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伟 《中国传媒科技》2012,(24):236-237
在电视节目当中,如何借助情景再现的方式讲故事?这是本文着力探讨的内容。情景再现作为一种被东西方电视界所认同的电视表现手段,近年来频繁出现在一些故事类、民生新闻类电视节目当中,本文从这一现象出发,总结了情景再现的方式,分析了情景再现的作用,并对误用、滥用情景再现可能引发的表达危机进行了反思,并做出了提示。  相似文献   

2.
"新闻立台",新闻类电视节目是电视节目诸多形式中最夺目的一种,它借助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多种语言符号的电视语言,向观众迅速报道国内外重大事件、展示社会环境的变化。新闻类电视节目与其他电视节目一样,有自身的规律和技巧,而电视画面编辑是电视节目制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电视节目后期加工中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自从电视走进中国的普通家庭以来,新闻电视节目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表现形式深受电视观众的喜爱,中国的新闻电视节目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打开电视机收看新闻电视节目,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中国百姓获取国内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新闻播音员作为和电视观众最有效的沟通中介,是新闻电视节目和电视观众进行接触的最关键人物,新闻播音员的播音规范性将直接影响到新闻电视节目的影响力和收视率。因此,很有必要从新闻播音的不同类型进行对电视播音规范性进行探讨。通过下文的论述,希望能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点参考借鉴的材料,并且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电视,较之其它媒介或文学作品,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具有声画形象。从事电视工作的人,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探索如何做好“声画形象”的文章。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迈尔文教授曾对成功的电视节目提出三个标准:信息、情感、个性,而体现这三个标准的电视节目要借助细节的翅膀才能飞翔。新闻细节同文学细节一样,也分为外貌细节、行动细节、心理细节、语言细节和环境细节等,但新闻细节却不等同于文学细节,文学细节来源于生活,却可以高于生活,新闻细节则必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忠实于事件本身。电视新闻细节包含在新闻的各要素中,它可以通过画面、解说、现场同期声、音响、字幕等因素来表现。  相似文献   

5.
对应危机传播管理流程的3个环节——高层决策、立即反应、主动行动——危机中的新闻发布至少需要准备3样东西:内部通报、对外声明、发布会材料.  相似文献   

6.
对于电视节目而言,新闻采编无异于生命的源泉,新闻采编工作直接决定了电视节目的播报内容以及播报形式,电子网络高速发展使得现在社会处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在人们的周围,在这种情况下电视这一新闻媒体,想要在激烈的新闻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难度可想而知。本文就电视节目中新闻采编工作如何能够更好地和受众心理结合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避免电视“民生新闻”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猛 《新闻前哨》2005,(11):52-53
当下,在《南京零距离》等成功“民生新闻”电视栏目的影响下,国内一些省市电视台掀起了大办“民生新闻”电视节目的热潮,似乎这是省市电视台在央视媒体、香港媒体对主流新闻和国际新闻统治力加大的情况下,与之对抗,寻找出路的良方。无疑,办“民生新闻”电视节目,立足本地,盘活地方新闻资源,的确是当前省市电视台实现战略突围比较现实的做法,但是,纵观目前“民生新闻”电视节目的现实表现,也存在一些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现在的电视节目内容可谓是丰富多彩,电视节目的多样性充分体现了节目制作手段的多样化。新闻数字移动微波车应运而生,并在众多电视台投入使用。笔者主要探讨新闻数字移动微波车的设计理念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国内的民生新闻电视节目制播机制已经得到初步构建,民生新闻电视节目的整体质量和制作水平也获得受众认可,节目传播理念紧扣社会精神文明价值观,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理念,引领公众舆论。但也应当看到,部分民生新闻电视节目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现象,本文将具体分析法律失范的类型,提出优化改进的对策方法。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发挥新闻类节目舆论引导功能的同时.把握好非新闻类电视节目的舆论引导功能,已经成为许多电视台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不仅仅是新闻类节目的专利,非新闻类电视节目同样可以根据自身的传播特点,通过前期策划、内容包装、形式创新等各种手段。提高节目的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1.
频道介绍辽宁电视台综合频道是辽沈电视媒体中,唯一一个自办新闻栏目群、人物新闻支撑的品牌地面频道,以主打品牌新闻栏目《新北方》为龙头,以人物新闻栏目《新闻正前方》、法制新闻《正在行动》、新闻资讯栏目《新闻早早报》、新闻服务栏目《健康一身轻》和人物访谈栏目《今晚博客》,构成综合频道整体的黄金《今晚博客》,构成综合频道整体的黄金收视链条,根据AC尼尔森和央视索福瑞的统计,在沈阳地面能收看到的所有电视节目收视率排行榜中,目前综合频道六档自办栏目全部进入前50名,其中《新北方》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21,(2):14-25
本文探讨了社交媒体时代选举中的信息危机的组成、技术原因、政治后果与专业影响,并以美国2020年总统选举为例,揭示其背后信息与权力的复杂关系,讨论社交媒体在"元新闻"领域引发的焦虑,寻求应对信息危机的政策与行动路径。社交媒体带来的信息危机,导致错误信息、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的泛滥。在美国,广泛使用的用户分析和定向分发算法技术,正在有力地影响选民的意见和选举决定,泛滥的虚假新闻正在危及民主进程。信息危机已然正在造成不信任、恐惧和分裂,也造成了"信息道德恐慌"。究其原因,虚假新闻与数字媒体的发展密切相关,技术平台使得政治选举中虚假新闻得以更大规模地生产、传播和放大。虚假新闻是复杂社会关系、权力博弈的折射,是嵌入选举的复杂关系中的一种信息现象,也是使假新闻成为可能的社会技术条件和赋予其意义的解释性话语。监管与平台自律存在自由与治理的多重矛盾,需要多利益攸关方采取联合行动,共同应对信息危机、治理社交平台。  相似文献   

