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吴某茱萸历来多炮制后入药。本文对吴茱萸炮制前后总生物碱含量变化进行研究。发现炮制后吴茱萸中总生物碱含量有明显降低,并且炮制时间越长、炮制温度越高,降低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吴茱萸用70%乙醇浸泡、提取,得总生物碱溶液。用分光光度法,在290nm处,对总生物碱进行测定,其含量为0.5012%,平均回收率为98%。  相似文献   

3.
从吴茱萸的果实中分离得到晶形完美的单体化合物,经核磁测试鉴定该化合物为吴茱萸碱,通过X-单晶衍射解析了该化合物的空间结构、键长、键角,为研究其结构与功效的关系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吴茱萸提取物体外抗菌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吴茱萸提取物是否具有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吴茱萸提取物对13种临床常见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判定抑菌效果.结果:吴茱萸提取物对10种临床常见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对三种真菌无明显作用.结论:吴茱萸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等临床常见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女宝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方法。方法 :用甲醇提取女宝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 ,HPLC分析 ,紫外检测器检测。色谱柱 :YWG -C18(10 μm ,2 5 0mm× 4 .6mm)。流动相 :水 -甲醇 -乙腈梯度析脱。流速 :1.0ml/min。柱温 :30℃。检测波长 :2 2 5nm。结果 :吴茱萸碱的回归方程为Y =14 7.37X + 1186 .32 ,相关系数为0 .9999,线性范围为 5~ 10 0 0 μg/mL ,回收率为 99.83% ;吴茱萸次碱的回归方程为Y =10 1.19X + 2 79.81,相关系数为 0 .9999,线性范围为 4 .5~ 90 0 μg/mL ,回收率为 98.72 %。本文所用女宝胶囊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分别为 0 .0 82 % (0 .10 3mg/粒 )和 0 .0 5 5 % (0 .0 6 9mg/粒 )。结论 :本文方法稳定性高 ,重现性好 ,操作简单。是生产女宝胶囊质量监控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和石虎(E.rutaecarpa Var.officinalis)物候研究的结果。吴茱萸3月上旬芽开放,8月上旬始花,白露前采收果实。石虎2月下旬前后芽开放,7月上旬前后始花,立秋前后收摘果实。吴茱萸和石虎元月各旬至芽开放的天数与同期>0℃、>3℃、>5℃的有效积温之间均无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进而讨论了吴茱萸生长发育与积温之间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药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干燥的近成熟果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具有散寒、止痛、降逆、助阳、止泻的功效,近代药理研究发现尚具有扩张血管、降压、强心、止泻、收缩子宫、杀虫、抗菌、抗病毒、抗溃疡、抗胆碱酯酶和诱导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等作用[1].本文参考近年来的文献,综述了吴茱萸药理学方面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吴茱萸中氨基酸的HPLC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HPLC法测定吴茱萸中氨基酸的含量.方法:以水为溶剂用超声震荡提取法提取游离氨基酸.提取液用HPLC法分析,色谱柱:YWG-C18(10μm,250mm× 4.6mm),流动相:水-甲醇-乙腈(42:20:38),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60nm.结果:实验中发现吴茱萸中含有多种游离氨基酸,而且不同批次吴茱萸中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不同.结论:本文建立了用HPLC法测定吴茱萸中氨基酸的分析方法并对其中13种氨基酸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吴茱萸及其炮制品中总酚酸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吴茱萸中总酚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测定吴茱萸及其炮制品中总酚酸的含量.方法:以绿原酸为对照品,用分光光度法在760nm处测定吸光度.体系中加入0.3%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2mL,1%铁氰化钾-1%三氯化铁(1∶1)混合液2mL,用0.1mol/L盐酸溶液定容.结果:测定的两批吴茱萸药材中总酚酸的含量分别为29.89%和30.44%,经t检验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吴茱萸炮制品中以醋制吴茱萸总酚酸含量最高,其次为甘草制吴茱萸,其余炮制品中总酚酸的含量都明显低于生药中的含量,经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吴茱萸经不同方法炮制后总酚酸的含量不同.所用检测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作为吴茱萸中总酚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山茱萸     
叶静 《教育文汇》2006,(7):63-63
我和老李初次到鲁诵家去,哪里知道这种先花后叶的落叶小乔木竟是茱萸。手里拿着书本正在温习功课的鲁诵赶过来补充说,这是山茱萸,还有一种吴茱萸,简称吴萸,花是暗绿色,带着白衬,比不得山茱萸好看。她又说,山茱萸就是“枣皮”,但不是枣子的皮,中药取它的果肉,因为它干燥后几乎只有一层皮了,称作枣皮更恰当些。  相似文献   

