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4 毫秒
1.
大学生生命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分大学生的生命意识令人担忧,高校生命教育刻不容缓。高校应从生命价值、德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采取多种途径加强生命教育,从而塑造大学生健康而完美的人生。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联系,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德育这个体系中去。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德育的组成部分,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大学生又是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其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高校德育教育的进行。所以文章旨在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为目前高校的德育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学德育目标体现了教育的先行性与主导性,进一步展现了大学教育的意义、功能和价值。德育目标建构要考虑德育的可教性、可操作性以及坚持德育的社会性。长期以来,大学生德育价值的内涵较多地立足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价值标准和理念,方法选择上强制性灌输仍占主要地位,德育目标的实现路径很大程度上缺乏社会生活的依托和根基。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能使学生成为道德实践的主体,是德育目标实现的重要路径和实践手段。重视网络平台在学生参与管理、实现德育目标中的作用,进一步推动高校德育工作改革,改进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方式和途径,是德育目标实现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一种内心体验和态度,也是一种能力。情感教育理论主张,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情感因素。但当前的高校德育忽视大学生的情感发展需要,忽视对大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培养。本文认为,情感养成是高校德育的目标之一,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德育过程的重要环节,在高校德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因"载体"概念的引入而打开了局面.对载体的研究,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资源的整合、功能的发挥、社会化的推进以及实效性的增强.随着网络德育的发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载体中引入了新媒体这一全新的载体平台,运用网络德育载体的传播特点,扩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挖掘网络德育载体的心育功能,开辟大学...  相似文献   

6.
高校德育在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意义重大.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德育教育如何反映时代要求,贴近学生实际,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各高校共同面临的课题.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高校德育教育应围绕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高校德育面临的新课题 ,社会信息化使高校德育面临新挑战 ,要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高校德育必须创新。具体思路是 :确立现代德育观 ;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体系 ;探索适应信息社会的德育新模式 ;体现德育管理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8.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好心灵等积极人格,提升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深化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拓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构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培养大学生积极人格为中心来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建立积极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校园文化是生活德育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生活德育的现实途径。高校的受教育者都是大学生,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基本形成,德肓工作更具有复杂性。本文主要探讨了生活德育观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强调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必须坚持以德为先,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以生活为指向,关注生活;必须依靠全体师生的参与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成长处在一个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的德育生态环境中,高校的德育也在这个系统中参与互动。当今高校德育实效性陷入尴尬局面:学生热情不高,社会评价不高,教育效果难以衡量。其中有德育生态环境方面的原因。本文分析了德育生态现状,最后对怎样在德育生态现状中提高高校德育的教育效果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文件中,强调指出高校德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明确提出把以人为本确立为指导高校德育创新必须坚持的新理念。高校德育,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在当代高校德育的发展和延伸,也是对传统高校德育工作的改进和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校德育工作的实践中,既要切实把教育、引导、激励大学生的个人需要与满足社会需要相结作为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出发点;又要把尊重、关心、帮助大学生成才作为德育工作的方针和原则;更要把提高、增强大学生的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优秀人才作为德育工作的任务和目的,从而不断推进德育在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思想道教育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德育内涵和其实效性研究为切入点,分析了大学生关爱空巢老人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实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提高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的长效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学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二十一世纪健康教育的主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本采用献资料研究法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以及体育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并对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作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4.
德育是高校的根本性教育,是高校教育的灵魂,其是否和谐直接影响教育的和谐与否。德育的人本追求要求要着眼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尊重人的全面发展,即德育是关乎人的生命的教育。生命是教育的本质,也是教育的价值追求。把生命教育纳入德育中,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价值观,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和德育和谐度,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校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须从几方面入手 :(1)加强宣传教育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2 )认真学习 ,努力掌握心理卫生知识 ,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 ;(3)建立防御机制 ,帮助大学生进行心理自我调节 ;(4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5 )搞好调查研究 ,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的心理教育 ;(6 )开展心理咨询 ,切实解决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 ;(7)拓宽德育内容 ,增强德育工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16.
德育的有效性问题一直是困扰教育工作者的难题。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效果,是高校德育的重大现实课题。本文通过学生道德行为记录袋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运用,寻求提高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的途径,满足社会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德育与社会的关系、人与德育社会化的关系出发,探讨发挥大学生德育社会化主体性的基础、核心内容及实践意义,梳理高校德育社会化实践的根据,提出可操作性途径,切实提高德育的实践效度。  相似文献   

18.
为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德育应运而生。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存在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德育的错位与混淆,因此,搞清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德育之间的关系,是当前顺利实施和推广网络教育工作、发挥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德育实效性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全员德育是高校德育的必然选择,它要求全校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都参与大学生德育活动.高校图书馆特殊的职能及特定条件决定其在全员德育中具有重要地位与作用.高校图书馆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推进全员德育活动.  相似文献   

20.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应分析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讨对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