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对新疆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概况、内涵与特征、保护与传承的困境、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根据对新疆自治区被列为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分析,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是原生活态性、民族地域性、民俗依附性、群体认同性.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困境是:社会变迁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限性;缺少长远的定位与规划;传承主体的缺位;缺少评估与反馈机制.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路径:加强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及传承环境的保护;加强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远规划与管理;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形成法律化和制度化;加强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人的保护与关注;加强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普及,将其纳入教育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随着时间的流逝呈现出濒危状态,传统的保护手段已难以满足需要,而数字化技术成为体育文化遗产新的研究视角、保护方法和途径.以我国特殊人口群体图瓦人为例,提出对新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研究策略,论证构建首个“新疆少数民族文化虚拟博物馆”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以期达到对特殊人群体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存与传播的目的,为我国体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利用提供借鉴,推动新疆民族体育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方法,以“一带一路”为研究视角,运用文化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价值与意义,并针对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现状和困境,提出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实现路径:注重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提升”;保持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生态平衡”;挖掘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意义空间”;拓展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时空范围”。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演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内涵及其特性,说明了现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演进在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提升,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重塑,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多功能的凸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现代化。据此,探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程中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演进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研究概述了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内涵及其特性,说明了现代民族传统体育演进在于民族体育文化的提升;民族体育文化的重塑;民族体育文化多功能的凸现;民族体育文化的现代化.据此,探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程中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6.
云南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丰富多彩,少数民族体育进入中小学,不仅能使学生强健体魄,娱乐身心,对进一步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形成学校办学特色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新课程标准与双减政策下,通过政策扶持引导、资源调配、师资培训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利用,破解云南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进入中小学之实然困境,则是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体育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梳理河北省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和产业发展现状,认为河北省的少数民族体育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与京津联系不足、借力不够,社会认知度低、项目普及度不理想,缺乏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少数民族体育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指出,应该加强政策扶持和模式创新;加强人力资源队伍建设;加强项目传承与保护,推动其产业化发展;加大市场宣传和营销力度.旨在进一步提高河北省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经济社会发展是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历史机遇。一方面,网络、媒体、信息等新技术的出现与迅猛发展不断创造着文化传播的新环境。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所处区域,许多乡镇乃至村寨自然生态保存较为完好,既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也有利于以文化打造村寨特色,推进文化创造性转化,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所以,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如何在当下在场中扮演好角色,关键是文化主人翁的意识觉醒与自觉行为。只有主人行动起来,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才能在新的机遇中获得更好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抢救与保护濒危的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等组织和我国政府颁布了系列文书和政策,这些为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一直以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都是在某种外部因素的促使下进行的,没有考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传承、存在的根本动力。因此,成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机构、保护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建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级保护体系以及以农村和学校为传承源是当前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应采取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表现为人类面对客观世界体现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运用田野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三江侗族妇女在保护与传承民族体育文化中主体性问题分析,认为要充分发挥民族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妇女主体性,可以通过消除经济贫困、减少依赖性和重视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重构,旨在关注少数民族妇女主体作用的同时,也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深入分析贵州水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特征和趋势。认为可以通过立法模式、申遗模式、协会模式、教育传承模式、节日传承模式、保护水族传统体育传承人模式、旅游传承模式等七种方式对水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2.
农村学校体育的异化与理性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揭示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四种异化现象,提出农村学校体育正向传承区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地制宜开发体育隐性课程,体育课堂融合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形成自身特色模式等理性规避方式,以期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非遗"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下,优秀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正在中国兴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新农村建设工程,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机遇.两个工程一旦结合,并在整个工作安排中相互协调,最后的结果应该是: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找到了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新农村文化建设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体育文化样式,丰富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世界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的入侵与自身文化传承体系割裂、断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面l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构建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体系势在必行。我们应增殖文化的传承理论体系,保持文化的个性,创新文化的传承体系,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模式、理论、价值等体系与世界体育文化接轨,以达到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持续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在“非遗”保护视域下,以安徽皖南体育类“非遗”保护实践为案例,探讨其由乡土社会向后乡土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再生产经验,总结出以“文化再生产”为核心内容的农村民族民间体育整合保护模式。研究认为,在内部“微观(非遗本身)-宏观(文化空间)”与外部“政府一社会”两大维度构成“非遗”整合保护模式的四大象限中,农村民族民间体育的保护实践,既要在静态类型中分类实施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区治理、日常生活的四种导向,又要在动态类型中实施四大象限的相互嵌入工作,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保护策略,做到保护形式与保护内容、文化保护与社会建设、政府主导与社会主体的统一,才能做好“非遗”的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16.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崇拜是文化传承基础,体现为传承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体现在物化精神崇拜和民族精神崇拜;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来自崇拜原动力;现代社会要处理好文化崇拜与文化传承关系体现在崇拜与迷信、崇拜与传承之间的关系.通过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崇拜传承研究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代先民创造的极其丰富和珍贵的文化财富,与社会各方面交织在一起,具有特殊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功能分类这一视角提出一种新的传承思路,并以潮汕南枝拳为个案进行研究分析,试图从功能分类的视角,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摘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体育非遗)是在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同时也是与各民族的社会特征、经济生活、宗教仪式、风俗习惯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现象,是一种“活态人文遗产”。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系统设计法,对正式录入我国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所在行政区项目数量分布现状,项目类别、申报途径等申报现状,进行了梳理;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现状从PC端网站及移动端的项目类型、功能、展现方式、互动以及更新频率等方面,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进行了设计和创建;最后,以“群体智慧”“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等理念为出发点,对数据库的后期管理从管理模式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两方面进行了构思,旨在为我国体育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展示提供一个健康持久的线上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