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烷基硫醇、巯基烷基磷酸基和羟胺基分子与Au、Ag、Ni、Pa、Pt、Cu等基底通过S-Au键等作用,在光滑的金属表面以稳定的化学吸附形式可以形成稳定有序的自组装膜(SAM),该自组装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有序性及结构可控性,因而在分子电子学、材料科学以及超分子化学研究领域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解决以自组装为基础的有机功能材料存在的结构缺陷问题,需要发展更有效的自组装途径,结合无机纳米材料和有机化合物,尤其是聚合物的复合材料将是配合物自组装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以超循环理论为指导,探析运动员训练认知结构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该机制突出了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中心地位,耦合了运动训练系统中的众多思维认知结构,更加注重思想沟通、信息反馈和自我调整,从而体现了自组织的特性。研究发现:充满活力的自组织训练认知结构将取代僵化呆板的被组织成为训练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通过超循环的组织形式能够将运动员训练认知结构的要素更为紧密的耦合在一起,在为新认知结构的生成创造条件的同时,也为运动员训练认知结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从而引导整个运动训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制备并研究了几种超疏水性纳米界面材料,具体包括 :(1)以多孔氧化铝为模板,通过一种新的模板挤压法制备了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该纤维表面在没有任何低表面能物质修饰时即具有超疏水性,与水的接触角可高达 1 73 8°。(2)利用亲水性聚合物聚乙烯醇制备了具有超疏水性的表面,打破了传统上只有利用疏水材料才能得到超疏水性表面的局限性,扩大了制备材料的应用范围。研究表明,这种特殊的现象是由于聚乙烯醇分子在纳米结构表面发生重排,使得疏水基团向外,分子间氢键向内,从而导致整个体系的表面能降低引起的。(3)将聚丙烯腈纳米纤维通过典型的热解过程,得到了具有类石墨结构的纳米结构碳膜,该膜表面在广泛pH值范围内都具有超疏水的特征,在基因传输、无损失液体输送、微流体等方面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4)利用喷涂 干燥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同时具有超疏水及超亲油性的油水分离网膜。研究表明,网膜表面特殊的微米与纳米尺寸相结合的粗糙结构导致这种特殊的性质,该网膜具有很高的油水分离效率,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超分子固砂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侧钻井和粉细砂的防砂问题,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超分子固砂剂,该固砂剂与普通防膨抑砂剂相比具有较突出的优点,抑砂能力强,对渗透率影响小,不到15%。通过现场12口井的试验,成功率达到了100%,累增油5028t,防砂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硫醇分子在金表面的自组装为例,综述了有机分子在金属表面自组装的基本原理,并以硫醇分子在单晶金表面自组装作为模型系统.证明了通过基底表面分子-分子以及分子-基底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控制基底的温度及覆盖可以获得分子簇、准一维排列和二维重叠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6.
有效的D膜超势决定真空结构,是Ooguri-Vafa不变量的生成函数。它对物理和数学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镜像对称性、GKZ系统和Type Ⅱ/F-理论对偶的方法,计算带有3个D膜的系统的超势;研究在紧致Calabi-Yau流形中,处于3个相中的D膜系统的超势和几何不变量。计算结果显示,这3个相区中得到的超势是不同的,这意味着增加的规范对称性和几何奇异性导致了相变。  相似文献   

7.
价层具有剩余轨道的小分子是不稳定的、它们力求通过某种键合方式使自身趋于稳定化。本文讨论了聚合,离域π键,多中心键,超共轭效应等对缺电子分子的稳定化作用,并根据V.B法或M.O法作了简单解释.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在铜表面络合上一种网格状高分子膜来实现水蒸汽滴状冷凝的新模型。预计这种单分子层的高分子膜可以被大片的配位键牢牢地粘附在金属表面上,并具有可自修复的特性,因而可望获得超长使用寿命和较高传热效率的滴状冷凝表面。根据相关的成膜或成滴的判据,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计算了水分子的内聚能和表面的吸附能。结果表明,在这种网格状高分子膜的表面上可以实现滴状冷凝。并且,通过观察粒子的平衡位型分布,可以看到网格状高分子中的大环结构可能起到核化中心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长链烷烃取代基与石墨表面的较强相互作用,可以获得烷基取代的有机小分子(酞菁、卟啉、碱基)的高分辨STM图像.理论分析表明,这些分子的吸附稳定性来源于长链烷基与石墨间较强的范德华相互作用,以及长链烷烃链间的二维结晶能.分子在表面的吸附组装结构受到分子与基底间、吸附分子间,以及溶剂与分子间作用的共同影响.对于长链烷基取代的碱基分子在石墨表面的组装结构中,分子的排列方式不仅受到烷基链与石墨间较强的取向匹配的作用,碱基分子间形成的多个氢键以及芳环离域π键的作用也会影响分子的排列方式,并且是造成烷基取代碱基分子组装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扫描隧道谱研究表明,硫醇在Au表面的自组装分子膜对电流的整流作用,来自于分子中巯基与Au表面形成的双电层,而不对称取代的NtBuPc分子在石墨表面的LB膜的电流整流行为,来源于分子内部的不对称电子结构.  相似文献   

