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7 毫秒
1.
薛福成系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现的杰出思想家。其思想体系的精髓是他的经济思想。他富国强民、外向开拓、实行商战的思维萌发于19世纪70年代,完善于90年代。他的经济思想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民族工商业;二是保护民族国家的财政税收政策。薛福成在阐述经济观点时运用了心理分析法、社会分析法。他的经济思想也影响了19世纪后期无锡的经济,其合理有用部分迄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纪中后期是中国步入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由传统的朝贡外交体系逐步向近代外交体系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薛福成的外交思想体现了这一转变.薛福成在其充当曾、李幕僚时的外交思想中就有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立场、讲求交涉之道、以实力为外交后盾的外交思想,这已具有明显的近代外交思想成份.  相似文献   

3.
薛福成的"以夷制夷"思想是其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历史的角度,通过对其此种思想的形成及主要内容进行剖析,从而试图揭示出近代中国社会思想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薛福成(1838—1894),字叔耘,江苏无锡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论家、外交家。福成早年长时间充任曾国藩、李鸿章幕僚,受其影响颇深,富国强兵的洋务主张很突出。后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侵略的日益加深,洋务运动的弊端明显暴露,薛福成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了效法西方变法图强的改良主义思想。今天,我们正在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回顾总结近代史上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并对以通晓“洋务”著称的薛福成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薛福成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改良主义思想家 ,他生活的时代正值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打开中国国门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作为一位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面对社会的剧变 ,他忧虑时事国势 ,勤于思考探索 ,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实践反思和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广泛深入的了解 ,提出了自己的商本经济思想 ,希望以“工商为本”,“以分洋商之利”,以此来抵御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本文就薛福成的这一商本思想从萌芽、确立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作一历史考察。通过考察 ,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薛福成以及中国近代史上的早期改良主义。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薛福成的外交活动,从三个面分析了其外交思想,即对传统思想的沿袭与改造,对近代国际法的接受和运用,外交和内治息息相通。  相似文献   

7.
近代改良主思想家薛福成的商本经济思想是对洋务运动实践的反思,对“商”进行了重新定位,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薛福成的商本经济思想经过了由萌芽,初步确立到成熟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了爱国性,商本性,空想性三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早期改良派是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萌芽阶段,以王韬、马建忠、薛福成、郑观应、陈炽为主要代表人物;资产阶级改良派是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形成阶段,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主要代表人物;资产阶级革命派则是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发展阶段,以孙中山、章太炎、蔡元培为主要代表人物。虽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资产阶级教育思想面临着不同的社会矛盾,有着不同的历史特点,但却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维新”,即希望在中国建立一种新的教育制度,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9.
薛福成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思想家。因长期担任洋务派首领曾国藩、李鸿章的机要幕客,又接受经世之学,怀报国之志,对于当时筹海防、办铁路、兴企业等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逐渐形成了洋务思想,成为洋务集团中一员突出的干将。后来,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洋务运动的一些弊端显露出来,薛福成正视现实,对洋务运动进行反思,提出补救办法,甚至对自己及洋务派的某些观点进行批评,逐步产生了维新思想。90年代初,他出使英、法、意、比四国,亲眼目睹和实地考察西洋社会,更全面地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使中国真正走向富强的种种设想和具体办法,其维新思想体系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10.
薛福成教育立国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它是薛福成一生对西方认识不断深化的产物,对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五·四”运动带来中国思想文化的大变革,国内很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翻译出版了大量教育专著,很多中国教育家在学习西方教育思想的同时,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先秦儒家的很多教育哲学观点的认同,推进了教育哲学在中国的本土化.陶行知在借鉴杜威实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了中国当时的国情,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黄炎培在杜威职业教育“社会化”、“平民化”、“个性化”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2.
胡适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最具特色和最有价值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可以归结为:终生不渝地坚持“教育救国”的主张;对传统教育的深层批判;力倡教育与学术独立;孜孜不倦地引介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对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尽心尽力、贡献卓著。本文试图在探索胡适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同时,细细品味胡适教育思想于上个世纪传达出来的深透、理性、现代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是近代中国最早传播西方哲学的学者之一。他对西方哲学的偏好、担任《教育世界》编职的经历以及投身教育实践,使他将传播的重心转向西方道德哲学及道德教育理论。他从哲学、教育学、课程三个层面译介和引进西方道德哲学及道德教育理论,为近代中国道德教育变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观念。他运用西方哲学理论与方法整理和阐发儒家伦理道德遗产,赋予其独特的价值和意蕴。他以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为基础,阐述新式教育的宗旨,独树一帜,为建构近代新式教育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劳乃宣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思想和文化冲击中国,劳乃宣在新旧杂陈的多元文化影响下长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表现出传统礼学和新兴西学并存的思想基调。他提出了蒙学教育及推广简字的若干教育主张,并亲身付诸实践。虽然其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颜之推关于子女的早期教育、适宜教育、严慈教育、榜样教育等家庭教育思想是他对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总结与概括。这些思想不光丰富了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内容,还为现代家庭教育的科学诠释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孔子作为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丰富而驳杂。他在教育实践和教学理论的探索中,形成了独特的美育思想。本文从孔子的美育的思想基础、美育的形式、美育的目的以及其美育思想对现代大学教育的启示着手,探讨孔子美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舒志定 《教育学报》2012,(3):3-8,16
解读马克思关于人的教育问题的语境、主旨与实质,是深化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从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视角,把"现实中的个人"确定为教育对象,提出"现实中的个人"是"对象性存在"和人的发展的三阶段理论,阐释教育目的的内涵以及实现教育正义的道路。以此立场理解教育,使教育成为"现实中的个人"的"实践"活动,凸显教育理解的历史维度,实现教育思想方式的革命。因而,加强马克思人的教育思想的研究,有利于展示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为当前学校教育改革提供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8.
温儒敏语文教育思想开始成为影响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思想之一。就其知识源流而言,温儒敏语文教育思想的形成基础主要来源于西方知识分子理念、中国士人传统和五四精神传承。  相似文献   

19.
裘梦痕的音乐贡献表现在三个方面:编写初级音乐教材,重视音乐的普及教育;积极宣传音乐艺术,重视音乐教育的社会性;积极创建学校,开展音乐教育。裘梦痕的音乐教育思想体现在音乐教育的社会价值观,教材的选择观,教学方法观等方面。裘梦痕的教育思想,对现代音乐教育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康有为,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之一。为实现其政治理想,救国图存,针对教育领域提出了一系列的变革措施,并且身体力行创办万木草堂聚徒讲学。其促进中国近代化的教育思想中,不乏对现阶段中国教育改革有借鉴价值的成分。变科举、兴学校、学西学是其维新时期的主要教育思想;万木草堂办学是其教育实践的组成部分;《大同书》中的教育思想则是其教育理想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