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多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768名不同民族的大学生,采用问卷法,分析了大学生民族认同和文化适应的特点,以自尊和幸福感为心理健康的两个指标,探讨了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1)民族认同能正向预测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民族认同以自尊为中介变量,对抑郁幸福感产生影响。(2)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呈正相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显著高于汉族大学生;(3)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对主流群体态度呈负相关;(4)民族认同具有情景性,随着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民族认同逐渐减弱;(5)民族认同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主流文化社会中采取的文化适应策略,采取不同文化适应策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尊和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当前,认同问题的研究引人注目,特别是跨界民族认同与民族地区稳定联系起来,具有突出的政治意义。然而,人们研究方法受"多元文化意识"的影响,没有抓住认同意识的根本属性,以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人为地把两个不同属性和不同层次的认同对立起来,引起混乱。本文以跨界民族认同作为讨论的核心,强调中国跨界民族在国家认同问题上的特殊性,意在反思当前认同问题研究存在的一些误区,厘清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研究的思路,把问题的实质引向为现实服务。  相似文献   

3.
动态口令身份认证的实现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有许多种的身份认证方式,当前研究最多的是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技术和动态口令身份认证技术,都是为了解决传统静态口令所固有的一些问题,而动态口令身份认证技术因其实用性和可靠性成为了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一种身份认证方式。文章对动态口令身份认证的实现方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通过大学生的普遍正向认同来看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正向认同一般划分为强制性认同、利益性认同和观念性认同三个等级,它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产生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通过对三个认同等级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转变的分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发展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国家认同的建构——从边疆民族跨国流动视角的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是关系国家团结统一的重要基础。而边疆民族因其居住地属于国家边缘地带和其族群属于非主体民族而形成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张力,在国家认同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并具有选择的地缘条件和社会条件。为此,必须高度重视边疆民族的国家认同建构,而且应从边疆各民族主体出发,以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并以文化价值为目标的原则进行国家认同的建构。  相似文献   

6.
ABSTRACT

A theore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how environmental identity is currently being interpreted and applied so the construct can be extended to the classroom context appropriately. The review found three key foundational philosophies contributing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environmental identit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Eriksonian identity theories, Meadian identity theories, and those grounded in the conservation movement that revolve around understanding and promoting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urs. As expected, these foundational theories were inconsistent in the emphasis given to the social versus physical context within which environmental identities develop.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se the network of literature reviewed. This revealed that Susan Clayton’s interpretation of environmental identity had greatly influenced the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ed. However, her definition of environmental identity and the environmental identity scale she developed greatly emphasise the physical context. This commonly referenced interpretation recognises nature as the social ‘other’ and leaves little room to recognise the human social ‘other’ in environmental identity development. The author calls for the consideration of both social and physical contexts in environmental identity research, as well as transparency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struct for research purposes.  相似文献   

7.
语言与文化身份关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和文化身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语言是透视文化身份的一面窗户,是个体与某文化团体归属关系敏感而重要的标志,在文化身份的认同和维护中起重要作用。语言是个体自我意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渗透到个体的每一次思维和整个世界观;文化身份是语言的管轨,文化身份的差异形成了语言使用的差异。同时语言和文化身份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现实生活中文化身份的认同相当复杂,语言并不是文化身份认同的唯一标志。  相似文献   

8.
探究文化本质视角下高校新手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既能为社会深入理解高校新手教师身份认同提供一定理论支持,也能为教师身份认同研究提供文化本质视角的参考和借鉴。通过半结构化深度访谈采集3位高校新手教师身份认同的相关数据,借助NVivo11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与分析,归纳出影响高校新手教师身份认同的6个基本范畴并聚焦为3个主范畴,在此基础上建构高校新手教师身份认同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教师主体因素为内部驱动因素,直接影响高师新手教师的身份认同感;人际关系与文化社群因素是外部情境因素,间接影响高师新手教师的身份认同感。教师主体的文化理解是身份认同的根源,社群关系的建设是新手教师身份认同的表现形式,社群文化的建设是新手教师身份认同的软尺。  相似文献   

