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百VS一     
"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一百种聆听、惊讶和爱慕的方式。一百种欢乐,去歌唱去理解;一百个世界,去探索去发现;一百个世界,去发明;一百个世界,去梦想。"意大利教育家马拉古兹的这首诗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与创造者,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对这个世界的尝试与探索就不曾停止。在我  相似文献   

2.
白秀明 《考试周刊》2015,(21):119-120
<正>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多年,我一直在研究如何让学生爱上英语,并始终保持浓厚兴趣。下面我谈谈自己教学体会。1.深入孩子的内心备教材意大利的马拉古兹在一首诗中写道:"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一百种聆听的方式,惊讶和爱慕的方式。一百种欢乐,去歌唱,去理解,一百个世界,去探索,去发现……"孩子眼中的世界并不一定是存在的世界,他们有时的想法会令你觉得不可思议。尊重孩子的天性,理解他们的不可思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著名教育理论家、瑞吉欧教育体系创始人洛利斯&;#183;马拉古兹写过一首题为&;lt;不,一百种是在那里&;gt;的世界著名教育诗,全诗如下:“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文/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种总是一百种倾听、惊奇、爱的方式/一百种歌唱与了解的喜悦/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发掘/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门去创造/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梦想.……  相似文献   

4.
正如瑞吉欧教育系统的创始人马拉古兹所言:“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游戏的方式以及说话的方式,还有一百种聆听的方式、惊讶的方式和爱慕的方式;他们以一百种欢乐去歌唱和去理解,他们有一百个世界去探索、去发现,有一百种世界去发明,有一百个世界去梦想……”然而,成人往往习惯于以自己的方式去看待孩子,习惯于将自己所谓的合乎逻辑的想法强加于孩子,他们从孩子的一百个世界中硬是取走了九十九个,催促孩子去认识已经发现的世界,逼迫孩子按照成人的标准行事。当今,瑞吉欧教育系统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是因为该系统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了优良的学习环境。在成人充  相似文献   

5.
其实有一百     
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孩子有 一面种语言, 一百双手, 一百个念头, 一百种思考方式, 游戏方式及说话方式;还有一百种 聆听的方式, 惊讶和爱慕的方式; 一百种欢乐, 去歌唱去理解。 一百个世界, 去探索去发现。 一百个世界, 去发明。 一百个世界, 去梦想。孩子有 一百种语言, (一百一百再一百) 但被偷去九十九种。 学校与文明, 使他的身心分离。他们告诉孩子: 不需用手思考, 不需用头脑行事, 只需听不必说, 不必带着快乐来理解。 爱和惊喜, 只属于复活节和圣诞节。他们催促孩子 人发现已存在的世界、在孩子的一百个世界中,…  相似文献   

6.
意大利著名教育理论家、瑞吉欧教育体系创始人洛利斯·马拉古兹写过一首题为《不,一百种是在那里》的世界著名教育诗,全诗如下:“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文/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种总是一百种倾听、惊奇、爱的方式/一百种歌唱与了解的喜悦/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发掘/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创造/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梦想。/孩子有/一百种语文/(还多了一百种的百倍再百倍)/但是他们偷走了九十九种。/学校和文化/把脑袋与身体分开。/他们告诉孩子:/  相似文献   

7.
正Preface用新的视角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发现生活之美,既是读诗的乐趣,也是作诗的方法,更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诗真正重要的是诗意,是对世界的感知,以及用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方式去表达。孩子有童真的语言和富有创造力的思维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孩子可能是离诗最近的。所以,我认为孩子不仅适合读诗,也很自然地能作诗。  相似文献   

8.
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种倾听、惊奇、爱的方式,一百种歌唱与了解的喜悦,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发掘,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创造,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梦想,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但是大人们偷走了九十九种,……大人们告诉孩子,一百种并不在那里,...  相似文献   

9.
张秀凤 《成才之路》2010,(15):40-41
诗从生活中来,诗靠眼睛去捕捉,诗要用心灵去感悟。孩子们在诗的空气里呼吸久了,写诗也就成了一种自然的流露。孩子们具有诗人的气质与情感,孩子的世界就是一个诗意盎然的世界。因此儿童诗是孩子们心中的梦,它没有结构的束缚,没有主题的局限,里面有的只是天真无邪的童心、畅所欲言的童趣。在教学中如果能紧紧把握读写结合、写作与生活想结合,让学生通过仿写、续写、补写,进而达到自由创作,诗情词意定能在学生的笔尖尽情流淌。我坚信,只要有阳光,有雨露,诗之种子定能长成诗之树,树的枝头定会有诗之花在轻舞飞扬。  相似文献   

10.
“儿童是由一百种组成的,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还有一百种倾听、惊奇和爱的方式;有一百种欢乐,去歌唱去理解……这是一首诠释幼儿教育真谛的诗,道出了孩子是天真和爱幻想的,他们是天生的学习者、发现者和创造者。  相似文献   

