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胎儿民事权益的保护是我国法律所面临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倾向于在民事立法上确认胎儿的民事法律主体地位,我国否认胎儿民事权利享有的现状已经不能充分保护胎儿的民事权益。因此,有必要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在未来的民法典中确认胎儿的民事主体地位,同时明确胎儿的民事权利范围,从而真正有效全面地保护胎儿的民事权益。  相似文献   

2.
1989年通过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关注儿童的最大利益成为收养立法的国际趋势。然而,我国的收养立法并未很好地体现这一原则,并且收养立法中还存在许多不足。这主要表现在:有必要放宽对收养人和被收养人的条件;没有试养期及不完全收养等对养子女有益的规定;当收养关系面临危险时,没有很好的保护到养子女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胎儿这一弱势群体的保护在国内一直处于薄弱地位,因坚持自然人以出生为要件而取得民事权利能力,故胎儿一直被认定不具有权利能力,不享有生命权等人格权。现实中对于胎儿及母体权利的侵犯引人使得公众对于侵犯胎儿权益的事件已由道德层面转向寻求法律保护。本文从理论上阐释了胎儿取得权利能力,具有生命权的条件,并对侵害胎儿生命的行为进行了剖析和对保护胎儿生命权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一条明确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将首次作为民事权益的一种被纳入民事领域的最高立法保护。但学者们对于是否确立"个人信息权"仍有争议。针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有必要确立个人信息权并与隐私权相区分。我国还缺乏一般性规定;个人信息权的保护还处于消极保护权能,未谈及积极保护权能,信息利用必须经过信息主体的同意;信息利用者在利用的过程中未涉合目的性原则;还需进一步完善监督与追责制度。  相似文献   

5.
声音商标在我国《商标法》上无疑是一项新生事物,其实施与保护都处于初级阶段,尚不成熟,它的动态性与不可视性等特性决定了其实施与保护的难度较大。目前我国关于声音商标的保护实践较少,应在结合《商标法》实施现状的基础上,适当借鉴其他国家的声音商标保护纯熟的立法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来完善我国声音商标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公司的有限责任是公司法律制度的基石。有限责任的直接功能是保护公司股东和公司本身的利益,而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如何得到保护,如何在公司法中规定债权人保护制度一直是各国公司法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公司立法中的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进行比较,试图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期对我国公司立法的完善及公司法实践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格权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其保护的是专属自然人人格所具有的那些伦理性要素,不能以同等含义适用于团体人格。团体人格是用作区分团体有无民法上独立主体地位的纯法律技术工具,既无社会政治性,亦无伦理性;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等权利无精神利益,实质上是一种财产权,不具有专属性,非为任何团体人格存在之必须,故法人无人格权。  相似文献   

8.
对于死者生前人格权益保护的法理基础,学界众说纷纭,但此类问题对实践有着重要作用,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主要从对死者生前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的法理基础及死者的生前人格利益与其近亲属的利益等方面做出阐述,希望能对现实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际私法的立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法律适用法》)为界,2011年4月1日生效的《法律适用法》标志着我国国际私法立法迈入了法典化的轨道。其中,在自然人属人法上,一个突出的变化是,"住所"被"经常居住地"完全取代了。  相似文献   

10.
《合同法》实施近九年来,其在维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切身利益、完善市场交易规则、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合同法》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仅从宏观角度对《合同法》中存在的不足作一初步探讨,以期能对我国民事立法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运动员人格标识的商业化特征日益明显,侵权行为也逐渐增多,存在未经许可使用、超出约定范围使用、合同到期还仍无偿使用等侵权行为。而立法层面,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人格权商品化法律,其保护条款主要分散于民事基本法、知识产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侵权责任法》《广告法》等相关法律以及社会行业行为守则中,且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如保护范围狭窄、损害赔偿责任方式不明确、没有规定继承和转让等。在司法实践方面,法院对人格权商品化性质的认定模糊不清,对人格权商品化侵权行为的认定缺乏明确的依据,也没有统一的赔偿和判决标准。为更好保护运动员的人格权,可借鉴同属大陆法系的德国的相关法律制度框架,完善与人格权相关的民事法律,健全《侵权责任法》救济途径,建立多元化的体育纠纷解决机制,完善体育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的日益复杂,导致市场中的消费者弱势地位凸显。倾斜保护弱者的立法理念,利益平衡的立法精神要求加强对消费者的特殊保护。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增设后悔权制度,进一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对完善消费者保护的权利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二元利益并存的个人信息打破了传统的权利思维路径,个人信息的财产利益是否能够纳入人格权保护在理论上有争议。但是从人格权自身的发展、人格与财产的关系以及各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实践来看,以人格权为依托仍然是个人信息保护模式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劳资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资关系协调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筑。伴随着我国改革及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入,诸多劳资关系不协调,甚至矛盾恶化的现象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中一个令人忧虑的棘手问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劳动合同法》基本立法精神,均衡利益、倾斜保护是其基本原则。准确把握和有效宣传《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精神,使劳资双方全面理解彼此的权利义务关系,并积极践行新法,会推助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内涵的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的证券市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其关键在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证券市场监管的核心,也是证券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从分类表决机制的出台到《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管理办法》的颁布体现了政府对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政策的落实,也是投资者利益保护方面的制度建设的一大跨越。  相似文献   

16.
在追求社会正义的现代社会,保护弱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就国内情况而言,保护弱者是对人权的重要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从国际角度来看,随着中国日益崛起,并以大国的身份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大国责任,起到一定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法制环境,使弱者的利益得到真正的维护。本文分析了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对弱者利益进行保护的规定,并指出国际私法弱者保护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我国国际私法中的弱者保护能够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7.
人格权的商品化问题早已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不同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权利定性出发,对人格权益中财产利益的保护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我国《人格权法》的修订为契机,再次探讨此问题。首先在人格权体系中提出人格标识的概念,并进一步界定人格标识中的财产利益;然后对比分析国外发达商品经济国家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和法律规定,以及我国目前相关问题的学术研究和法律规定;最后针对提出和分析的问题,阐述某些观点和看法,以求有益。  相似文献   

18.
论公司法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股东与公司债权人是与公司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类利益群体,公司法对股东的权利与法律地位有着充分的规定,而公司债权人的保护则缺乏积极、有效的手段。文章从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必要性入手,论述了我国《公司法》对债权人保护的现行制度,并对这一保护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为被告人地位提高而高兴的同时,也应该关心被害人的利益。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存在着被害人再次被害的可能,其原因是:国家机关不能完全保护被害人利益;被害人除了在某些情况下能获得一点物质补偿外,其精神上的创伤是无法弥补的;在实际的刑罚权实行过程中,被害人可能再次“被害”。我国法律应该更加注重保护被害人利益,在全社会形成保护被害人的氛围。  相似文献   

20.
我国《侵权责任法》中赋予了被侵权人以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保护了公民的精神利益,作为与民事侵权相对的国家侵权领域也迫切需要对被侵权人的精神利益进行救济与保护。2010年《国家赔偿法》修正案中对此项制度作出了规定,但由于赔偿标准不明确、赔偿范围过于狭窄等多种原因,司法实践中的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引起了不少争议。下文从《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出发,结合世界代表国家的立法经验,分析我国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现状与不足,以期提出一些看法与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