11.
作为喜树碱类新药伊立替康(CPT-11)的活性代谢产物,20(s)-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广谱高效抗肿瘤新药.为揭示电子结构与抗癌活性之间的关系,文章采用PM3-MO方法,对SN-38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在参照分子轨道及其能级、电荷密度、键长、二面角等参数基础上,论证了SN-38分子的多环共轭平面结构,探讨了α-羟基内酯环作为特殊的亲核位点,C7位的乙基取代基为辅助作用点,与DNA—Topo Ⅰ复合物作用的抗癌机理.  相似文献   

12.
Alkaloids are plant secondary metabolites that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Nicotiana species and contribute greatly to the quality of tobacco leaves. Some alkaloids, such as nornicotine and myosmine,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human health. To reduce the content of harmful alkaloids in tobacco leaves through conventional breeding, a genetic study of the alkaloid variation among different genotypes is required. In this study, alkaloid profiles in leaves of five Nicotiana tabacum cultivars and Nicotiana tomentosiformis were investigated. Six alkaloids were identified from all six genotypes via 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 (GC-M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lkaloid content were observed both among different leaf positions and among cultivars. The contents of nornicotine and myosmine were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R 2=0.881), and were also separated from those of other alkaloids by clustering. Thus, the genotype plays a major role in alkaloid accumulation, indicating a high potential for manipulation of alkaloid content through traditional breeding.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优选了翻白草中生物碱类物质的提取方法及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使用索氏提取法的效果优于超声提取法,各因素对生物碱索氏提取工艺的影响程度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pH.以65%乙醇作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25),使用索氏提取4h所得到的提取效果最好。实验还比较了翻白草不同部位中生物碱的含量,发现各部位中生物碱含量大小依次为:叶〉根〉茎.  相似文献   

14.
对菝葜和土茯苓根茎中生物碱成分进行了定性检测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在菝莫和土茯苓根茎中均含有生砌碱成分。以东莨菪碱为参照品,测知菝葜和土茯苓根茎中生物碱含量分别为0.0222%和0.0349%。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灰白毛莓挥发性油、乙醇回流法提取黄酮和生物碱,再用滤纸片法测定各成分的抑菌效果.发现灰白毛莓生物碱对6种供试菌种均有抑制作用,抑菌范围最广,抑菌效果最强;灰白毛莓挥发性油和黄酮分别对4种和3种供试菌种有抑制作用.说明灰白毛莓的有效抑菌成分可能为生物碱类物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灰白毛莓挥发性油、乙醇回流法提取黄酮和生物碱,再用滤纸片法测定各成分的抑菌效果.发现灰白毛莓生物碱对6种供试菌种均有抑制作用,抑菌范围最广,抑菌效果最强;灰白毛莓挥发性油和黄酮分别对4种和3种供试菌种有抑制作用.说明灰白毛莓的有效抑菌成分可能为生物碱类物质.  相似文献   

17.
对生物碱季胺盐的反应进行了研究.阿托品季胺盐与氢化钠反应得化合物3和4,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用溴甲酚绿离子缔合萃取光度法测定植物提取液中生物碱的总量,比较了五种提取方法,探讨了测定的优化条件,确定用水饱的正丁醇溶液提取效果最佳,测得一些植物的生物碱含量约0.1~0.9%,加样回收率为92%,相对标准偏差7%,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近几年来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由金鸡纳生物碱衍生物和联萘酚衍生物等制备的催化剂,同时还介绍了国内在手性相转移催化剂方面比较成功的例子,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催化剂在Michael加成反应、活性亚甲基的烷基化反应和环氧化反应等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阿维菌素生物合成及其代谢途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维菌素(avermectin)是由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产生的一种具有杀虫活性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农业和畜牧业中应用广泛。本文综述了有关阿维菌素生物合成以及阿维菌素育种和代谢工程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