10.
杯芳烃是一类新型的超分子受体分子。杯芳烃的合成、性能及应用的研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其应用已深入到仿生、催化、冶金和化工等领域,并将在科技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道德自我反映出个体道德心理的成熟程度,构成道德形成的内在根据。在现实的道德活动中,道德自我呈现出人生定向性、主体性与整体一致性的特质。通过个体精神、意志中功能的发挥,道德自我达成个体德性完善之实现。  相似文献   

12.
在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中,根据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大学生管理上的与时俱进,努力探索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抽象及其具体身体自尊评价方式与生活满意感的关系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何玲  张力为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3):320-323,330
比较国内外关于身体自尊的测量工具,修订了中文版的身体自尊量表.通过问卷调查558名北京青少年的身体自尊、整体自尊和生活满意感,调查结果表明,北京青少年在身体自尊方面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高于女性;在整体自尊和生活满意感方面,性别差异不显著.初中生被试身体自尊水平最高,大学生被试整体自尊水平最高,高中生被试生活满意感水平最低,且差异显著(P<0.05).从认知的角度提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2个竞争性的中介模型,用来预测抽象身体自尊、具体身体自尊、整体自尊和生活满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北京青少年对自身的评价方式既有"自上而下"的方式,又有"自下而上"的方式,以"自下而上"的方式略占优势,但二者差异很小.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自我概念的理论建构、测评工具,及不同体育锻炼对人的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分析与讨论了该领域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前,我国竞技篮球职业化经历了20多年,职业球员的管理仍然沿用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集训制管理,尽管其优势明显,但其管理方法、手段与人本管理理念相悖,与篮球职业化进程不符。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的自我管理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的自我管理由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目标管理、时间管理等九个要素构成;不同要素上职业球员的自我管理能力均存在着不足;影响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实现自我管理以及球员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的因素主要有组织管理因素、个体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他人影响因素以及工作任务因素。提出职业篮球运动员的自我管理理论并进行了实证,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上为我国竞技体育管理制度改革提供参考,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运动员管理的理论体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对于萧红作品及其品读,由于那个特殊年代的革命激情,以及鲁迅,胡风等的解读,我们一直理所当然得将萧红视作左翼作家的一员,她的作品自然也汇入那个年代民族抗争的呐喊声中。然而笔者不这样认为,在本文的解读中,萧红是女性自我认知的写作,她的作品充斥的是个体灵魂的孤独自语和对生活凄凉的无奈。  相似文献   

17.
克尔凯郭尔作为一位宗教生存伦理学家,他继承发展了基督教的原罪观念并使之扩大为一种生存的意识,即绝望,从而使罪与具体的个人生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他这里,绝望成为罪,这种罪是个人犯下的,是个体原罪,而要走出绝望、实现救赎的途径,就是要走向上帝,接受基督信仰。  相似文献   

18.
人是什么,克尔凯郭尔基于基督教信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即人是精神。在他看来,精神是自我,而自我就是将自身与自身关联起来的一种关系。单个的个人是他所要建立的理想人格,其所形成的精神,乃是人自己在自我意识的参与下,在他者的主动介入下建立自身与他者的关联并保持这种关联。在克尔凯郭尔看来,他者即是上帝,而人的本质就是对上帝的信仰。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素质教育和“终生教育”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学生的自锻能力较差,教师的重视程度和引导方法也存在不足。本文作者从具体实践和探索中总结了一些经验,提出了一些看法,堪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身体自我效能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体自我效能是自我效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对身体自我效能的研究还显得十分薄弱。分析文献,可归纳出已有的研究具有以下特征:1)身体自我效能量表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国内对身体自我效能的相关研究十分少。3)关于身体自我效能的培养和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