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摘要:伴随着中华文化伟大复兴时代的有序开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迅速步入创新性发展新阶段。基于此时代背景,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运用文化学、历史学等理论知识,对国家意志、社会需求和文化发展国家战略诉求下的中国武术的文化使命和责任担当理论命题进行了学理上阐释。研究认为:现阶段中国武术研究理应从“文化自信”的立场出发,强化中国武术是一种文明的新理念;从“文武兼修”的价值出发,重拾中国武术“武以化人”的教育意义;从“健康中国”的实际出发,找回中国武术健康促进的主体功能。而重新认识和发现中国武术的本真价值,实现真正意义上中国武术的文化使命拓展和社会责任担当,务必从“文化自信”的立场出发,重新认知“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从“提振精神”的意义出发,重新采撷中国武术“武以化人”的意义和价值;从“文化惠民”的价值出发,重新找回中国武术“健康促进”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学校武术教育开始于中国话语体系濒危的近代,受西方体育外向追求的话语裹挟,学校武术武体分离并开启以“记”为标签的低效传承,导致学校武术主体异化的教育困局。从崇尚敏感的攻防技击、性命双修的功夫特性、万物一体的认知思维的角度,分析了武术“感”的文化基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为应对主体培育异化困局,新时代的中国学校武术教育要重新回归身体之“感”为逻辑的文化基因,在技术新身体、道德新身体、情感新身体生成之“感”中不断明朗身体意识,重构内在超越的主体培育话语体系,以知行合一的拳种锻炼实现“武以成人”,助力新时代中国梦。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身体哲学是强调身体以及坚持身心一元的哲学,与静思的身体观相比更加注重行动着的身体的重要性,金代体育所蕴含的身体观与中国古代身体观一脉相承。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金代体育的身体哲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感应性、整体性、践行性是中国古代身体哲学的主要特性;金代体育的身体哲学主要包括“身教融通”“身道互融”和“身国一体”,这三方面分别与中国古代身体哲学三个主要特性相对应。金代体育的身体哲学与金代国家命运有着重要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摘要:20世纪兴起注重身体“内在感觉”的身体教育与16-20世纪一直倡导“外在指标”进步效果的身体教育结合,日渐成为21世纪学校体育教学的主流模式,而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也是以身体为载体集“外在指标与内在体验”为目标的身体教育过程,面对现代武术教学长期追求外在指标锻炼效果所导致的学生“喜欢武术,不喜欢武术课”的发展困境,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从“外在指标与内在感觉”互动的身体教育视角审视中国武术文化传承的教育实践,认为:传统武术传承过程不仅是“外在指标提高与内在感觉深化”的一体化身体教育,而且从内外结合中强化了武术人对身体的认识,形成了四种武术身体观:分类与系统的身体观、被控制与自主的身体观、超越肢体与人械一体的身体观、意志磨炼与思考想象的身体观。传统武术文化传承历史实践所形成的“外在指标与内在感觉”相融合的文化教育遗产既具有增强体质的锻炼特性,又因体验丰富而具有提高兴趣的精神元素,应成为当今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5.
摘要:体育哲学中对身体问题在逐渐展开和深入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从质疑当前体育哲学中的身体研究开始,致力于在体育哲学的身体研究实现从“身体”到“身体运动”的概念转变,实现研究视角的转变:首先在语义侧重点上实现从“身体”到“身体运动”的转变;其次引入斯宾格勒的“时间”“空间”在辩证向度和历史向度对“身体运动”与“肉体运动”进行区别分析,既体现了两者之间在认识论层面上存在的主客观辩证关系,也挖掘了两者在人类理智发展史层面上存在的历史递进关系。最后实现在“身体运动”概念下体育哲学身体研究的研究理念与研究方法的再思考。以期在哲学、史学乃至人类学层面上的进行通力合作,化解由于体育与哲学之间的隔阂所带来的困境,致力于在身体问题导向下形成讨论的新论域。  相似文献   

