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谱牒是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它是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的自然产物,有国有姓氏就产生了谱牒。但叙述谱牒,还必须从姓氏谈起。中国姓氏由来古远,在文字记载中,即肇于三皇五帝。如伏羲氏为风姓;神农氏为姜姓;黄帝姓公孙,居姬水,又改姓姬。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尧赐契姓子,赐弃姓姬,赐禹姓姒,氏曰有夏,伯夷为姜,氏曰有吕。这些当是最古的姓氏了。然古时姓、氏是两个概念。对此郑樵叙之已明。其《通志·姓氏略序》曰:"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  相似文献   

2.
三千多年来,中国人的汉语姓氏发生过大大小小数不尽的变化,迄今没有静止。姓氏变化的原因纷繁复杂,不拘一格,其中,姓氏载体,即语言文字的变化,人们用宇习惯的变化,都是姓氏变化的重要原因。本文就专从汉字异写异读方面分析中国人汉语姓氏古今变化的一些情况。姓和氏的先秦古又有区别,本文只用今义,即把姓、氏和姓氏看作浑言同义词。一、异体字与姓氏变化异体字是同音、同义而不同形的字,可以互换,写词没有差别。异体字写同一个姓氏,日久年深,有些会发生变化。变化之一是最终固定或趋向一种写法,大多舍繁趋简。如“其”“i”…  相似文献   

3.
中华姓氏之中,有不少是"以官为姓".古代人以先辈的官职为姓,这对他们来说,既有纪念意义,又颇能引以自豪.在这些姓氏中,人们熟知的双姓有:司马、司徒、司空、司寇等,这几种官职在古代是十分显赫的,地位有的位列"三公";有的列入"六卿"之中.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人的姓名是南姓、名、父称三部分组成.在俄罗斯民族的历史上,组成俄罗斯姓名的三部分不是同时出现的.最早形成的是名字,随后是父称,最后才有了姓氏.据文字记载,俄罗斯人在14世纪才有了姓.最先有姓的是王公贵族,他们的姓形成于14至16世纪中期.地主的姓形成于16至17世纪,而市民(除有名望的商人外)的姓到了19世纪没有完全确定,神职人员在18至19世纪上半叶才有了自己的姓.大部分王公贵族的姓与他们的领地及出生地有关,例如,姓"舒伊斯基"的贵族的领地在舒亚城和舒亚河一带.古时.多半俄罗斯人没有姓,所以同名的人很多.据史料记载,人们是用父称和绰号来加以区分的.  相似文献   

5.
文摘古籍普查工作已开展有年,但僧人姓氏著录上还存在误区,僧人责任者冠以"释"姓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意对僧人"释"姓来历以及外来僧人的姓氏情况作简单的考证与说明,提出古籍普查著录应尊重历史,僧人"释"姓的著录有其一定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史书对牛弘姓氏的记载歧异明显,本文综合资料,认为牛弘祖籍安定鹑觚,本姓牛,因牛金之难改姓;初改姓牢,又改姓尞,西魏恭帝元年被赐姓宇文,北周大定元年恢复本姓.其著述或参撰的著作、文集、政典共九部.  相似文献   

7.
姓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每个人都有密切关系。不论是谁,从出生之日起,不管是否有乳名或正式名字。首先就有了姓。姓氏是人作为某个家族成员和作为社会一员的首要的识别符号。很难设想,假如每个人都没有“姓”,那样的日子怎么过?姓氏文化一称姓氏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包括姓氏的起源、演变、迁徙、析支与分布,还有郡望和杰出人物等等。说来真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8.
《中华姓氏谱》是中国史学会的重点项目,由中国史学会副会长李学勤主编,现代出版社与华艺出版社联合出版。目前已出版30个大姓,每姓一册,每册23—35万字,是姓氏丛书中分量最重、影响最大的一种。其中  相似文献   

