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闫春红 《辽宁教育》2003,(10):43-44
“学习”是什么?许多人认为,“学习”就是通过听讲和看书获取知识的过程。直到现在,大多数同志仍是这样看待“学习”。而我们新甘井子小学的领导和教师,通过学习和研究,对“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认为,“学习”应包括“学”与“习”两个方面的意思。“学”是从书本和教师的语言中获取知识的过程,“习”是从自己的实践和经验中获取知识的过程。通过“学”与“习”两种途径获取知识,不仅能更全面地掌握知识,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事实上,人们的学习本来就应该是“学”与“习”的统一,《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和…  相似文献   

2.
学习论     
什么是“学习”? 我国古代把“学”与“习”分开,各有不同的含义。《论语》上说:“学而时习之”。“学”是指获得知识和技能。“习”是指复习、练习,巩固知识和技能。《中庸》里则把学习分成学、问、思、辨、行五个步骤的序列。近代,学习心理学的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关于“学习”,人们理解为四种含义。一是最广义的学习,认为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各种经验的过程都是学习。二是只限于人类的学习,包括个体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和掌握人类社会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的  相似文献   

3.
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学习规律,使自己的“教”符合于“学”的规律,才能引导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并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什么是“学习”? 我国古代把“学”与“习”分开,各有其不同含义。《论语》上说:“学而时习之”。“学”是指获得知识和技能。“习”是指复习、练习、巩固知识和技能。《中庸》里把学习分成学、问、思、辩、行五个步骤的序列。后来也有人从情感、意志的描述,阐明学习过程。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提到的学习过程的三种境界:(1)  相似文献   

4.
付开镜 《考试周刊》2011,(19):12-13
"学习"一词的含义,就其造字本义而言,不仅存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重过程,而且存在深入思考、置疑讨论与反复创新的多重结合过程,更存在自然知识与道德知识的双重结合过程。因此,教师要从"学"的含义中提高教学改革知识力,从"习"的含义中提高教学改革的实践力,从"学习"内容的道德性中提高教学改革道德力。  相似文献   

5.
学习,指的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取知识或技能(《现代汉语词典》)。"学习"一词由两部分构成,即"学"与"习"。"学"指的是"学得";"习"指的是"习得"。词义也分为两部分,"知识"主要由"学得"获得;"技能"主要由"习得"得到。"学习"是人们再也熟悉不过的词眼,但很少会有人这样去思考、比较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对孔子学习过程思想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义上说,学习是获得知识经验和形成行为的变化过程。通过对《论语》中孔子有关学习言论的分析,笔者认为,孔子所说的“学”主要是指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并发展个体能力的过程,“习”则是指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经验和发挥能力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的统一便构成了学习的总过程。我们可以具体地把孔子的学习过程思想概括为志、学(包括闻、见、识)、思(包括问)、习、行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文敏 《华章》2007,(2):68
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不遗忘,就应注重学与习的统一."学"是从书本上,从教师的口头上获取知识,而"习"是从经验上,从个体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把课内课外、学与习兼顾起来.既要注重认知,又要注重实践,针对过去重"学"轻"习"的偏向,应把"习"看成是"学"的延伸和发展.因此在教与学中更应当重视学生的习.  相似文献   

8.
从学习对于学习者的意义这个角度来考察,“知”与“智”就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传统“知”性学习方式指引下,学习者只注重对知识的机械占有,却忽视了知识对自身的建构意义,成为“只有知识”却“不懂知识”的单向度的人。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对人的关注成为现时代的主题,而知识作为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种认识和经验的总称,它可以内化为个体自身的智慧与能力。因此,学习的本质特性与时代对于人的发展要求为个体学习方式由“知”转向“智”提供了可能与必然的条件。当前,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从“占有知识”转向“获取方法”、从“独自学习”转向“合作学习”、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从“盲目接受学习”转向“自主选择学习”、从“学知识”转向“学做人”。  相似文献   

9.
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实施另外两个目标的基础,它明确了“学什么”,提出了“学会”的要求;“过程与方法”目标则是组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过程的具体化,体现了获取“知识与技能”和建立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它明确了“怎样学”,追求达到“会学”的高目标和高要求;  相似文献   