6.
围绕着“美何以在作为中国武术载体的人的身体上落地和生命中实现”这一尚未解决的研究议题,提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在哲学、美学、体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指导下,对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进行建构与解构。研究认为,1、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的理论建构包括:“身心一体论”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提供了身体哲学的立论依据,“身体主体观”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提供了身体美学的理论支撑,“反思性身体训练”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提供了身体实践的主要内容;2、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的理论建构包括:顺随通达的身体知觉之美,以动入静的身体感通之美,自然适度的身体愉悦之美,关怀生命的身体康养之美,内向超越的身体意向之美。文章最后指出:以身体哲学为依据、身体美学为支撑的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有着丰富的身体实践资源。对其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不但能够对中国武术理论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最为关键的是它让我们对“下学而上达”的中国武术传统有了更多期待。  相似文献   

7.
摘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从中国传统哲学观念和身体表现形式等视角来追溯中国传统身体观的典型特征、变迁并对未来如何强健国人体质提供一些思路。研究认为:循着历史的演进归纳出中国传统身体观的4个特征:不以形体为崇拜对象、不以人体为审美对象、不以身心为二元对立、知觉体验与气类感通。从近、现代以来国人身体状况的真实写照基本反映出目前国人忽视体育精神这一严峻现实。建议:1)在当今社会,重新审视中国古代传统身体观的有益价值,另外要从西方身体观汲取营养(比如源自于古希腊并崇尚“力与美”的西方身体观)。2)中国传统身体观对“心智健全”的认知要优于对“身体强健”的认知,因此,在中国传统身体观的基础上,要重视对每个人身体活力的培养,从而激发身体的潜能、高扬生命的激情最终提高生命的质量。3)寻求身体话语权,在当今社会环境转型下,要重视自己的身体传统,并勇于借鉴和吸收西方体育观,创新出属于自己的身体话语表达。  相似文献   

8.
围绕着“美何以在作为中国武术载体的人的身体上落地和在生命中实现”这一尚未解决的研究议题,提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在哲学、美学、体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指导下,对中国武术“以身为美” 理论进行建构与解构。研究认为:(1)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的理论建构包括:“身心一体论”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提供了身体哲学的立论依据,“身体主体观”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提供了身体美学的理论支撑, “反思性身体训练”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提供了身体实践的主要内容;(2)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的理论解构包括:顺随通达的身体知觉之美,以动入静的身体感通之美,自然适度的身体愉悦之美,关怀生命的身体康养之美,内向超越的身体意向之美。文章最后指出:以身体哲学为依据、身体美学为支撑的中国武术 “以身为美”理论有着丰富的身体实践资源。对其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不但能够对中国武术理论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最为关键的是它让我们对“下学而上达”的中国武术传统有了更多期待。  相似文献   

9.
中国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的有效阐发、诠释及转化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时代任务.本文主要采用身体现象学的方法,依据儒家文化之礼仪观、身体观,从实践智慧的视角对中国武术"身礼一体"的传统意蕴进行了深度的理论阐发与诠释,揭示了"身礼一体"的文化意义.研究认为,中国武术"身礼一体"体现在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身与心关系等四重维度的智慧表达,彰显了显著的根身性、反身性、切身性的具身性特点.最后,根据中国武术"身礼一体"的内在特征以及创新转化的时代诉求,提出了加强"身礼互训、契合"内容与形式"、建构"主体间性"、对话"传统与现代"等复魅及重构路径,旨在促使"身礼一体"的中国武术得以真正可能.  相似文献   

10.
摘要:在中西方体育文化中,就“搏斗技击”本身而能上升为艺术乃至哲学的层面,武术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武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征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哲学、艺术学基本理论,对武术发展的全貌从技、艺、道三层面进行系统阐释。研究认为:中国武术以“技”为根基,形成攻防搏斗的遁形内隐;中国武术以“艺”为演绎,表达一种艺术的展示和审美的诉求;中国武术以“道”为理想,体悟一种对“天道”的认知和“人道”的践行。通过对三层面的梳理和深究,发现技、艺、道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即化技为艺、技艺双修是中国武术技术发展的内在必然;艺通于道、艺与道合是中国武术精神境界的完美转换;道由技生、技道合一是中国武术本体发展的自由超越。  相似文献   