9.
姓氏是人的符号标志,又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历史文化现象。中华民族精神重现实、重今生。现实是历史的传续,今生是往昔的延伸,因而中华民族也就特别重视历史传统与来龙去脉。中国人的姓氏正是这种文化精神的生动诠释,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姓氏,都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甚至三皇五帝。就世界姓氏文化而言,中国人的姓氏当数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0.
纪嫣然 《大观周刊》2010,(42):23-23
上海图书馆获赠中华稀有姓氏《道氏宗谱》 近日,中华稀有姓氏“道氏”第25世孙道书华和20多位道姓亲属,向上海图书馆捐赠了家族珍藏的、纂修于1931年的《道氏宗谱四卷》。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76岁的缪景义老人,原是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中学历史教师。退休后,热衷历史文化的老人,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收集各种古怪的姓氏。没想到,这爱好一发而不可收。记者来到老人家中,见到了这本《千家姓》。《千家姓》用毛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姓氏中有不少怪姓,而台湾特别多,据统计:全台5800多个姓氏中有1000多个怪姓,其中有100多个姓氏仅一户或一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稀有姓氏”将来可能会绝传。台北市文山区有人姓“第五”,这真是怪姓中的怪姓。但这个姓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秦始皇统一六国时,齐国京城里的皇亲国戚大逃亡,逃到一个隐蔽地方,清点人数仅剩下8个人,为逃避秦兵的追捕,决定隐姓埋名,按长幼次序排列,以“第一”、“第二”、“第三”……为姓。到了汉代有个大夫叫“第五伦”。他的后裔有的辗转到了台湾,所以台湾有了这个姓。台北市宁波四路有一姓“阿”的,出…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的姓氏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源远流长,从上古的伏羲氏时代开始中国人就有了姓氏.至今已经五千多年了;二是中国人的姓氏是按照父系传承的,即只是在男子中一代代地相传,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4.
“老汉我今年70岁了,工作了几十年,退休已十年了,还不知道自己的姓弄错了……”寇孝忠老汉来到巩义市孝义派出所档案室,气喘吁吁地说。老汉手中拿着身份证、户口簿、退休证等证件,心里很是着急,满头大汗,越急越说不清楚。档案员叫老汉别急,先坐下来讲清楚查档的缘由。原来老汉姓寇,但现在身份证、户口簿、退休证上的姓都是“冠”。由于他本身文化水平较低,见姓氏出错并未对平时的生活、工作产生影响,因此一直没在意。  相似文献   

15.
1苍南姓氏文化现象的背景 苍南县是历史上的移民大县和姓氏大县。据了解,苍南县范围内民间现存的各种姓氏谱牒估计有200个姓氏、10000余册,而其中年代较早的有清乾隆五十三年、嘉庆二十四年纂修的陈氏族谱等。  相似文献   

16.
西周贵族的姓氏名字结构复杂多变,形式多种多样,研究西周贵族姓氏名字可进一步廓清周族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17.
文史知识     
《兰台世界》2003,(12):30-31
“皇帝”的由来百家姓·千家姓·万家姓《百家姓》是我国汉族姓氏的总集,相传是宋初钱塘一位老儒所编,共取姓氏468个,远没有包括中国人的全部姓氏。据宋人郑樵统计,宋代姓氏1743个,比百家姓多三倍。到了明初,有一个叫吴沈的人,编了一部《千家姓》,共收姓氏1968个。但这部千家姓  相似文献   

18.
读书写作,往往涉及到人的姓名。特别是新闻报道写作。对于编辑记者来说,为了提高新闻稿件的写作质量和报纸的质量,弄清这些容易读错、写错、用错姓氏的来龙去脉,正确地掌握它的用法非常重要。   一般的情况下,造成姓氏读错、写错、用错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一字多音出错,二是字形相似出错。这里选择了 13个在读音和字形上容易出错的姓氏,从姓氏起源的角度来一一剖析之,彻底地弄清这些姓氏的来龙去脉,以便了然于心,杜绝发生错误。   仇:仇字有两个读音, chó u(仇恨的仇)和 qiú(求)。用于姓氏时,读作 qiú,不可…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有关的档案史料,分析了历史上婚姻现象中的姓氏文化特点,主要包括婚姻中的同姓不婚现象、姓氏反映的时代特征、姓氏反映出妇女地位的逐步提高等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美国是个多民族移民及其后代组成的国家,姓氏之多,在中国之上,虽然美国人口只有中国人口的五分之一多一些。但是美国倒有姓氏的详细统计资料。美国有个社会保险署,凡是美国成年居民,都领有一个社会保险号码,因此社会保险署里就有美国姓氏总数的资料。据一九七四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