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身体自我效能、目标定向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8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身体自我效能、任务定向、自我定向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身体自我效能的性别差异呈显著性,高、低年级无显著性差异;任务及自我定向的性别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高、低年级的差异呈显著性;身体自我效能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关系最为密切;身体自我效能对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预测效果最好,并且可以通过任务定向进行预测,自我定向不能预测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研究结果提示,若要通过提高身体自我效能来促进运动参与,应注意目标取向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主学习的理论框架,采用身体自我效能感量表、体育锻炼态度量表、体育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和体育创新能力量表对145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大学生身体自我效能感、体育锻炼态度、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和体育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发现:(1)体育自主学习能力能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体育创新能力。(2)身体自我效能感能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3)体育锻炼态度在身体自我效能感和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支持了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的有关理论预期,作者对此从体育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角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采用身体锻炼量表、身体自尊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身体锻炼、身体自尊及其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锻炼量在性别、不同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大学生身体自尊在性别、不同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不同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大学生身体锻炼量、身体自尊及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系数均在0.001水平上显著性相关。身体自尊和身体锻炼量对自我效能感起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选取自我效能、乐趣、主观障碍、社会支持和学校环境等5个反映社会生态模型个体水平、人际水平和组织水平的因素,就其对青少年参与校内闲暇时间身体活动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午饭后身体活动强度(F=3.79,P<0.05)、持续时间(F=4.03,P<0.05)和对锻炼的乐趣(F=0.82,P<0.05)、学校政策与管理(F=10.67,P<0.05)认知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自我效能(F=3.79,P<0.05)、过程障碍(F=6.43,P<0.01)和对运动场地与设施(F=10.95,P<0.01)的感知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效能(β=0.29,P<0.05)、老师社会支持(β=0.21,P<0.05)、学校绿化建设(β=0.13,P<0.05)对青少年参与校内闲暇时间身体活动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校应重视特定时段学生身体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尤其是对女生的组织和管理;自我效能、老师社会支持、学校绿化建设是影响青少年参与校内闲暇时间身体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身体自我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文献综述法,对身体自我的概念、国外与国内的相关研究及青少年身体自我意义进行了论述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自我效能信念是个人在运用策略完成既定任务时所表现出的对自我行为有效性的看法(班杜拉),1986。在国内语言教学研究中,尤其是口语教学中,自我效能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88名大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提高学生自我效能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采用心理学的身体自尊量表(PSPP)与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通过教学实验,探讨不同性别的高中学生经过长拳练习以后其身体自尊和自我效能感产生的变化,进而分析长拳演习对高中生能否产生显著的独立影响。  相似文献   

8.
自我效能感与教学效能感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效能感理论形成以来,对其作用、影响因素的研究逐步深入,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教学效能感理论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身体自我与主观幸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我是人格的核心,身体自我是自我观念最早发展的部分.我们在身体自我与主观幸福关系问题上的一系列研究积累了5项结果.1)对于人的生活满意感而言,主观身体感受比客观身体形象更重要;2)在整体自尊的基础上,主观身体感受仍可对生活满意感的预测做出增值贡献;3)身体自尊通过整体自尊对生活满意感产生影响;4)在大学生群体中,身体自我对于生活满意感而言至少与学术自我同样重要;5)依体育成绩高低分组时,身体自我价值感是预测生活满意感的最重要的变量;依学业成绩高低分组时,学业自我评价是预测生活满意感的最重要的预测变量.我们今后的研究任务是从调节变量的角度继续探讨身体自我与主观幸福之间关系的年龄效应、性别效应、文化效应以及身体自我的可控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以前的研究可知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职业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可以体现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不同的维度上.