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研究与教育》(原《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创刊于1986年,是山西师范大学主办,山西省教育厅主管的体育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栏目有: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体育教育研究、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等。读者对象主要为大中小学体育教师、体育工作者、体育科研人员、教练员等。本刊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办刊质量、转载量和文摘率稳步提高,在体育学术界具有较大的影响。目前,该刊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
我国近代体育刊物产生于清末民初。1909年(清宣统元年),中国体操学校的创始人徐一冰、徐傅霖等人首先创编了《体育界》杂志。1914年中国体操学校又出版了另一种刊物,名日《体育杂志》。以后,各地陆续有一些新的体育刊物问世,如1918年南京高师体育科出版的《体育研究会会刊》。同年长沙出版的《体育周报》,1921年上海出版的《武术》杂志,1922年东南大学出版的《体育季刊》,等等。三十年代前后,随着体育运动的迅速发展,各种体育出版物也相应增多。据目前统计,从1909年至1949年出版的体育刊物(包括报  相似文献   

3.
通过EBSCO体育学术资料电子检索平台对美国4种影响因子较高的体育教育类杂志《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进行体育教育动机类论文检索,分析并归纳20年来在4大动机理论影响下3个研究阶段中美国学校体育教育动机的研究成果.以SEM结构方程构建实证基础,分析动机变量与能力类结果变量不对接现象的症结所在,通过美国学校体育动机研究分析其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实践的启示:借鉴美国学校体育教育动机的研究成果及科学研究方法;从实验探索以及能力动机源入手,充分挖掘课程动机;完善体育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探索长效研究机制.  相似文献   

4.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比较研究法对福建省(福州、厦门、三明)三城市体育人口及分城、乡的文化构成特征与中国体育人口进行比较,得出福建省体育人口的文化构成特征,以及随着受教育水平的变化,体育人口比例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通过查阅2009年至2010年在《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学校卫生》三种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关于同伴关系对青少年成长影响方面的论文,并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发现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青少年的社会能力、认知、情感、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及社会适应方面。研究的主题主要包括社会能力、行为特征、学业发展和心理健康发展四个方面。各主题研究的侧重不同,其中对青少年行为取向影响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多,对学生学业发展影响的研究文献次之。这与当下父母对子女所关注的问题基本相符,即比较关注他们的学业和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分析和文献计量学等研究方法,对2013年四种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刊载论文进行分析研究。从刊载论文的载文量及基金资助特征、栏目设置特征、地域与机构分布特征、作者独撰与合著特征等问题展开研究,揭示了体育科学的研究特点和发展趋势,力图为体育科学的繁荣和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的阶段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不同时期显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根据当时社会历史背景和环境下各阶段特征,可将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发展分为5个阶段。从历史的角度探寻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之源,理清中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轨迹,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价值观念及其变迁。  相似文献   

8.
《体育研究与教育》(原《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创刊于1986年,是山西师范大学主办,山西省教育厅主管的体育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栏目有: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体育教育研究、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等。读者对象主要为大中小学体育教师、体育工作者、体育科研人员、教练员等。本刊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办刊质量、转载量和文摘率稳步提高,在体  相似文献   

