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设计理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教学流程】一、复习字词,初步感知1.认读生字。(课件出示:荒、素、谦、受、朴、恼、吵、虚、嘴、感、怒、值、捧、陶,个人读、评议、齐读)2.学生再读生字,看看哪些生字能结成朋友,组成词语。(在学生回答时,课件…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课标》同时还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在新《课标》指导下,应该怎样进行“双基”训练呢?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应该明确要让学生掌握哪些“双基”,再找到切入点,运用符合《课标》精神的教法去落实对学生扎实的训练。  相似文献   

4.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0课《二泉映月》是一篇文情皆美、真挚感人的好文章。教学这篇课文,要让学生从文本中去感悟阿炳热爱生活、酷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感受优美而又激昂的旋律美的同时,心中又能被阿炳坚强又正直的人格力量所震撼呢?我在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尝试让学生用心灵体验了一次富有生命意义的律动。一、用心灵聆听名曲1.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指名说)2.这节课,老师先播放这样一段感人的曲子。世界著名的指挥家小泽征尔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时,曾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说:“听…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押“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叶圣陶老先生就十分重视语文实践,他强调:“一定要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刘国正先生也说:“人们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有个特点:语文能力的获得主要依靠实践,而不是依靠知识,更不是只有掌握了知识才能获得能力。”由此可见,应把阅读教学构建为学生自主实践的乐园,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好语文。一、课前语文学习实践1.预习课文,体现“课文我先学…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就是引导学生生动地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促进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在具体的语言教学中,就是要充分激活学生的身心,不断生成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进而完善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文本语言成为学生生命活动中充满活力的心灵元素.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设计,从这一教学理念出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在创设的生动教学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一个又一个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联系的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其中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去体验、去实践.然而,我们发现,有的课堂上“学与练”搞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其结果是否真正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本刊邀请了原吉安市教研室主任罗继远、南丰县教研室主任过福堂、江西省特级教师王文芳等相关专家、教师,在于都县城关小学,围绕一节《陶罐和铁罐》的观摩课,与城关小学的教师进行了讨论、交流.现将讨论交流的内容整理成文,以期抛砖引玉,引发更多的关注和探讨. 学什么 练什么 发展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课程的目标之一,而是否具备这种能力需要实践的检验,也要在实践中提升能力.那么,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课堂中应该练什么、怎么练? 谢文英: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并明确了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一指向说明,语文课程中,学的内容不仅是有语言的内容、形式,还有语言的运用.教师应从文本中挖掘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实例,选择有迁移价值的运用点,通过各种练的形式,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形式的实践中发展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李平 《成才之路》2009,(27):34-34
《课标》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言的本质是实践,语言素养的提高过程,就是一个在特定的环境中体验、感悟的过程。语文具有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语文教师要通过语言实践训练,使之积淀为学生的文化心理品格。只有这样定位,才能体现出语文课的高品位。  相似文献   

10.
李良玉 《考试周刊》2010,(39):63-63
注重实践是新课标改革的重要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就是要让学生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接触中,通过理解、感悟、积累、欣赏、评价等学习活动,真切地掌握一些运用语言的本领,使语言文字真正成为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成为学习人类文化的门径。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就此 ,笔者试图结合《囚歌》谈一些粗浅的看法。教学时 ,我采用情境串联、说读结合、读写结合为主的方法 ,强化语文实践 ,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感悟自得。   一、创设话题情境 ,激发学习需要。课前我引导学生广泛收集反映革命烈士事迹的材料。课上 ,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1 )配乐播放学生熟悉的革命英雄形象 ,引导学生谈感受 ;(2 )同学生交流感受 ,背诵匈牙…  相似文献   

12.
设计课前导语,为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让他们更快地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之中。当然,要想设计出一个好的课前导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请看下面一例。一位教师教学《月光曲》的课前导语是这样的:同学们,“月光曲’是一首世界名曲。这首曲子曲调优美、感情强烈。世界各地每一时刻都有人在演奏这首曲子。你们知道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吗?你们知道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是学生的语言实践课,学生只有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拓宽学生的语言实践的渠道,引导学生品味、揣摩课文的精彩词句段落,提高语文能力,增强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4.
看到“语言实践”,大家想得最多的是语文实践活动,如做调查报告、演讲、表演等,或者想到口语交际课.其实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语言实践无处不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笔者认为,语文实践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学生的语言实践,如语言表达、语言运用等.日常语文教学活动要重视语言实践,充分利用学生语言实践的最佳场所——课堂,灵活进行语言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5.
郑玮瑜 《小学语文》2013,(1):99-1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这段话中,反复提到“语文实践”,那么,什么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学如何切实让学生经历语文实践?我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课堂上要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直面语言。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的做法是:课内外结合,用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做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课前预习,沟通教材内外;课上教法,增大学生自主实践的时空;课外阅读,语文实践活动的延伸。这样,学生就会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感悟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充分掌握语文的规律,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感悟能力训练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感悟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在语文课堂上,训练感悟的能力,培养感悟的方法,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目的之一。只有掌握了感悟能力,学生才能借助课文这个载体,与作者进行精神交流。《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指出:要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能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核心就是语感.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提高学生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培养语感成为语文教育的又一支点.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要完成这一中心任务,教学中就必须紧紧围绕语言这个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训练。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语言,其次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多实践,学方法,不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是要培养他们的语言感悟能力,而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它必须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去发现、去感受语言的魅力,去提高自己的感悟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