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前,我国处在老龄化和数字化两大社会背景之下,当数字化、智能化不断改变社会同时,也在塑造新的数字鸿沟,产生新的数字不平等。文章根据我国老年群体数字鸿沟的特点,探析数字鸿沟视角下老年群体数字融入困境的原因,厘清跨越老年数字鸿沟的实践路径,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转型是当下体育发展的内在需要和现实选择,但老年人在参与数字体育方面存在较大的障碍。因此,如何弥合老年人体育参与中的数字鸿沟是值得探索的新课题。研究以25位老年人为访谈样本,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进行三级编码分析,最终构建了老年人数字体育融入障碍的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模型。该模型表明,数字体育的接入特性、操作复杂、信息内容、运动安全和老年人的能力水平通过心理态度的中介作用影响数字体育融入障碍,心理态度直接影响老年人的数字体育融入障碍,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数字体育因素、老年人能力因素与心理态度的关系。研究建议:加强数字体育的宣传推广、加大数字体育的监管力度、开展老年人数字体育的技术赋能和引导老年人主动适应,以期有效应对老年人数字体育参与中的技术障碍。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产业经济结构,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体育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将成为产业升级的必然行径与核心导向。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探究我国体育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具有现实意义。研究认为,动力机制是由数字经济赋能产业所产生的外源动力与产业内部组成要素数字化革新的内生动力“协同联动”构成。政策层面:产业数字化转型政策引导细则与保障体系不健全;实践障碍:产业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缺失;人才壁垒: 体育旅游从业人员不足,数字+复合型人才短缺;结构失衡:产业数字化供给与需求结构呈非对称性;建设局限:数字“新基建”匮乏,资源数字化“鸿沟”显著等现实困境。提出完善政策体系,全面落实产业数字化转型标准;巩固实践样板,推进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多样化探索;夯实数字+体育旅游人才培养,强化 “政—企—校”的协同;加强数字技术的合理运用,推动产业供给链的数字化改造;加快产业数字化整体布局,优化体育旅游服务结构等路径。  相似文献   

4.
区域信息化非均衡发展是各国各地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如果这种差距过大,将会对整个经济、社会甚至政治稳定产生消极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东西部地区数字鸿沟现状的阐述,从产生原因上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填平东西部数字鸿沟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数字体育及产业化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数字体育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其发展相当迅速.为更进一步加深对我国数字体育发展的研究,就我国数字体育发展、应用、发展前景与数字体育产业化发展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市场韧性、模式重构及路径选择。认为,数字经济从技术赋能、平台赋能、产业赋能层面,增强体育产业市场韧性;通过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价值共创、数字技术赋能延伸体育产业链来实现模式重构。针对现实困囿提出发展路径,包括:搭建数字化平台,为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加强数据链接,驱动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采取反垄断举措,完善体育产业数字治理体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数字鸿沟;协同培养数字人才,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优质公共教育资源共享并保障教育公平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学校信息化鸿沟是社会领域信息公平问题--"数字鸿沟"在学校的缩影和重要体现,它是诸多现实制约因素合力的结果,可以分为"显性"与"隐性"两类.认识到"隐性"鸿沟的存在以及学校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克服制约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因素是弥合"数字鸿沟"的要务.  相似文献   

8.
数字体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信息技术与体育的广泛结合:通过文献资料法简述数字体育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对数字体育的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论述了数字体育和电子竞技以及电子游戏的关系,并对我国数字体育的健康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以便对数字体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算力是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在数字体育领域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为满足数字体育产业升级需要,推动算力融入体育实践将锻造数字体育产业竞争优势并解决数字体育技术应用和算力资源利用问题。作为数字体育的生产力,体育算力是指专门为体育数据提供高性能计算和低成本处理的算力资源,反映为算力基础设施进行体育数据传输、运算和储存时所具备的综合能力,呈现种类多样化、应用普惠化和资源绿色化的趋势特点,涵盖体育视频传输、即时体育数据分析、延时体育数据分析和体育信息收储管理等运营场景。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由体育算力规模、技术、环境、应用为核心指标构成的体育算力发展水平测度体系。为应对我国体育算力发展的现实挑战,建议夯实体育算力基础设施,加强体育算力技术研发,多点联动促进体育算力产业协调发展,优化体育算力应用横纵结构。  相似文献   

10.
智能化程度不断增强的数字教材的推广应用,会对教育体系革新、行业规范制定、教育公平内涵等产生深刻影响。由于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领域的融合探索尚未成熟,引发了数字隐私安全、技术垄断、情感缺失、教师角色错位、数字鸿沟、问责不明等众多复杂的伦理问题。为此,提出教师使用数字教材伦理风险的防范对策:坚持以法为界,确定数字教材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追求以人为本,实施用数字教材育人的教学理念,以情感识别和情感干预促进师生情感互动;坚持以德立身,提升智能时代教师教育伦理素养;坚持公平正义,消除数据鸿沟,构建公平正义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态系统;明确责任,完善数字教材应用的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11.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当今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结合我国的国情及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性支出在逐步提高的同时,不同地区之间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性支出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 ,对2012年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综合排序,最后对各地区消费支出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分为两大类:基本生活消费因子和衣着保健消费因子,各地区综合得分的排序与聚类所得结果相吻合,表明我国31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发展很不平衡,除了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外,很多地区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现状分析和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研究及问卷统计数据结果,从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技术应用、信息网络建设、信息人才和信息化发展政策几个方面分析我国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现状.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总体发展不平衡,研究与应用开发建设的投入不能满足需要,体育政府部门公务员的整体信息化素质不高.并对此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浅谈高等教育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高等教育信息化从整体上影响高等教育,它带来高等院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制度、组织形式发生变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给各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广播电视大学的学生相对特殊,学习时间相对灵活,图书馆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从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的发展来看,还存在着管理理念落后、资源整合难、移动阅读有待完善、信息化水平低等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图书馆为学生服务的质量。鉴于此,笔者提出了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创新对策,希望坚持以人为本的创新知识管理理念,提高信息化水平,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而不断加强图书馆的影响力,更好地承担文化资源的传承,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十运会与雅典奥运会男子十项全能决赛的成绩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总分、各单项成绩及技术等级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差距明显,在某些项目上差距更大;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各单项的得分率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基本一致。旨在通过比较分析,使相关人士认识到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的现状,采取措施,尽快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张宏波 《职大学报》2014,(5):121-123
社会体育在某种程度上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本文指出了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人口因素、社会体育意识分别为社会体育的影响因素。同时对我国社会体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有效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有效链接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建立完善体育管理体制,旨在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农村信息化对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对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竞技体育,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好的不乏其人,他们努力训练,通力合作,为我国的竞技体育的腾飞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也有些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不融洽,使运动员过早地离开运动场,失去了为国争光的机会。文章通过教练员和运动员关系的研究,旨在为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和教练员在选材、训练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