9.
很多作家都密切关注自我身份,他们在作品中也涉及到寻求人的自我身份的这个主题。著名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就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他一直不知疲倦地探索,把毕生的精力都致力于困惑他以及他的同时期人的难题--自我身份。本文主要从尤金.奥尼尔创作的三个阶段来探寻异化与自我身份丧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已成为目前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而身份认同问题则一直是困扰新加坡人们的敏感话题。《玛门公司》主人公甘家灯正面临着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身份认同的困惑,此时这种身份认同困惑已演变成一种身份认同危机,面对此种困惑和危机,她踏上了身份认同的寻求之旅。强化个体的身份认同是形成民族文化和民族凝聚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乌鲁木齐市三所高校217名维吾尔族大学生就民族认同、自尊与自我认同等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民族认同、自我认同与自尊三者之间呈显著相关,民族认同能够预测自我认同的水平,且通过自我认同影响着自尊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符号消费已经成为大学生认识世界的理论视野和思维方式,成为一种分析认识和建构身份的工具。它让大学生的自我身份认同建立在虚无缥缈的符号上面,促使大学生不断陷入寻找身份的焦虑之中,并最终引发身份认同危机。对此,应该从他者建构和自我建构入手,以自我反思为根本,以自我实现为旨向来营造生态的大学消费文化,培养大学生的消费道德和社会责任,重塑大学生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3.
论高等学校定位   总被引:170,自引:0,他引:170  
高等学校定位 ,包括高等学校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 ,一所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 ,学校内部各要素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三个层面。当前应重点研究的是高等学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 ,其实质是高等教育系统的分层。在对高等学校进行定位时 ,应综合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关学校的状况以及自身具备的优势等各方面的因素 ,展其所长 ,要有大视野、大智慧和大手笔  相似文献   

14.
非法移民给其输入国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对人口安全及国家认同的影响研究未能得到学界足够重视.非法移民对人口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口无序增长、人口素质下降两个方面.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的非法移民,以同一跨境民族的非法通婚类型为主,他们对本民族具有的民族认同感是促成非法移民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民族认同感与国家认同感之间并不是一种相互制约、此消彼长的冲突关系,对国家认同感的淡化、模糊并非由于民族认同感的增强,而往往来源于非法移民及其家人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某些不满.  相似文献   

15.
社会认同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文章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抽取甘肃省籍8个市级区域农民工582名。结果表明:农民工社会认同包括社会地位认同,职业能力认同和行为表现认同;女性农民工在社会地位和行为表现上的社会认同均高于男性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对农民工的职业能力认同影响显著,接受过高中教育、初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农民工在职业能力认同上依次显著降低;在职业能力认同上,河西女性农民工显著高于河东女性农民工,而男性农民工在地域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对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社会稳定发展至关重要。通过调查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状况,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国家认同感,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国家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仍面临着被弱化的挑战。为此,需通过历史教育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维系国家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身份究竟怎么样,为什么这样?这一直是个令人费解的问题。从历史的角度探寻教师身份的延续性、延续性中的非延续性以及非延续性所产生的危机,进而对变革和发展中的教师身份进行深层次的反思,以期唤醒对教师身份的记忆,在思想上重新赋予教师身份以生命。  相似文献   

18.
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身份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类别、角色等概念相联系,揭示的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本文梳理了身份—认同(identity)概念的发展脉络。对目前关于身份—认同研究的重要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的研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高职院校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重要力量,其组织认同程度直接影响着其专业群组织奉献的意愿和行动。以L省两个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内的教师为调查对象,在参考已有组织认同量表基础上自编问卷,从认知性认同、生存性认同、情感性认同、成功性认同、热心行为认同和负责任行为认同六个维度对国家高水平专业群教师组织认同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虽然两个专业群教师的组织认同总体较高,但教师组织认同形式化倾向明显、认同水平参差不齐、管理层教师组织认同有待提高,建议从个人、组织和组织外部环境入手提升教师的组织认同。  相似文献   

20.
在巴基斯坦西北部落区,部族认同由来已久,其直接构成对巴基斯坦田謇认同的挑战。部落区的传统部落制度和巴基斯坦独立后政治发展历程,是目前出现部族认同强化、圃家认同弱化的主要诱因,并由此造成部落区在认同定位中置部族认同于国家认同之上的现象,严重削弱了巴基斯坦固家认同的构建。只有部族认同、固家认同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有利于建构巴基斯坦盈家认同。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对部族认同的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