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事活动中模糊语言普遍存在,是翻译的难点。针对模糊语言的特点及对外事客观有效交流的作用,根据翻译目的论可以采取以模糊译模糊、化模糊为精确及化精确为模糊三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该理论使翻译标准变得多样化且更具灵活性,尤其对于政府网站的应用文体翻译实践及其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目的论出发,本文分别从编译,摘译,改译等翻译方法,通过列举实例,说明目的论在指导该类文本的应用,为该类文本翻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文本类型、文本功能和翻译目的论为理论基础,以河北省七家著名企业的网站外宣资料文本为研究样本,分析英译本在结构、内容、语言和文化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恰当合理的翻译对策,以期规范企业网站外宣文本,增强河北省企业的国外市场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德国功能主义的"目的论"视角,以贵州旅游文本外宣翻译为例,将跨文化旅游外宣翻译的译文语体、目标受众阅读期待、目标语文化背景列为考虑因素。在翻译过程中,突出信息凸显性、感染性和简洁性,即译文文本的文本功能,以更好地实现跨文化旅游外宣翻译的信息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翻译目的论视域中的旅游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目的论为翻译研究拓宽了思路.该理论为旅游翻译在宏观策略上指明了方向,还为译者顺利实施不同的翻译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将旅游翻译置于翻译目的论的理论框架进行观照,探讨了旅游翻译中的翻译策略,以实现旅游文本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茅盾一生热爱儿童,五四时期为中国儿童翻译了许多外国的儿童文学作品,从目的论的角度通过对翻译目的、文本选择、翻译方法等方面可以看出茅盾在其翻译活动中的策略再现。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若干中国公司简介的英译文文本,发现译者往往不考虑译文读者,译入语文化等非语言因素,结果影响了翻译活动预期目的的实现。本文作者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指导,参照英文平行文本,对这种译文中出现的翻译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企业间的合作变得越来越密切,要吸引更多外企的目光,提高对外宣传文本翻译的质量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在目的论的视角下对外宣文本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旨在使读者了解翻译策略,提高翻译水平,从而对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英语体育新闻在词汇和句型上具有自身特点。译者在英语体育新闻的汉译过程中应在把握其特点的基础上,以目的论为指导,兼顾双重翻译策略,即灵活应用直译与意译的方法。这样才能使汉译后的体育新闻文本充分表达报道者的目的与意图,忠实于原语文本,也易于译语受众对原语信息的接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运用综合了文献法、比较分析法、观察法、实测法、调查研究法对科技英语翻译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应用进行探究与讨论。首先,我们对功能翻译理论中的文本功能类型学与目的论进行介绍。其中目的论又分为忠实法则、目的法则、美学法则三大法则,对他们进行了分别讨论。我们又从科技文本的类型和功能、科技英语翻译的目的两方面对科技英语的功能进行分析。第三,我们对科技英语在应用中语言结构的特点、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科技英语翻译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有效加强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科技英语的翻译质量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美国情景喜剧受到越来越多中国观众的喜爱,其字幕翻译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生活大爆炸》为例,从目的论角度来探讨,如何对其字幕翻译中的文化缺省成分进行有效补偿,进而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源文本。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广东岭南地区某景点参观须知为例,以功能目的论为指导,结合文本之于受众群体产生的预期功能以及文体风格特点两大因素,分析目前相关资料英译的不足,并探讨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及忠实法则在旅游外宣文本英译中的运用,旨在提高旅游资料的翻译质量,更好发挥其传递信息与呼唤读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旅游指南作为旅游景区外宣载体之一,包含了景区概述、旅游资讯、推荐路线等实用信息,其文本的有效传递直接影响着景区形象的提升和文化的对外传播。文章基于解读《朱家尖旅游指南》英译手册,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以部分旅游景点解说为例,提出了手册中的不规范翻译,探讨了旅游景点解说文本的翻译技巧,并对舟山市旅游景点外宣翻译规范化提出进一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导游词集中展现了特定民族丰富物质精神文明文化风采,在中西跨文化交际实践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因其涉及特定历史时期和地域的民族思维审美习惯和语言文化传统,导游词的高效翻译实践充满挑战,值得深入探讨。基于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当下译界通常把导游词作为“呼唤型文本”进行翻译处理。而从跨文化交际学研究视角出发,霍尔的“高/低语境文化”文化分野模型则能提供更契合导游词本质属性的翻译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导。文本信息量的调适、文本信息意象的类比转换等策略都能有助于调适文化语境,从而最终使得导游词英译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论法则、忠实性法则及连贯性法则为依据,对外宣及英译的文本功能、目的进行分析,为外宣资料的英译策略提供新的思路。在外宣翻译过程中,译者应遵循功能主义的准则,可灵活运用删减、改写及阐释等翻译策略,以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文化性翻译失误是翻译失误中的一种,也是影响高校网页英译文本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翻译是一种文化的比较,是在一定语言环境中进行的跨文化交际。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从文化性翻译失误角度出发,对河南省十大本科院校网页的学校简介英译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出其在文化性翻译失误存在的三大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以期提高翻译质量,提升外宣水平。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对话越来越频繁,外事口译在此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外事口译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利益与荣誉,外事口译不仅是种语言行为,更是种文化行为。论文作者从外事口译中文化差异问题着手,比较归化与异化两种策略的优缺点,提出归化策略应作为外事口译中文化差异问题的主要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世外桃源寄托了古今中外文人对于理想世界的情怀,也因其独有的形式美、意象美和音乐美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从古到今,《桃花源记》的英译版本层出不穷,各有千秋。本文试图从功能主义翻译观对于文本类型分类的角度,结合"目的论",对《桃花源记》六个英译本的标题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国内学者对目的论的适用性的质疑不够。目的论是否适合文学翻译乃至诗歌翻译值得商榷。弗米尔的目的论忽视了诗歌的形式,无视翻译的准确性。诺德修正过的目的论仍未处理好原文作者和译者的关系,且理论本身仍有其他问题。目的论不适合诗歌翻译。  相似文献   

20.
在翻译目的论的观照下,翻译中的诸多因素,如译者的作用,接受者的角色以及原语文本的地位等都在这一新的理论视角中出现了新的意义,这些理论参数为我们重新思考、评价严复的"把翻译当创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冰释我们心中诸多的疑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