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门座起重机平衡梁的测试和检查,发现铰处腋部有裂纹,经静强度和疲劳强度的计算复校,并与门机测试结果相对照,得到了平衡梁腋部裂纹系疲劳所致的结论。该结论对我国近千台港口门机管理有积极意义。本文对已经开裂的平衡梁所应采用的管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液体渗入钢轨表面裂纹对铁路造成的安全问题,通过计算液体介质渗入钢轨表面裂纹后不同接触载荷以及轮轨表面摩擦因数条件下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对裂纹扩展方向和扩展速率进行分析,总结滚动接触载荷作用下液体渗入对钢轨表面疲劳裂纹扩展机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影响钢轨表面斜裂纹扩展的因素,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钢轨表面多裂纹在轮轨滚动接触疲劳作用下的裂纹扩展情况进行仿真分析,计算不同裂纹间距条件下原有裂尖前缘的应力强度因子.根据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结果和钢轨的材料特性,对裂纹在深度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扩展方向和扩展速率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裂纹间距的减小,新裂纹的萌生能降低原有裂纹的扩展速率,但原有裂纹扩展方向向新裂纹弯曲,容易导致两裂纹融合,从而形成新的裂纹,其扩展速率可能会远远大于原有裂纹.  相似文献   

4.
材料疲劳的本质是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搭建了低周疲劳裂纹视觉测量平台,提出了表面疲劳裂纹图像处理方法,设计并实施了带中心圆孔的Q235钢的低周疲劳试验,并对试样表面裂纹的演化规律进行了在线观测,绘制了疲劳应力与疲劳循环周次曲线(即S-N曲线)和裂纹长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即a-t曲线)。试验发现,Q235钢的裂纹孕育时间很长,近似垂直于加载方向扩展进而断裂;应力较大时,裂纹扩展有缩颈发生,且断裂很快。S-N曲线显示Q235钢的疲劳强度为271.30MPa,S与N间存在良好的双对数线性关系。试验表明,用视觉方法全程在线观测低周疲劳裂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滚动接触疲劳作用下的铁轨裂纹萌生与扩展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高速铁路由于滚动接触而导致铁轨表面产生裂纹的安全问题,以欧洲地区的研究为主,综述滚动接触疲劳作用下铁轨裂纹萌生与扩展机理及预测裂纹萌生与扩展机理的模型与方法,总结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与热点.  相似文献   

6.
依据港口的吞吐能力、每天工作箱量等因素,对港口初建期和运行期的堆场起重机的配置台数进行深入分析,给出配置数量模型,结果证明这种方法对于港口堆场起重机配置台数的确定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三种不同的加载类型,对15根起重机薄壁箱形模型梁在等幅疲劳载荷下进行了试验。考虑到在薄壁箱形梁中截面应力分布以及焊接结构的工艺过程,文中对带有焊接筋板的钢梁疲劳强度作了分析,并应用断裂力学的理论来分析裂纹扩展的速率和焊接结构的疲劳寿命。分析表明:在对一个给定的构造细节作抗疲劳计算时,应力振幅和初始微裂纹的尺寸是重要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疲劳寿命中,应力振幅是决定性的应力变量。此外,对一个给定的构造细节而言,这个结果在双对数座标上应力振幅和循环寿命之间呈线性关系。本文在最后对焊接箱形梁的疲劳裂纹类型、扩展以及断口的问题作了论述。根据由疲劳试验数据得出的平均归线方程,提出了薄壁箱形梁的疲劳强度方程。  相似文献   

8.
本针对剪切下料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从裂纹扩展的角度出发,结合断裂力学及塑性力学关于裂纹技术的相关理论,对剪切过程中影响断面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一轴向间隙进行分析,得出了高速剪切下合理轴向间隙的表这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断裂力学关于裂纹的有关理论引用到高速剪切研究中,基于断裂力学中应变能密度因子理论的研究,分析了高速剪切的裂纹扩展规律及断面质量改善的机理,进而提出了规则高速剪切定律及规则剪切条件下的裂纹扩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一个多目标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以各箱区总的未按计划完成工作箱量所需的龙门起重机时间和龙门起重机闲置时间的最小化为目标函数来解决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动态优化配置问题.用规划软件Lingo对上述模型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证明该方法对于中小型港口堆场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动态优化配置很有成效,但对于规模较大堆场出现的NP-难问题则很难求出结果,还需要用遗传算法等其他近似算法解决.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课堂效应,就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在新课改后的思想政治课里体现出新课改理念,这就要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即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的原则,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材料、设计、施工等方面分析了现浇楼盖产生裂疑原因熏同时提出了裂缝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摘要:中国武术作为一种典型的身体文化,迥异于西方之身体观。当下,回归生活,回归身体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术,从一种身体哲学的视野出发研究和探索中国武术身体的理论维度。研究认为:中国武术是一种身体的文化修行,一种文化的身体践履。它通过身体的思维,构建出了世界的图式,推出了社会的伦理,最终目的为追求精神上的超越。从中国儒释道传统身体观的视野出发,中国武术在其至深的影响下,建构出了一套异于“他者”的充满魅力的文化身体观。如:“身心一体”“体美合一”通达“武以成人”的儒家身体修行理念;“身道一体”“致虚守静”通达“武以成道”的道家身体修行理念;“以气养性”“自为无相”通达“武以成性”的佛家身体修行理念。最后提出,中国武术回归本我,回归主体,必须返回身体,从身体出发,进行身体的救赎。唯有此,被去魅、被反身、被异化的身体,才会变得更加灵感而动人。研究对于挖掘中国武术身体哲学的深度,探析作为表达主体、展现场所、哲学本体的中国武术之身体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畅通的师生情感交流有利于学生认知的发展。文章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出发,阐述了情感交流在网络教学中的作用,提出网络实践教学过程中开辟的三条情感交流渠道。  相似文献   

15.
体验式学习与个性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式学习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个性发展为重点,注重在教学中使学生品尝到解决问题的喜悦,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及由此产生的成就感,使学生的竞争意识、自我情绪控制能力不断增强,有利于个体心理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汉语和英语在意义传达上往往徘徊在"意会"与"言传"之间,之后经本民族文化思维的内在因素进行调节,最终达到意义表达的有效平衡.  相似文献   

17.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经历了由浑沌不分的整体自然观到学科分化的演变.二十世纪第三次科技革命又引发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交叉、渗透的浪潮.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高度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决定了自然与社会科学相互结合与协作的必然性.现代经济哲学作为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部生长起来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它的产生正是当今学科发展综合化趋势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裂纹与内圈轴向的夹角和裂纹与内圈径向的夹角两个因素对于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裂纹与内圈轴向夹角在10°左右时,裂纹扩展速率出现最大值,等效应力强度因子为0.22MPa ·m0.5;夹角在90°左右时,裂纹扩展速率出现最小值,等效应力强度因子为0.039MPa ·m0.5。当裂纹与内圈径向夹角在10°左右时,裂纹扩展速率出现最大值,等效应力强度因子为0.19MPa ·m0.5;夹角在80°和-80°左右时,裂纹扩展速率出现最小值,等效应力强度因子为0.15MPa ·m0.5。  相似文献   

19.
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育人机制意义重大,学习其他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有利于我国造就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美国加州3所知名高校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校友支持网络、创业协会和组织以及学校政策等方面构成良好的创新创业育人机制。这些成功经验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可以从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创新创业课程、实践育人的内生活力、创新创业生态圈等方面优化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20.
砖混多层房屋墙体裂缝及其结构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砖混结构多层房屋顶层墙体裂缝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针对防止墙体裂缝的具体结构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几点设计防裂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