13.
刘英 《新闻通讯》2011,(6):45-46
早在20世纪20年代,方言开始与传播媒介相结合。进入21世纪,一些地方电视台陆续在个性化、本土化、分众化方面进行改造。于是方言电视节目在很短的时间内呈现勃兴之势,一度成为一些地方电视台新的收视增长点。方言电视节目作为一种新型的电视节目形态,在全国迅速升温之后,逐渐影响到新闻传播领域。其中,1994年杭州电视台开办的“阿通伯说新闻”节目.是关于电视方言播报新闻的较早记录。2003年。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再次成功推出一档全新的方言新闻节目《阿六头说新闻》,取得较大成功。  相似文献   

14.
新闻宣传     
《视听界》2012,(3):4-5
江苏广电总台全媒体大型新闻行动启动全媒体大型新闻行动“肩负新使命,迈出新步伐”4月20日在江苏广电总台启动,这是今年以来总台新闻中心推出的第一个大型新闻行动。新闻中心经过精心策划,在多次成功推出大型新闻行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首次推出了全媒体平台上的大型行动。通过江苏网络电视台、  相似文献   

15.
公共新闻主张新闻报道与媒介活动相结合,重视公民参与和公共协商。“免费午餐”计划作为由记者发动公众力量,引领国家行动的一次创举,是媒体利用微博等新媒介实践公共新闻的有效尝试。本文将以此活动为例,实证探究“微时代”背号下,媒体公共新闻实践的新表征,并提出相关的危机预警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徐琼  邓磊 《新闻传播》2009,(9):54-54
新闻类电视节目编排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本文从头条新闻的选择、编排节奏的把握和电视画面的质量三个方面.对新闻类电视节目编排技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电视节目中的细节是指是在新闻现场中那些富含新闻价值、人物情感和意义象征,能够在传播过程中引起受众特别注意的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是电视节目中展示或描绘人物形象性格、事件发展过程、社会环境与生活背景中的最小组成单位。电视节目中的细节不仅指具有冲击力的图像,还包括具有特色的神态、动作、同期等要素,以及对细节  相似文献   

18.
高凯  冯锐 《声屏世界》2012,(2):21-22
社教类电视节目是以电视传播的形式对观众进行社会教育、文化教育的一类节目样式。它曾经与新闻、文艺共同组成了我国电视节目的三大板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新闻类节目不断改革,文艺类节目也日趋走向娱乐化,而社教类节目却陷入了尴尬的处境。①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满足现代观众的口味,社教类电视节目也纷纷进行了创新  相似文献   

19.
王军 《新闻记者》2003,(9):50-51
过去的一年,是电视节目改版最为集中的一年,全国上下各级电视台都将节目改版作为最重要的工作。这表达了传播者的一种愿望,即通过对传播行为的调整,适应和开发传播市场,以取得期望的传播效果。我们注意到,在改版行动中,时事评论和谈话节目倍受青睐,成为中国电视节目的新主题,在央视二套和凤凰卫视的引导下,人们开始觉得自己面前的电视画面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当《对话》《时事开讲》《鲁豫有约》等名牌栏目日渐深入人心以后,中国电视进入时事资讯节目和谈话节目的发展期。电视节目中新闻类节目是主体和龙头已是电视人不争的共识。但其他类型的…  相似文献   

20.
王晓华 《青年记者》2017,(28):63-64
科技日新月异,传媒技术的发展给人们接触信息、生产信息、信息流通带来了全新的模式和体验.以培养专业信息生产与分发人才为己任的新闻传播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过去的五年,我们听到了太多有关媒体变革对教育冲击的探讨,报纸发行量的下滑、电视节目收视率的下降等导致的传统媒体的生存危机,传导到了新闻传播教育领域,国内外不少学者都发出了悲观的声音,如目前已较成熟的新闻教育课程体系受到挑战、学生就业面临巨大压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