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民生思想是以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生计为理想追求的一种政治主张,或者说是以此为基础的一种大众情怀。东西方贤哲对此有不同的阐释,在西方先哲那里表现为“人本主义”思想,而在东方的圣贤那里则表现为民本主义思想。文章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角度,探讨民生思想是如何采取“中国式的现代化”方式,由理想走向现实,从而切实融人中国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并为普通民众所知、所用。  相似文献   

2.
儒学天命观与夏商以至西周、春秋时期的天命思想存在着因袭损益的关联。夏商时代,尊天奉神,“天命”概念具有超现实的神秘意义。西周承继前代传统,同时根据现实的需要赋予“天命”以人文的伦理性格。经过春秋的社会动荡,“人”的意义进一步弘扬,至孔子创立儒学,继承、发展西周以来重人道、道德的传统,形成了富有浓厚伦理色彩的儒学天命观。尔后历经孟、荀的阐发,以至汉、宋儒者的理论建构,儒学的天命思想中最终把社会道德伦理升华为本体与政治紧密相联,使儒学成为以伦理为本位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发展角度,分析了现代奥林匹克发展的文化背景,并且在各种文化不断交流的今天,提出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发展方向。结论: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精神”弥补了儒学的“中庸思想”和“实用主义”带给竞技运动的制约,而儒学的“人本思想”填补了后现代主义“否定本质”和“随意论”与体育运动规则产生的冲击。因此,奥运的发展应吸纳各国的、各类文化,扬长避短,实现其文化的最优置配。  相似文献   

4.
人本主义教育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运用,追求的是一种以人性为本位的教育理念。而增强人文关怀是新时代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这与人本主义教育观有着不谋而合的追求。本文通过分析人本主义教育观,并在反思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人本主义理念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  相似文献   

5.
张载是宋初诸儒中最激进的佛老思想批判者。其崇儒斥佛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申儒学“天人合一”、“体用一源”之旨趣,斥佛学“天人异用”、“体用殊绝”之谬妄;赞儒学“穷理尽性”、“推己及人”之博大,斥佛学“不思穷理”、“溺志虚空”之浅妄;扬儒学“大心体物”、“不萌见闻”之理性直觉,斥佛学“以六根之小因缘天地”之认知形式;彰儒学“均生死”、“通阴阳”之无畏精神,斥佛学“死生转流”、“厌苦求免”之偏狭自私。但是,处在“三教合一”的文化背景中,张载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体育的人本使命——一个被忽视的视角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对“什么是体育”这一体育学的元问题,从人本主义的视角出发进行了全新解读。文章提出:体育的本质其实就是人的“身体运动”,而人的身体运动是人作为动物存在的一种生物本能,其作用体现在人的“生存满足”、“生存改善”、“生存延续”、“生存表现”及“生存竞争”五个方面。忽略体育的人本属性,任意夸大体育的社会属性和功能,甚至将体育意识形态化是当代中国体育的一大误区。针对当今社会“身体运动不足”这一突出的问题,指出中国体育应当正本清源,回归人本属性,并将其彻底地纳人民生范畴,使其在应对现代性与人和自然的尖锐矛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的中国,“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政治理念被提出,促使人们对人本主义思想的追根溯源。儒 家思想与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同是以人为本的倡导者,但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这两种思想在大的理 念相近的基础上,也表现出了诸多微妙的差别。在其影响下的东、西方体育教育更是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别 。中国体育教育强调尊重自然、身心和谐、人格完满;西方体育教育则更加注重自我实现、个性发展、竞 技精神与娱乐精神。  相似文献   

8.
教会学习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提出的重要理念,其理论基础源自人本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学习思想。教会学习的重点内容是近代形成的学习策略知识。分析其教学内容、阶段与课堂教学特点,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提出教会学习的课堂教学的八个环节,会使中小学教师在实践操作层面有所遵循。  相似文献   

9.
北京"人文奥运"的理解与定位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人文奥运"虽然可以从"人文的"、"人本的"和"文化的"等角度加以理解和诠释,但是从体现"人文奥运"的"新"、缓解当今奥运的人文危机和让世人清楚中国、北京的贡献等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从"人文的"角度理解和诠释"人文奥运"最为妥当.当然,为使北京"人文奥运"成为可持续利用的奥运新模式,我们的工作需要以宣扬中西文化人文精神为核心,展示中国文化厚重和魅力为重点,并注意吸收传统人本主义的思想精髓,发挥上述三种理解和诠释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人本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要确认人文教育的价值 ,就必须阐明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因为教育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对人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上。人文精神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标志 ,人文教育则是培育人文精神、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本教育力量。我国教育要实现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目的 ,就必须对人文教育进行合理的价值定位 ,并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和改善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2.
“以体为主,体医渗透、体文结合,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是成都体育学院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的办学特色。“以体为主”,突出了体育院校的办学特性,是必须永远保持的本色;“体医渗透”,体现了体育科学化的发展趋势,是必须永远追求的方向;“体文结合”,反映了体育回归人文的时代潮流,是必须永远贯穿的精神。“以体为主、体医渗透、体文结合”相辅相存、有机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一专多能”由一般的泛指转化为特指,使成都体育学院具有了区别于其他体育院校的“大同小异”,也由此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3.
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初探   总被引:63,自引:4,他引:59  
通过对北京 2 0 0 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渊源和内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古希腊和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文精神是奥林匹克理想的重要源泉 .新世纪的奥林匹克运动需要从人文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一切以人为中心 ,推动奥林匹克运动中东西方文化的互补、互动 ,将体育与教育相结合 ,是北京2 0 0 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人文主义”作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灵魂”,她的出现使人类文明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本文试从文艺学的角度对“人文主义”的审美理想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人文奥运"是2008年北京申办奥运会最具亮点的一个口号。通过中国古今对"人文"的比较,从中我们得 出:"人文"历史悠长并不等值于人文理念根深蒂固。结合我们特殊的国情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文奥运观,才是 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新闻伦理学研究大众媒体新闻实践活动的动机、行为及目的的善恶意识问题,提出了新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概念,而人本思想就是新闻道德中核心的理念。现代媒体人本思想的缺失,严重影响到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感和社会责任心,这种丧失新闻伦理的新闻报道使公众接受到的新闻信息产生扭曲,是对公众知情权的践踏。本文以新闻伦理学的角度,研究媒体人本思想缺失在新闻实践中的表现、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人文精神的作用加以概括,从中找出人本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对人的命运、幸福、需求、价值等关注的精神,图书馆与人文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弘扬人文精神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图书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设备与手段的同时,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实现人的价值,创造美与和谐的人文环境是建立当代图书馆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8.
现代竞技体育管理的发展,离不开对体育人才的管理。人是竞技体育管理的根本要素和核心。因此,必须重视对人的管理,始终将“以人为本”的人本化管理理念贯穿于整个竞技体育管理的过程之中。重视人本化管理将成为21世纪提高竞技体育管理科学化、现代化、艺术化、知识化、高效化水平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9.
"人文"的科学性与现代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汉语学术界迄今未能统一规范"人文"学术的基本概念,并且不恰当地排斥"科学"语用。与此相关,"人文"被片面地归于东西方比较模式中的东方文化固有传统,而模糊了现代性问题背景。"人文主义"属于思想史范畴,近代科学直接脱胎于文艺复兴世俗人文主义,现代科学则与19世纪后的新人文主义处于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关系中;"人文学科"主要属于教育科目;"人文科学"则是关于全部人文活动的系统原理。汉语人文原理建设的当务之要是转向"人文"的科学性与现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