11.
论两种典型的身体文化——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两种典型的身体文化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表明: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作为两种典型的身体文化,无论是在演练的"身韵表达"还是在观念的"审美价值"等文化内涵方面都体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而两者在原点问题上又存在着根本性差异,即中国武术来源于战争,而中国舞蹈来源于生活.只有深入解读两者的文化内涵,厘清彼此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两者在未来的发展中翻开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摘要:嘻哈文化和街舞运动都是外来品,从它们传入我国到发展至今,人们对街舞这项运动以及嘻啥文化依然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甚至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解而拒绝接纳它们。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从嘻哈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洞察其元素与精神意义,如艺术、音乐、刺青、个人化宣言以及集体力量凝聚等,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体育运动中嘻哈身体的文化表现,发现嘻哈文化建构出了特殊的身体展现方式,也发展成高技术的身体运用。随后以街舞运动为例进行个案分析,从文化诠释视角探索街舞受到嘻哈文化影响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表现出的嘻哈身体内涵。研究发现:当前街舞运动与嘻哈文化融合后,嘻哈文化不仅影响了街舞的跳法和舞者的穿衣打扮,更为重要的是,它还以一种无形力量深深改变了街舞运动的核心价值,同时使得街舞嘻哈身体具有了多种内涵和象征,包括街舞嘻哈身体是一种“时尚-风格”的身体、一种“街头-创意”的身体、一种“表演-艺术”的身体、一种“阶级-权利”的身体。本研究着重于探讨街舞运动吸收嘻哈文化后丰富自身嘻哈身体文化内涵的过程,有利于推动嘻哈运动文化的本土化,引导街舞运动在中国的开展与普及。  相似文献   

13.
探讨知识或科学的基础问题可以归其为哲学的一项任务,对体育基础的思考便构成了体育哲学.由于体育关注的是身体,我们就有责任阐明和分析“身体德性”对“体育的奠基性”的基础作用了,因此,关于身体德性的讨论就自然而然地构成了体育初步的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以及哲学的判析法,就体育作为发展“身体德性”的特殊情景,对德性与目的所存在的依附特征做了阐述.研究认为,体育作为一门实践性的科学,有必要以身体素质或品质的形成作为目标,从哲学的视角讨论关于体育奠基性的“身体德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身体转向”背景下,“身体资本”为运动员的身体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从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的具身化形式入手,探讨运动员身体资本的生成逻辑。认为运动员身体资本的生成,依赖于在一定的体育场域中获取资本时间的长短以及经受的一系列历练。并从三个维度对运动员身体资本生成逻辑进行分析:从自然生成维度来看,要重视运动员的选材工作;从技术生成维度来看,运动员必须选择具有个人特征的技战术,这是其立足赛场的重要依据;从文化生成维度看,中国运动员身上既具有奥林匹克文化气质,还背负着国家使命感。建议运动员正视身体问题,遵循身体资本的生成逻辑,积极建构身体资本。  相似文献   

15.
王夫之乃中国古代身体哲学思想的集其大成者.这种集其大成,表现为他通过对道进行了一种现象学和实践论的还原,使作为宇宙本体的身体在中国哲学视域里得以真正彰显;表现为他通过向这种本体论身体的回归,使阴阳概念所固有的男女性质得以生动体现;还表现为随着对身体及其两性的肯定,在其学说里一种生命化的时间的推出成为理论之必然.凡此种种,都使王夫之学说以其鲜明的身体哲学特色迥异于先前宋明的心体哲学.故王夫之哲学的推出,既是对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理学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的彻底纠拨,又实开回归中国古老的身道传统的明清"后理学思潮"之先河.  相似文献   

