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别人问我当一名图书馆员幸福吗?我说很幸福,因为在为不同的读者服务过程中,在满足读者满意率的过程中可以充实图书馆员的知识,提高图书馆员的审美情趣。有时在服务的过程中,如果是查询一个从未见过的景观的话,就有一种类似艺术家的创作冲动,如脑海中描绘景物,甚至诗歌创作等。这些感受得来都源于真诚地创意性地服务于读者和用户。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文化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图书馆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和职业形象塑造,有助于提高图书馆员和读者的幸福指数,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广泛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既要重视优良传统的传承,又要与时代发展的步伐相一致。《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这一自律性的行为规范集中体现了这一精神。爱图书、爱读者,追求知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永远是贯穿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员职业幸福管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员职业幸福是图书馆组织创新与和谐发展的关键。近年来的调查研究表明,图书馆员职业幸福感现状不容乐观。图书馆员职业幸福管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有利于实现馆员的幸福最大化和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图书馆员的幸福管理可以通过幸福管理机制来实现,包括信息采集和评估机制、能力开发和培养机制、需求和保障机制以及沟通和反馈机制,各部分管理机制功能不同,互相联系,可有效促进职业幸福管理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幸福是人类社会探寻的永恒主题,馆员幸福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键。图书馆员要成功地发展职业生涯,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发展目标,就必须融入幸福规划这一新鲜元素。图书馆员幸福规划以馆员幸福最大化为目标,使馆员产生幸福体验,开展馆员幸福规划要分析各个要素及其相互联系,按照科学的理念、途径和方法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解读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当代图书馆员幸福感受产生的原因、幸福指数的影响因素和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调查结果等三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从理论的层面上解读当代图书馆员的幸福指数及其相关调查结果产生的原因,期望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当代图书馆员真实的心理状态,同时寻求进一步提高当代图书馆员幸福感受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一、图书馆员的劳动性质图书,图书馆员与读者是图书馆的三个基本要素。图书馆收藏图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读者而不是为了图书馆员,读者到图书馆来主要是为了寻找所需要的图书资料而不是寻找图书馆员。另一方面,图书馆员在一般情况下并不直接解答读者的提问,而只能为读者解决问题提供方便;而读者也不一定要从图书馆员那里得到解决问题的最终结果,而只是想通过图书馆员得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就会给人造成一个错觉;图书馆员的劳动只不过是借还图书,收发资料,纯粹是一种服务性劳动,对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沒有多大的贡献。这种评价和认识,有害于调动广大图书馆员的积极性,不利于两个文明建设的开展,因此有必要加以澄清。首先,我们承认图书馆是具有服务性的,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员称谓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读者对图书馆员的多种称谓,解读读者对图书馆员称谓的成因与功能,探讨如何理性看待读者对图书馆员的称谓.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员服务语言的有效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亚明 《图书馆》1995,(4):58-59
图书馆员服务语言的有效方式朱亚明图书馆既是知识宝库,又是信息中心,同时也是文明标志。图书馆员每天都要与众多的读者接触,既要直接给予读者所需的文献信息,又要间接地供给读者适宜的资料来源,或指导读者如何从资料来源中找到所需的信息。因此,服务语言在图书馆读...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图书馆员的素质以及他们对图书馆工作的态度、对读者的评价和要求,加强馆员和读者的双向交流,更好地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我们对馆员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调查。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员与大学生读者"角色互换"的管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学生读者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图书馆员应分析他们信息需求的心理状态。本文从心理学层面,提倡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应积极运行“角色互换”这一管理模式,推动图书馆员与大学生读者之间的双向互动效应,最终形成读者服务环节中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本章反驳有学者提出的以“图书馆员第一”取代“读者第一”的观点,认为要辨明读者与图书馆员谁该“第一”的问题,必须正确认识读者与图书馆员的关系,并说明在图书馆资源建设和内部管理中,图书馆员的积极作有是第一位的,“图书馆员第一”的观点在此范畴正确,但在整个图书馆事业发展中“读者第一”总原则不可动摇。  相似文献   

13.
以张遵俭先生“熟悉文献、熟悉读者是图书馆员的基本功”的理念作为出发点,联系自身实践的感受和体会,阐述图书馆员熟悉读者的意义、内容和基本要求,就高校图书馆员熟悉读者的途径和方法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在图书馆工作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如何定位图书馆员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文章从图书馆员和读者两方面人手,具体论述了“以图书馆员为本”和“以读者为本”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在社会转型期中,高校图书馆员普遍存在职业幸福指数不高的现状,文章提出了EAP模式引入图书馆管理的可行性。只有关注馆员的情感世界,创建积极和谐的职业环境,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才能提升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6.
周世江 《图书馆建设》2011,(2):60-62,67
图书馆员的使命是在读者服务活动中认识读者个体并根据读者个体特点进行类型划分,最终找到自己在"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价值目标中的规划点和定位点。因此,图书馆员对读者类型要有足够的认识和把握。英国学者哈特的内、外在观点论有助于对读者类型进行分析和考查。对读者类型进行划分有助于深入挖掘图书馆员为读者服务的潜力,深化图书馆"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目标价值。  相似文献   

17.
馆员形象对图书馆工作有重要的影响。读者视角和馆员视角下的图书馆员形象有一定的差异。通过分析读者和馆员对图书馆员形象的看法,解读其社会及文化根源,提出图书馆员形象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向舒 《兰台世界》2017,(15):80-82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文章从读者抱怨内容分析从事一线读者服务的图书馆员在职业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根源,从注重图书馆员职业素养提升的角度,探寻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员的基本态度) 第一图书馆员以社会期待和读者需求为宗旨,履行其职责。 (对利用者的责任) 第二图书馆员对利用者应一视同仁。第三图书馆员不泄漏利用者的秘密。 (对资料的责任) 第四图书馆员遵守图书馆的意向,致力于资料的收集、保存及提供。第五图书馆员应致力于经常不断地熟知图书资料。 (努力钻研的责任) 第六图书馆员应不断地致力于个人及团体读者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从社会学视野来看,高校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发生的冲突有现实性和非现实性两种形式。冲突产生的原因在于,疏导不满情绪的渠道不足或疏导效果不佳、图书馆员(读者)的相对剥夺感与不公正感上升。图书馆员与读者冲突具有正功能,即冲突能使图书馆员和读者反思和重新组织其行为,能激发和促进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并能创新图书馆服务机制以提高服务水平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