为了提升高校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以降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在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之后,可以从高校教师面临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两方面着手,共同营造一种和谐的环境,克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体育学院现行专修通用《篮球》教材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的现实,如何恰当地把新成果充实到体育学院教材中去,使教材内容不断更新,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材体系,这是我国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我国体育学院篮球专修通用教材(现行教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残障者身体自我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身体自我是整体自我的核心成分,与心理健康、运动参与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考察残障者身体自我因残障所受的影响,探讨运动参与对残障者身体自我、心理健康的作用,在归纳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残障类型、成残时间和性别三个重要因素以及运动参与对残障者身体自我的影响.结果发现:残障类型与身体自我不同的维度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学习障碍对身体自我没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功能性的躯体残障更能损害身体能力知觉,而外显的残障能对身体意象造成更大的影响;先天残障、年龄较小的残障者表现出更低的身体评价;残障者的身体自我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独特的性别差异;适应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残障者提高身体自我评价和自我观念.对已有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高等院校体育俱乐部制与终身体育教育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献资料、归纳分析和实践等研究方法,对高等院校实施体育俱乐部制与高校终身体育教育作进一步研究。研究表明,在高等院校实施体育俱乐部制能进一步完善高校终身体育教育体系,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树立,促使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身体自我是整体自我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关于身体自我认知的研究具有以下特征:1.身体自我是多维度、多层次的,主要包括运动能力、身体吸引力、身体状况等方面,因此身体自我认知量表的编制着重从多维度的角度全面反映身体自我。2.身体自我认知量表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其跨文化的适用性还有待进一步检验和证实。3.关于身体自我认知的实验和测量大多局限于横向设计上,而忽视了纵向研究。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业余体育活动对于幸福感的影响。述评有关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考察体育活动对于幸福感的效益。认为在现代中国,体育活动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效应均须关注;今后的研究内容应包括:体育活动在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构成中是否占有不同的地位;体育活动对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作用机制;体育活动增进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锻炼心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国外学者的元分析、叙事性综述以及2000年之后的研究报告,对身体锻炼与焦虑、抑郁、应激反应、心境状态、自尊和认知功能的关系进行了综述,以期展示锻炼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身体锻炼与上述心理健康指标的理想变化有关,其发生作用的效果量整体上为小到中等,但都达到了显著水平.然而,要揭示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以使身体锻炼真正成为传统心理健康疗法的替代或补充,仍任重而道远.还分别探讨了第三变量对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指标的关系的影响,指出今后对该领域进行大量的"剂量反应"研究的必要性.还对身体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领域的发展提出了5点建议,即,研究身体锻炼对"积极的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进行心理健康运动处方的研究;加强身体锻炼与自尊、自我观念及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对研究中额外变量进行控制;并且探索研究中的第三变量.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我国体育教学方法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内涵不断丰富,体系更加均衡。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需要弥补的不足。今后应运用正确的方法论指导研究;加强体育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研究队伍和与此相适应的体育师资队伍,大力促进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文献归纳梳理,较为全面地对1991—2006年间我国高校课外体育研究的发展时期和研究方向进行分类剖析,并指出16年来课外体育研究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以及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从各研究方向总体分布来看,课外体育研究很不均衡,现状及若干因素研究偏多,整体改革研究偏少;2)从研究内容整体上看,现状调查为主,理论研究偏少,内容不够丰富。3)从研究总体来看缺乏深度,尤其是不同地区不同群体课外体育研究还不够深入细化;4)总体研究的价值来看,一方面课外体育研究多,关键问题一带而过,没有实际意义。另一方面,由于地方保护政策等原因,许多调查报告数据严重失实,组织管理半瘫痪状态,始终没有得到重视和解决。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法律实效的角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学校体育章节的内容提出了修订与完善的建议。认为《体育法》学校体育章节实现理想的法律实效需要反映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依赖于学校体育、学生体育权利、体育课、学校竞技体育等基本概念的界定,以及学校体育领导管理制度、合格体育教师保障制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度、学校体育伤害风险防范与处置制度的确立。同时,将主管机关、学校、教师等主体的行为与法律责任明确化,有助于将法的要求转化为现实,从而产生法律实效。  相似文献   

20.
体育锻炼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模型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国内有关文献,就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干预研究中的理论研究现状、研究范式及研究变量选择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指出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应建立一个多层次的、系统的、能够连结社会、心理、生物诸方面的理论模型来指导今后的研究;在变量指标的选择上,应该充分考虑大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特点,针对大学生的特点选择指标;此外,对复杂的变量关系的讨论是今后研究中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