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建清 《亚太教育》2021,(2):161-162
数与形作为数学中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始终贯穿于数学教学之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通过“以形助数”“以形建模”“数形转换”的方式,可促进学生数学思想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可以应用在概念讲解、方程解答、运算定律教学中,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数形结合思想是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之间的转换,将抽象的数学与直观的图形结合在一起,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思想,以“数”助“形”,以“形”助“数”,可以使许多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化。文章基于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的基本概念和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3.
陈梦岚 《天津教育》2023,(22):156-158
<正>当下正是培养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将数形结合思想运用到整个数学教学环节,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分别在课前导入、概念讲解、难点教学、计算教学训练以及数学公式推导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抽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数形结合能力。数形结合是一种将数与形紧密相连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数学思想,主要按照“以数解形”“以形助数”的形式展开,能够将抽象难懂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正>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学科的一种重要方法和策略,也是促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的重要方法。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的重要性,从以形助数、以数解形两个角度分析教学渗透策略,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提出教学优化建议,以供参考。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数”的关系通常被学生理解为数学关系的特征,“形”可以被学生理解为几何特征。数形结合的数学思维是每一名学生都应具备的。对数字之间的数学关系,  相似文献   

5.
谢海棠 《亚太教育》2024,(3):109-111
数形结合思想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组织教学能够将复杂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化处理,降低学生理解难度,提升学习效果。然而,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对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视度不足,以及学生接受能力弱、数形结合专项练习较少的问题,不利于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基于此,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认可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价值,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开展直观教学、使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加强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潜能,提升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A4):51-52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逻辑和数学学习思想的重要阶段,基于数学学习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很多小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经常表现出"学习兴趣低下""学习自信心不足"等现象,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深入探究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策略综合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数形结合教学思想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形化数、以数为形的转化,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故而,本文从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角度探讨如何在小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中"数""形"是最为基本的概念,数形结合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思想和方法。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非常具体,显著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对于当前小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说非常适合。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的必要性为切入点,综合分析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探索出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方法,更好的帮助学生提升数学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8.
数形结合思想主要是依据对应的数和形来实现数形之间的转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以帮助学生走出解题误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严谨的数学作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全面渗透策略,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数学是揭示事物中数量与形体的本质关系与联系的科学。数学的两大研究对象“数”与“形”的矛盾统一是数学发展的内在因素,数形结合思想就是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立和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正如华罗庚先生所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思想从根本上来看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以形助数”和“以数解形”,巧妙地应用这一思想,不仅可以使问题变得更加简单和自然,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全面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数学思维和直观看待问题的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有效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进行教学,那么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最终让学生提高数学品质。  相似文献   

10.
数形结合是数学课堂常见的教学思想,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并将问题化抽象为具体,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进而指导学生利用数与形的巧妙结合,让学生准确把握解题方法,提高数学解题效率。本文主要围绕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实例提出几点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实施初中数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数学建模和数学抽象能力。以“一次函数”教学为例,探讨数形结合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如下:借助数形结合,分析数量关系;感知坐标模型,实现以数定形;分析模型信息,实现以形探数等。构建初中函数教学中数与形之间的转化思维,有效提升学生数学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形结合思想中,以“数”与“形”的结合解决数学问题,能够为学生数学逻辑能力的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基础。而当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不理解、应用不灵活、题型辨别不准确等情况,根本原因是对数形结合思想学习不深刻、不透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展开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数形结合思想,灵活应用数形结合思想,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中的萤嘤的辏本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以形助数”和“以数解形”.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乍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和形的有机结合可以让数学问题的处理变得更加简单化,完美化,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优化思维品质.下面结合实际教学,浅谈一下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林明华 《天津教育》2023,(30):22-24
<正>曾有教育工作者说:“把握好数形结合之度,就可以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科学、有效地落实数形结合思想,将“数”与“形”深度融合,把握二者融合程度,使二者相互依存的同时避免过度依赖。同时,在落实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遵循“生本理念”,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基于学生设计数形结合教学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在数学思维的支撑下发展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一、数形结合思想概述  相似文献   

15.
数形结合思想整合应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有助 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要树 立数形转化的思想,在数学教学中巧用数形结合,培养学生数 形结合的意识和习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有效地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要求培养学生自身的综合实力。小学是整个教育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除了传授给学生基础的数学知识以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及数学思维。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如何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开展数学教学,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首先阐述了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的意义,之后对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做了分步分析,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7.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要根据题目条件合理运用图形,根据图形拓展思维,做到"数"和"形"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对象,探析数形结合思想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数形结合"就是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相辅相成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策略,如何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充分发挥数形结合的最佳作用,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能力如何,我在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数形结合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一、在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相似文献   

19.
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它能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在学生建构新知识数学模型时,突显其积极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数解形”较少,“以形助数”则较常运用。本文重点谈本人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用“以形助数”的数学思想方法,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24):81-82
数形结合思想整合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要巧用数形结合思想,将数学教学中两个重要的元素"数"与"形"有机整合起来,实现"以数解形"和"以形助数"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