16.
中华身体观视角下的武学修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中华身体观对武学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比中西方身体认识差异,界定了身体观与武学涵义,认为:身体观是人对身体外部特征与内在特性及本质的自觉意识。;武学则是指以武术为对象的身体修为之道。同时,从宏观上阐述了中华身体观对武学修为的影响,从微观层面分析了武术对身体观的践履;并针对身体观与武学修为的研究现状,提出构建武学之身体论的建议,以满足武术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摘要:主要运用文献资料研读和哲学研究所普遍采用的思辨法(演绎式思辨和归纳式思辨)并结合美学、心理学与生理学的相关理论来探讨身体训练对于身体意识的影响以及“身-心”的和谐发展对于人的重要作用。研究认为:缺乏体力活动以及过度压力与刺激而导致的诸如“器官功能紊乱或心智衰弱类”等疾病已经严重困扰着当今人们身心,而身体意识敏感性也被粗野的剥夺了。身体训练不仅引起机体的生物学改善,更是作为提高身体意识和身心和谐的有力手段,身体训练的本质是身体禁欲,从哲学上讲是审美的,其追求结果是超越自我且达到更好的状态,从而使内心的“愉悦追求”成为生活的根本“副产品”。因此,身体训练的哲学意义在于:将人的身体作为培育对象,导致身体成为体验美的容器,最终使人们获得了隐藏在内部的更为强烈的力量与愉悦从而达到一个处于更高层次的自我。最后,作为刚刚兴起的身体美学,怎样更好地指导体育实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摘要:学校作为中国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域,一直备受学者关注。本文以我国学校武术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历史研究法等探源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形成模式,梳理学校武术教育百年的演进逻辑,并对学校武术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学理上的反思,以期为今后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提供借鉴。研究认为:我国学校武术教育是一种“后发内生”的发展模式;其百年的演进逻辑表现为:从“武体分离”到“以武入体”的“体育化”演进;从“强种卫国”到“文化传承”的民族主义演进;从“由拳入操”到“段位入校”的“套路化”演进;从“以武强身”到“武以成人”的“身体化”演进。学校武术教育“体育化”的发展逻辑使其丧失了自主性独立发展的生存空间;学校武术教育“套路化”演进消解了武术作为传统文化载体和技击表征的意义;学校武术教育应当承担起武术“拳种”传承的功能,实现对学生“武以成人”的终极教化。  相似文献   

19.
从西医进入中国并确立科学的历程切入,通过梳理文献资料和对比分析来探索中国武术的“科学化”问题。认为,西方医疗技术作用于中国民众身体,成为一个现代性事件,继而身体的科学化历史被象征为“民族国家寓言”,中国武术也在身体改造中被视为民族复兴、民众强健的工具。从民国至今的百年历程中,武术经历过两次国家化的身体改造,在西方科学化数字化和求力逻辑的裹挟下,中国武术的身份认同存疑,以至于民间通过约架的方式张扬对武术的自我认知。通过对中国武术西方科学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中国武术科学不应是近现代西方数理实验科学,而应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态度坚持中国武术的本土科学阐释方向,并以科学之名格义,“走回来”重新发现和整理武术的本土化基本理论,建构“中华武术学”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20.
摘要:为了通过流行于20世纪中后期至今兴盛不衰且愈演愈烈的“塑身类”运动项目来揭示此类运动在当今社会空间中的‘文化哲学’意义,主要运用文献资料并结合近、现代中外盛行的哲学思潮,探讨社会空间中的身体审美化问题。在当今文化视域下,身体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既是有血有肉的生理性存在,又是各种复杂政治/权力话语的竞技场。研究认为:我们的身体是“未固定的”,是可以被修饰、改变和塑造的。基于这种根源,在当代社会出现的‘身体文化工业’一经出现便迅速蔓延——它以人体美设计为标准,以完善形体为终极目标。它整合了传媒、医学、形象设计、广告等多种行业,还有诸如从上个世纪中后期一直流行至今的“塑身类”运动(有氧减脂类项目和身体肌肉能力训练类项目)这种身体“软技术”行业。现今人们对于身体的关爱不仅仅局限于关注健康这个层面,而更多的是对于自我外表良好感觉的关注。因此,我们的成就感、幸福感和快乐感就取决于身体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了当代“健康与美”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