感受林肯演讲的智慧  相似文献   

7.
科学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是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大课题。从理论上弄清何为"就业价值取向"、"如何构建就业价值取向的内容体系"是树立正确就业价值观的理论前提。从实际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建构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内容体系原则是树立正确就业价值观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面对文本应该在心性上重返童年,站在儿童的立场,从"儿童是否需要"来思量文本价值,从"儿童是否可能"来取舍文本价值,这样才能在教学文本时与孩子形成共感和交感。我认为,儿童立场———应是把握文本价值观的重要基点。一、把握文本价值观需要确立"儿童为本"在"课文价值取向"的概念中,第一要把握作者的价值取向。对于作者的价值取向,既有认同、接受、赞赏的一面,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异义和  相似文献   

9.
高校大学生舆情引导作为高校学生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其前提条件所在。结合"大学生舆情的探索价值、高校大学生工作价值内涵引导"来进行高校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的探索,通过高校大学生舆情引发工作价值动态变化和高校学生工作的全新的价值确定性探索高校学生工作开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文本是学生学习语文,形成并发展自身语文素养的重要介质,虽然存在着"空白"和"不确定性",但必然会有许多显性的、鲜明的"规定性",总会有"作品视界"范围。阅读教学以文本为基础,不同的人,可以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解读。因此,"个性化解读"并不等于随意解读,它必须根植于文本,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倡导多元解读和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有的教师在文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内涵上出现了一些误区。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多元解读中出现的有价值的争鸣问题,正确处理好多元解读与正确价值观的取向和标准导向的辩证统一,使学生从教材蕴涵的"美"和"理"中感悟出美与丑、是与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引导的现状与构建进行深入的探究,指出体育教学中以体育素养培养为基础进行正确价值取向引导的价值和意义。进而提出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价值取向引导的合理化建议,旨在提高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现代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及培养的方向主要取决于对阅读教学价值取向的认识,不同的阅读取向导致了不同的阅读能力,"鉴赏者"和"解读者"阅读价值取向都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应根据阅读教学不同的目的和需要在取向上有所侧重,这样学生形成的阅读能力才是多元的,才能适应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14.
职业道德教育和价值取向的引导两者之间有着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求,是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实效的关键,价值取向的"过滤"作用必须得到重视。社会转型期职业道德教育的定位,应正确认识和处理三方面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多元价值取向的关系,传统道德与和谐社会道德基础的关系,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关系。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职业道德的内在联系,强化价值取向的渗透,引导学生在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职业理想以及就业观、创业观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与和谐社会构建一致的道德追求。  相似文献   

15.
小学阅读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与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有时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既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又能把握支本价值取向,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三个典型的反面案饲,旨在说明在闽该教学中,教者一定要对文本的价值取向、人文内涵作出准确的把握和界定,并能适时对学生智慧地引导和有机教育,在不断的研读中。杖学生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从狭隘、肤浅走向全面、深刻,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砚。  相似文献   

16.
课标提出"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前提是"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文本的主体价值应"形散而神不散".那么怎样才能既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能较好地实现文本价值意义的"神聚"呢?我们认为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寻求演绎和归纳的相互交融之路.演绎,在个性释放中追寻语文教学的一片诗意.归纳,在深层阅读中还原阅读教学的文本价值.从"演绎"到"归纳",阅读教学文本价值的"神聚"之路.  相似文献   

17.
在多元价值并存、价值冲突凸显的当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因素,学生在进行价值选择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困惑和矛盾。本文从当今学生进行价值选择时所面临的矛盾出发,研究如何运用热点资讯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指导学生更好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夏军英 《成人教育》2012,32(7):97-98
正确把握高校教师的政治态度及价值取向,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是高等学校的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在分析高校青年教师政治态度与价值取向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青年教师的政治态度与价值取向进行引导和教育的建议,以期能对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根据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等特点,要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正确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一是根据学生实际,运用适当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二是有意识地促进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和自身发展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三是将德育融入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端正个体价值取向;四是引导大学生认识自我,正确评判和判断自身价值,确立人生定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文本细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反观细读"成品"的价值甄别、价值导向,以及文本的核心价值作出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