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结合地方历史文化开展教研教学是提高《纲要》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结合地方历史文化开展教学有助于提高《纲要》课程德育教育的渗透性;有助于提高《纲要》课程理论教学的趣味性;有助于提高《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将地方历史文化贯穿《纲要》课程教学的实现途径:一是贯穿课堂理论教学之中;二是贯穿于实践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2.
<正>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课程改革的目标》七个"具有"。《纲要》中的《课程结构》特别强调了"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性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纲要》为语文教学和文学社团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组织文学社团既是密切联系社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内容,对民族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纲要"课程在民族高校的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难点问题,为实现教学目的,需要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具体实践等方面进行调整,以适应民族高校"纲要"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指导思想上应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教学方法上应形式多样,灵活运用;在考核方式上,应改革创新,注重实效,提高该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构成之一,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近现代中国的四个必然选择,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践教学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必要的教学环节,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积极创新实践内容、发掘和利用好实践资源、探索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模式、拓宽实践教学平台等,从而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导下的体育课程教学实践分析,从体育教学发展规律角度提出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三层次"与体育课程实施的"二阶段"观点,为树立健康的体育教学观及促进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思政课的教育时效性和持久性是当前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必须选择面对的突出问题.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为例,针对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情感认同的作用机制为基础,结合生动鲜活的典型教学案例,从"史论结合,赋予理论以生动性、趣味性,强化学生对政治理论的情感认同;强化师生互动,挖掘诱发共鸣的情感点,激发学生爱国精神和情感认同和采取多样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增强对课程时效性和持久性的情感认同"等三方面探讨了情感认同教育在《纲要》课程中的应用路径,以期能为当前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对英国2013年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英国国家体育课程学习纲要的基本内容及特点进行了解读。结果表明:英国国家课程标准提高了核心科目的难度,突出了体育等基础科目的学习重点;继续扩大学校和教师自主权,并更加重视全纳性教育。体育课程学习纲要呈现出新特点,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逐步精简,传统优势项目呈现延续性;课程实施灵活性增大,学校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强调校本评价,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此外,英国国家课程标准的编写思路及倡导的相关理念,如全纳性教育及课程评价的反馈机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借鉴价值,体育课程学习纲要中对具有特殊需求的学生采用的等级评价对完善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体系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进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山东曲阜师范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积累的成功经验为例,介绍了其"学分制"课程模式的构建及实施过程,重点是:1)构建"学分制"体育课程选课模式;2)依据学生实际水平,进行分级教学;3)构建校内外,课内外一体化的"学分制"课程管理模式等几个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纲要>的实施及建模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7年9月25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强调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重要意义,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的课程;是从小学至高中必须全面实施的课程;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把在生活情境中发现的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代背景下,“金课”概念和标准的提出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建设思政“金课”势在必行。“伟大民族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基于“金课”建设的标准,以“伟大民族精神”内容教学的视角,着力探讨高校思政“金课”建设之道,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固有特点和传统教学模式、观念束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不明显.论文通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剖析“分层一体化”实践教学实施的可行性,依照“感受认同型、内化思索型、外化践行型”等递进层次,提出借助理论型实践教学平台、虚拟和物理实践教学空间等“分层一体化”实践教学实施载体,帮助受教育者实现“知——思——行”一体化目标.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过程,既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政教学单位针对突出问题重点突破和创建特色的过程,更是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法律素养全面提高、德智美全面和谐发展、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取得实效的过程。本课题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重庆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从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新理念,队伍建设特别是创新教学方法(如三跟进,即:跟进形势、跟进事件、跟进实践),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构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精品课程和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和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的目的,本文提出了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必要性,如何实现的途径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在课程教学前对所任教班级实施基础学情调查,了解学生的社会关系,以生定教,以生定课,以生定学,有针对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想性、亲和力和针对性,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系统化教学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是,高校思政课堂出勤率低的现象十分普遍,长此以往可能会对学生、教师及教学产生不良影响。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包含多个方面:学生自身缺乏自主成长的心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对思政课认识不足或群体文化的影响等,课堂因素包括内容枯燥、缺乏互动性等,以及外界因素,如娱乐方式的增多、学生兼职或考研的影响等,需要高校和学生共同改进,如激发学生兴趣、改进教学方式、增加学风建设等等,努力提高高校思政课堂的出勤率。  相似文献   

17.
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包括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敢于牺牲;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紧紧依靠群众、与群众患难与共等。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健全学生的人格与品格。有必要应用长征精神充实并优化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注重开展社会实践和校园实践活动,并利用新媒体进行推介和宣传,让长征精神更好发挥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8.
实践证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比赛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思政课教师参与教学技能比赛,通过领悟技能比赛的内在要求,根据需要学习和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进而促使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向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根据比赛要求注重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注重教学方式,拓宽教学手段;注重教学效果,培养学习观念,以此更好地实现课赛协同,打造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学院整体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图书资料信息资源、发挥音像资料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能够改善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