10.
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也是学生感知事物、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与非智力个性心理因素的过程。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即教的本质是为了学,学生的学是教的基础。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诱导者、组织者、指导者、检查者、和总结评定者。因此教师不能满足学生“学会”,而要重视引  相似文献   

11.
康潇津 《上海教育》2013,(12):37-37
通过积极开展以“生活化实验”为载体的“生活教育”特色高中建设,学校被浦东新区确立为10所特色实验学校之一。我们希望通过“生活化实验”课程让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生活化气息弥漫校园。开展“生活化实验”课程,需要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需要,选择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关于正确学习和生活的方法、步骤、知识、能力甚至智慧,包括发现、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认知策略;是在理解和领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科学合理设置的教学情境中学会做什么和如何做的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2.
个体一经出生即被投入全力寻求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其适应的要旨是学习。提到学习,一般人想到的就是语言字、推理认知,其实学习的内涵远远不止这些,生活环境的适应也是学习。“冷了脖子缩到衣被里,饿了要哭”这既是适应也是学习,在适应中学习、在学习中适应。即使是语言字概念的学习,其更基础的是个体维持身体平衡与产生的肢体和感官的动态作用的运动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论小学教师的学习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作为一个学习者,具有学习理论描述的与其他学习者共同的行为特征,而作为一个以促进他人学习为职业使命的学习群体,其学习行为又表现出某些特殊性。小学教师群体的学习活动主要表现为“观摩”与“交流”、“实践”与“反思”、“培训”与“阅读”。小学教师的学习动机主要有三类:一是自我动机,二是交往动机,三是成就动机。小学教师的学习活动是基于实践共同体背景的、情景性的学习,是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对接的个体主动建构的学习,是过程反思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董磊 《青海教育》2006,(1):47-48
偶尔翻开《论语》第一页,赫然在目的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学”不用说了,“习”是什么意思呢?甲骨作“太阳”上面有两根“羽毛”,意思是鸟儿在日光下练习飞翔。《说》云:“习,数飞也。”意思是频频地飞,不停地飞。孔子教给学生的功课,一般都跟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相关,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技能,如音乐、射箭、驾车等,因此光从老师那里“学”还不行,还要经常去“习”。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之一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而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关键又是一个“变”字,不仅有教的变革,更有学的更新。本文就分别从“教”和“学”的角度,谈谈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变”。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性学习的含义与特点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相对于“接受性学习”而言,由“发现教学法”发展而来。顾名思义,就是强调学生自身研究,而不是仅仅接受课堂教学内容或教材内容的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在于它面向真实问题和复杂问题,重视研究和发现,重在学习而不是课程安排,强调学习内容的跨学科性和资源的多样化及科学过程技能的培养。其次,研究性学习体现的是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学习,学习活动组织灵活,主要是小组学习而非个体学习,因而具有延时性与合作性的特征。此外,研究性学习还便于目标控制管理及逼真性评价,兼有验证性与反思性,因而便于课堂交流及先进学法和研究方法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黄莉莉 《学子》2014,(11):25-25
“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学习”,即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是建立在真正自我基础上的“能学”、“想学”和“会学”。自主学习能力就是以学生个体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心智,它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主渠道。如何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其基本模式是“讲-学-练”,最突出的是“讲”。老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老师是“演员”,学生做“观众”,学生接受知识多处于被动状态。至于“练”,课堂机会不多;而“学”则名存实亡,课堂哪来时间?因而“讲-学-练”这种模式最后落实在一个字——“讲”上,它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的“学”。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新课程标准提倡“导-学-讲-练”的课堂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体验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是个体经历事物的具体过程。体验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实践,即让学生亲身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体验学习不仅对学生的感知学习有帮助。而且还培养人的体验能力,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教师应参与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和学生共同经历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转为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高尚品德的重要组成因素。有的教育学家甚至认为兴趣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兴趣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当成内在的需要,能够自觉地或自发地积极学习。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其处于“爱”学、会学的最佳境界呢?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始终在一个“趣”字上做文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