11.
孙圣安 《小学生》2012,(9):17-17
引言:每个孩子都是一位诗人,都有诗一般的情怀,诗一般的心灵,诗一般的眼光;他们的内心世界充满着美好,充满着诗的灵性;他们愿意在自己的心灵里构建一片属于自己的诗意的美好世界。但是,很多时候孩子的构建是单一的,无序的,甚至只是一闪而过的感觉。我们老师需要引导孩子体验、构建丰富精彩的诗性世界,我认为让孩子去赏析儿童诗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一、在聆听中欣赏儿童诗的丰富情感儿童诗节奏轻快,故事有趣,教师让  相似文献   

12.
最近读到了一首诗,诗的题目是"你到哪里去了,放风筝的孩子"。诗中这么写道:放风筝的孩子,你到哪里去了?……放风筝的孩子,就是堆雪人的孩子,放风筝的孩子,就是粘知了的孩子,放风筝的孩子,就是捉萤火虫的孩子。  相似文献   

13.
诗论中的"抬杠"是在所难免的,它能让我们明白一些读诗的道理。但抬杠不等于挑剔。对诗的抬杠要尊重诗的本质。诗的本质是"虚"。首先,诗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对现实的"实"而言,它是"虚"的;其次,诗还用"虚"的方式去表现事物和对象:一方面,诗人可以运用联想、想象、意念甚至超验的心理行为方式去处理他与世界的关系,另一方面,诗人对世界的关注是伴随情感运动的,在审美的状态下,事物的精确性会降低甚至会改变。诗也要服从生活的规律,体现生活的真实。完全脱离生活的诗是无法理解的。  相似文献   

14.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 一百种总是一百种倾听、惊奇、爱的方式…… 他们告诉孩子:不要用双手去想,不要用脑袋去做  相似文献   

15.
“母亲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能使人快乐/母亲是世界上最动听的乐曲/能让人得到生命/母亲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能让人陶醉”,看着这优美的诗句,你恐怕不会想到它是出自一个小学三年级孩子之手。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做一首小诗或一篇文章,对唐山市光明实验小学熊学恩老师班上的孩子来说已是很平常的事。做完诗他们还要为每首诗加上不同的色彩:赞美母亲的诗该是绿色的,像高山、像大海;赞美春蚕的诗是粉红色的,它默默的来,静静的去,是一种宁静的美。每当孩子们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朗读着一首首略显稚嫩的小诗时,…  相似文献   

16.
儿童/是由一百种组成的,/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还有一百种倾听、惊奇和爱的方式/有一百种欢乐,去歌唱去理解/一百个世界,去探索去发现/一百个世界,去发明/一百个世界,去梦想。儿童有一百种语言,/这一百是一百个一百的一百/但被偷走了九十九种。/学校和文明,/使他的身心分离。/他们告诉儿童:/不需用手去做,/不需用头脑去想,/只需听不要说,/只要理解不要快乐,/爱和惊奇/只属于复活节圣诞节。/他们催促儿童/去发现早已存在的世界,/儿童的一百个世界/他们偷走了九十九个,/他们告诉孩子:/游戏与工作/现实与幻想/科学与想象/天空与大地/理智与梦想/它们是水火不容的。他们就这样告诉儿童:/一百种并不存在。/儿童却说:/其实真的有一百。——[意]马拉古奇《其实有一百》  相似文献   

17.
闲暇时在网上瞎逛,微博上有一个帖子吸引了我,上面列出了美国小学生暑假要做的100件事,细细看下去,我感觉很有意思。这份美国的暑假作业内容丰富,情趣盎然,里面全是令人心动的项目,其中有学习的内容,例如,参加暑期学校、去野营、去图书馆、读书、画画、写首诗、写日记、去休斯敦太空中心、写本书等,这些学习的内容,可以让孩子自由发挥,开拓孩子们的视野,培养孩子学以致用的能力;有锻炼身体的内容,例如,去游泳、做体育运动、打棒球、踢足球、玩空手  相似文献   

18.
程芳 《湖北教育》2004,(1):41-42
意大利诗人洛利斯·马拉古兹的诗歌《不,一百种在那里》写道:孩子有一百种语文,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创造、去梦想……如果说每篇课文都是一支绝美的曲子,那么,它是每个孩子用一百种属于自己的音符谱成的。这是否能诠释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创造性的过程呢?一、让学生自主、直接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  相似文献   

19.
<正>"十三岁的孩子什么样?""现在的十三岁孩子们什么感受?""他们怎么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摄影师Betsy Schneider用了一种特别的方式去观察青春期。她曾经在少年时,惶恐过长辈的老去。而当自己有了孩子,她开始用相机记录女儿的成长。突然有一天,发现女儿长成小少女,她又开始有了些许惶恐。Betsy举起相机,拍摄了各式各样的少年少女,其中有聋哑学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有创意的孩子呼唤有创意的教育。孩子是需要成人激赏的,孩子的世界是需要成人也“变成”孩子去体认的,孩子的创意是需要有创意的成人去开掘和引发的。有创意的教育试图为孩子们创设清新明丽的氛围,使之体魄健壮,心灵愉悦,情性通达,智慧舒展,她是一种境界,一种追求,是幼教人的理想。有人说,有创意的教育将使得孩子的学习方式甚至幼教的质量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真能这样,那是孩子的福份。我宁愿相信这样的预言。如今,幼教在前行,在循市场的轨道运动。市场是西洋镜,它也是钟爱“创意”的。商人、专家、管理者、教师,这其中,有多少人为了追求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