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话语、权力和主体——关于后结构主义者福柯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福柯的话语理论 ,权力的多种运作方式体现得最明显、但也最难识别的地方就是话语 ,话语构成了一般的文化实践的基础部分。话语传播着权力的影响 ,在整个现代社会体系中 ,它们是权力的替代品。权力关系在生产真理的话语的时候执行了权利规则。“话语”的使用促使文学批评远离了传统对“意义”的追问 ,它使我们从方法问题转移到对功能的描述上 ,尤其是转向主体如何在社会话语和制度中被产生以及主体如何成为“主体功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田纳西·威廉斯在其剧作中刻画了一系列南方女性人物,她们都是南方父权制社会的牺牲品,从福柯权力话语理论的角度来看,南方父权制文化掌控了社会话语权,对南方女性的“凝视”是一种重要的权力运行手段,而南方女性将这种“凝视”内化成自我监视。该文试图从福柯权力理论的角度对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几位典型的南方女性人物进行分析,剖析南方父权文化如何对南方女性进行监视,并最终导致她们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3.
话语、道德与权力--论王小波杂文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王小波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其杂中。章主要从“话语”和“道德”两个维度来剖析他的思想。以王小波关于社会和化方面的字作为材料,展示出他对权力、知识、道德几个现代社会基本问题的思考。章试图将话语、道悠与权力内在联系作理论性地阐释,以揭示出它们之间相互勾结的秘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话语和道德的运作离不开权力,它们已经偏离原来的“轨道”愈行愈远。  相似文献   

4.
论教师的个人话语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教育话语世界,主要有三类话语系统:一类是由行政管理者发出的权势话语,它传达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和规定,标示教育的社会历史使命,体现的是社会权力;一类是研究工作者制造的理性话语,它以实证的方法、科学的范式对教育进行客观化的解释、说明,传达的是“逻辑的权力”(卡西尔语);还有一类是由实践教育者  相似文献   

5.
韩礼德教授(Halliday)指出:在人类社会中,每个人都是“社会人”。人们之间的交际是“语境化的”,成功的交际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本主要探讨在交际过程中的“人际功能”因素的作用。“人际功能”,主要通过“情态”和“情态意义”实现。调查发现“权势因素”和“同等关系”对语言形式的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地说来,当权势因素占主导地位时,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一方将会在话语中提高情态值。与此相反,具有较低社会地位的参与往往会在话语中降低情态值。交际之间的熟悉程度也会直接影响到情态值。  相似文献   

6.
从话语视角看,近70年来的语言政策研究可以分为4个阶段:话语阐释、话语批评、话语互动和话语规划。其中,话语阐释是一种实证性话语叙事,通过逻辑推理来解释政策现象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话语批评更多涉及语言意识形态、权力和不平等问题,认为语言政策并不中立,而是为了维护主流群体的利益,应该寻求针对语言权利的补偿措施;话语互动认为语言政策是“多声部”的,政策的制定、传播和实施都涉及话语协商和利益博弈,政策主体会按照自己的需要“援用”政策话语,导致语言政策的“再语境化”;话语规划认为“政策即话语”,语言政策进程就是塑造、指导和影响人们语言观念的话语操作进程,其核心问题是确定哪些语言问题应受社会关注,哪些语言理念应写入政策文本之中,哪些意识形态应作为社会共识而传播,哪些政策话语在本地化过程中落实为具体措施。美国“英语促进会”(ProEnglish)致力于推动官方英语立法,这一机构的语言政策包括5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注意、创制、传播、援用和反馈,形成一个完整的流程模式,呈现出明显的话语规划特征。  相似文献   

7.
公共领域虽然是西方社会的一个理论话语,但它对于研究当代中国问题也具有“跨文化”的普适性.从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来看,公共领域是监督制约国家公共权力的重要社会力量和有效机制,它通过把“话语民主”形成的“交往权力”转换为行政权力而实现了对国家政治权力的监督制约,进而促进着当代中国政治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话语是组织过的语言信息。话语的组织涉及“谁在言说,向谁言说。如何言说”三方面问题。话语不仅传达信息,同时传达特定情绪感染读者。《圣经》借助权威话语建立信徒对基督教的依赖和信任,巩固基督教的社会地位。其权威话语体现在言说主体的权威形象塑造,言说主体与接受者的悬殊地位的设置以及具备教化功能的言语方式。本文以《创世记》为例,探寻《圣经》权威话语建构的踪迹。  相似文献   

9.
工业社会特别是后工业社会以来的话语权力垄断的基石,是由知识体系与外部社一会的关系构成的。因为话语权力这个概念在知识体系内部的基础已经越来越弱,传统的知识体系内部话语等级秩序受到瓦解。例如元话语的合法性问题,人类知识体系中是否存在一种超凌一切、可以为一切知识提供规范的超级话语?这个问题随着经典哲学信念的分崩瓦解而被给予了否定的回答。这里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是“上帝之死”,随着尼采以降的现代哲学的话语转轨,知识作为信仰体系的可能不复存在,“上帝死了”,普遍适用的表现和调解语气已经一去不复返,从而使得言…  相似文献   