9.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迈入了新的时代,优化传统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逐渐凸显。在挖掘“健康中国2030”战略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传统学校体育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并以“健康中国2030”为契机,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方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对笔者学校《新课程体系标准》下学校体育的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试图寻找学校体育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最佳结合点,以达到学校体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和谐发展。笔者对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作了重新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标准>的实施与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对传统体育教学大纲的扬弃,反映出新的学校体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健康第一”和主体性教育思想两方面。而新的学校体育思想正是在“健康第一”、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等几个方面对传统学校体育思想的继承与发扬的基础上形成的,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核心期刊和博士论文中以体育教师为主题的1916篇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分析,探析我国体育教师研究成果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热点及演进趋势.结果显示:我国体育教师研究发文量总体上呈上升态势,未来仍有增长趋势;作者单位以体育专业院校和师范类院校为主;统计出了若干高产作者和合作研究的活跃机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师教育与专业化、学校体育教育与体育课程设置、体育师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体育教师研究的主要领域;整体来看,研究主题始于体育教学改革和体育教师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发展于课程改革,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政策分析法,在体教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对教育部办公厅颁布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时代意义、内容特征和践行路径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学校体育的走向。《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修订完善、扎实推进、稳步落实;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将着重强调“以学定教,以赛促学”;结构功能将全面走向一体化,直接引领带动体育培训服务行业;《体育与健康》课程地位将在中国基础教育场域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角色、职责、素养要求将得到重新认识和精准定位;体育文化大繁荣,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将协同发展、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4.
江苏不同地域文化中的民俗体育项目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吴文化区域的民俗体育具有鲜明的吴地水乡特色,生活娱乐气息较为浓郁;金陵文化区域的民俗体育呈现一种多元并存的态势;维扬文化区域的民俗体育带有浓郁的娱乐性、兼容性特征;楚汉文化区域内的民俗体育以陆上项目居多,宗教信仰、武术拳术项目较多;苏东海洋文化区域的民俗体育具有涉海性、交融性、御敌性等特征.江苏地域文化中的民俗体育面临多重现代危机:民俗体育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民俗体育传承人出现了严重断层,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民俗体育外部保护措施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江苏地域文化中民俗体育的现代调试路径主要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营造不同地域民俗体育的生态环境;提升创新能力,与体育赛事、学校体育、娱乐活动等融合发展;完善民俗体育保护的顶层设计,制定并落实各项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15.
当代体育运动作为一种人类运动文化,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属性上不断添加新内涵,并逐步演化,呈现出多元属性的特征,其中教育性、商业性和普遍性尤为突出.在多重属性的发展完善过程中,体育形态也相应发生了分化,出现了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娱乐休闲体育三种常见形态.对三种体育形态的异同点作出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史料的梳理,提出张謇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张謇在《奏定学堂章程》的规定之前就在其创办的学校中开设体育必修课,改变了南通传统学校教育中只有德育、智育而无体育的现象;张謇超前的体育教育意识及其对竞技体育的重视和投资,奠定了南通“体育之乡”的人文发展基础,是南通走出15位世界冠军及竞技体育腾飞的历史原动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理论分析、对比等方法对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进行阐述;对中国、日本、美国、英国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何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有效开展健康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与当时社会涌现出的几种思潮关系甚深,受其影响也比较大。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比较等方法,对影响近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几种社会思潮进行分析,认为:1)洋务运动和维新思潮使体育向教育领域延伸,催生了学校体育的发生;2)军国民教育思想推崇"尚武",促使了中国学校体育制度的确立,民主与科学思想完成了学校体育由单纯的体操课向双轨制的过渡;3)实用主义思潮丰富了学校体育的内容形式,促使学校体育向理论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中国近代社会的这几种社会思潮由于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对近代学校体育的影响也就不近相同,其发展规律对当代学校体育的发展和改革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师教育政策科学与否关乎体育教师教育的成败,关乎体育教师质量的优劣.研究对象为中国体育教师政策的演变历程和演变特征,研究方法以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为主.研究认为:我国体育教师教育政策百余年的演变可划分为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阶段;我国体育教师教育政策演变呈现的特征:体育教师教育政策对体育师资培养的贡献巨大;政策演变走向体系化;政策演变的动力来自国家社会需求、体育教育思想和体育教师个体需求变化的统一;政策演变类型属于强制性变迁;政策主体相对比较单一.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提供的数据,我国体育人口的年龄呈“两头热,中间冷”的“马鞍型”状态。这样的年龄结构特征,并不是一种理想的结构特征。认真分析其中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我们的学校体育特别是中小学学校体育教育中,很少有意识地培养和激发人们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