10.
话语理论以探寻话语本质为任务,福柯认为话语是权力的表现形式之一,话语即权力,意识形态话语权是话语权研究的核心问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网络空间内遭遇挑战,但也迎来的新的机遇,我们根据话语理论,从主体、内容、环境三个方面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当前学术界,特别是社会科学学界普遍存在着话语“失语”的问题。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面前丧失了独立自主的话语权利,在各个学科中,到处充斥着西方的话语。法国的福柯说的有道理,话语和权力是关联着的。话语的丧失代表着在这个领域的权力的丧失,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毛姆的小说《午餐》的人物语言分析为例证,阐述了现代文学批评理论中的“话语理论”。《午餐》中人物对话充分发挥运用了语学中关于会话的“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的多样具体准则或技巧,但从文学的“话语——权力”理论视角分析,这部小说恰恰是对这些“原则”、“准则”下隐含的现实社会关系和话语权力关系的揭露与反讽。这种对照表明:现代语言学从语法到语义再到语用的重心移动,还必须进一步同“话语权力”观念结合起来,这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语言系统同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3.
话语权是课堂权力资源最核心的部分,和谐的课堂话语权力状态有利于和谐有效的课堂教学。然而,现行课堂教学话语霸权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分析课堂教学话语权力缺失的成因,唤起权力主体的能动意识和自身觉醒,追寻课堂话语的合理流动与有效通融,教学才能由“主体失落”走向自身觉醒。  相似文献   

14.
话语权是课堂权力资源最核心的部分,和谐的课堂话语权力状态有利于和谐有效的课堂教学。然而,现行课堂教学话语霸权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分析课堂教学话语权力缺失的成因,唤起权力主体的能动意识和自身觉醒,追寻课堂话语的合理流动与有效通融,教学才能由“主体失落”走向自身觉醒。  相似文献   

15.
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只有为大学生所认同、接受,其背后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才有可能被认同和接受。交往行为理论提出的话语主体间性关系、“生活世界”的语境、“话语有效性条件”等话语思想,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何以可能”提供新的视域,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如何可为”提供了实践路向:教育者须建构主体间性关系,形成话语共同体;回归“生活世界”,实现话语的“视域融合”;满足“有效性要求”,提高话语“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6.
强调科学实践是当前基础科学教育界的共识与目标。让学生成为积极的认知主体是科学实践教学的关键。从“一师一优课”平台上筛选36节以科学实践为取向的化学课例,构建确定认知主体和了解课堂权力使用情况的话语分析框架以及视频分析流程,采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对视频样本进行编码统计和案例研究,发现存在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科学实践环节“无”“少”“多”三种情况,且以教师为认知主体的课例居多,教师主要采用讲解、要求表达和推理的话语类型,学生的话语贡献中事实和观察水平占比大。从科学实践四个环节对3节代表课例进行话语分析揭示了教师使用权力的具体方式及其对认知主体转移的影响,据此提出促进科学实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福柯话语理论的建构主要由知识图式论、考古学及系谱学三个方面组成,通过揭示话语意义链中额外的"溢出意义"来打破话语秩序的不证自明性,并将这种自明性结构称为知识图式,考古学通过对不同知识图式间的考察确立了话语对历史的建构作用,叙事话语构成的"新型历史"预示着系谱学的开端与人本主体的消亡。由此,话语理论促使了人文科学认识论的话语转向,其表现在历史的断裂、科学取代了人以及话语权力成为社会主体,而寻求可能性抵抗策略的思路仍然孕育在人的感性之中。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中的话语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话语和权力有着密切的联系,话语是权力的表征,权力搭载话语实施控制。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言说并以独白演说的方式言说着“成人世界”,用单一的声音制造着自己的话语霸权,而学生却保持沉默。课堂教学中的“共声喧哗”是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是双方共同的责任和追求,因而必须:重构言语环境,消解中心;激活主体意识,加强对话;关注“弱势群体”,用心倾听。  相似文献   

19.
从广义修辞学角度阐释《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批评话语:在语词层面,“真实”、“不真实”、“歪曲”构建了批评主体的精神世界;在语句层面,“反诘句”、“否定句”突显了批评的话语方式;在语篇层面,政治标准、教育功能、党性立场推动了批评的意识形态化.本文亦在阐释,在特定的修辞语境中,批评话语如何参与了批评文本和话语主体精神的建构.  相似文献   

20.
算法推荐的传播机制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部分网络新兴主体“登台亮相”、不实或低俗内容大行其道、“拟态环境”产生的话语权力、“信息茧房”的加速演变,可能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面临失守、供需内容“失真”、话语权力失去掌控、传播效果降低的风险。因此,相关部门要深度融合主客体,增强传播主客体交互;精准对接供需侧,实现传播内容供需侧适配;创新表达方式,掌握传播话语主导权;健全反馈评估机制、增强传播实效性,守好网络宣传主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