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现状、成因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邓志军 《教育探索》2004,(12):94-96
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状况不容忽视,其贫困心理引发的各种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稳定和高校人才的培养。经济拮据、心理素质水平不高、校园非主流文化影响、他人对贫困大学生的态度、就业市场的压力等均是导致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贫困的重要原因。帮助贫困大学生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建立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体系;建立心理贫困防御机制;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进行干预;是高校帮助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脱贫的重要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在校学生规模的扩大,贫困大学生数量的增加,贫困大学生问题成为了国家、社会、高等学校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以调查为依据,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贫困的因素以及贫困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加强贫困大学生工作,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校作为贫困大学生就业前受教育的最后一站,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影响深远。以重庆市5所高校的贫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探究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的高校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就业指导、就业渠道、学历与专业知识及技能、专业设置、就业政策以及专业实习是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高校因素。在探究贫困大学生就业高校因素的基础上,从高校层面提出推动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对于推动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所涉及的不仅仅有经济问题,还有包括思想、心理、道德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加强贫困大学生励志教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贫困大学生立志成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培养贫困大学生健全人格;树立典型榜样,激励贫困大学生自强自立;建立社团组织,提高贫困大学生实践能力;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贫富观。  相似文献   

5.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对南京高校贫困大学生、普通大学生媒介接触的时间、目的、途径等进行了数据采集与对比分析,从大众传播学的视角对贫困大学生的现状进行了更好的解读。对贫困大学生的评价观念要与时俱进,要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并积极引导贫困大学生媒介的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6.
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佳  夏丹  刘萍 《文教资料》2010,(1):178-179
本文以宿迁学院为例,通过对当代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完善贫困大学生扶助体系、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疏导、引导贫困大学生自我调节等几个措施,旨在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常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7.
贫困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目前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就业竞争力弱,增加了他们就业的难度。因此,从职业生涯规划视角研究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分析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和职业生涯规划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重要性,探索加强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重视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校园中很大的、特殊的群体,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创建和谐校园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阐述了实现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工作建议以缓解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而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7名贫困大学生及123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SCL-90中,各项因子分均存在显著差异,且贫困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国内青年组常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躯体、强迫、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几项因子上存在系别差异。结论:经济贫困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强迫症状、情绪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在贫困大学生中较为普遍,但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数较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为探讨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现状,采用黄希庭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动机问卷》对某高校30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学习动机的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城镇贫困大学生比农村贫困大学生更倾向于小群体取向;不同年级的贫困大学生在个人成就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四学生的个人成就动机最强,大三学生的个人成就动机最弱;是否为独生子女和贫困程度在学习动机的各维度方面无显著差异。由此得出结论,贫困大学生学习动机与非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存在差异,而且城镇贫困大学生比农村贫困大学生更倾向于小群体取向,大四学生的个人成就动机最强。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推进,高校持续扩招和告别了公费制,高校中贫困家庭学生的数量有较大增长。目前贫困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承受着经济和学业的双重压力。对贫困生进行帮助、引导、教育,不仅关系到贫困生的成长成才,而且对于高校的稳定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一直非常重视高校贫困生问题,近年来不断加大资助工作的力度和完善资助的体系。但一些调查结果显示,不少高校贫困生在接受资助后,由于过高的外界期望、不良的人格特质等多方面的原因,未能达到期望的健康成长和成才的目标,还存在着负性情绪强烈、自卑心理严重等心理问题。因此,应通过采取改善资助方式、拓宽资助内容等措施,使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在促进贫困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实效性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阶段,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从保障型资助体系转变为内涵式资助体系。因而如何更好地践行资助育人工作、帮助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课题。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物质资助是前提,精神资助则是关键,从此角度出发,通过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工作目标的分析,探索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实效性的路径,旨在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物质与精神的双贫困,促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张清华 《科教导刊》2021,(3):181-182
当前高职院校的主要生源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学校学生,学生年龄小、多为"00后",自控能力、学能力较差,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因此而出现了心理问题,厌学现象尤其突出,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高职院校辅导员在管理学生的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的教育和思想引领工作.本文以工作中学生厌学案例为引,对如何引导高职学生摒弃厌学心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分析贫困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而制定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与服务策略,必将极大地推动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人格理论为依据,从人格概念的形成、自我防御机制、自我效能感、自我同一性、自我接纳、需要的建立几个方面对贫困生健康人格的构建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学校开展贫困生人格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人格理论为依据,从人格概念的形成、自我防御机制、自我效能感、自我同一性、自我接纳、需要的建立几个方面对贫困生健康人格的构建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学校开展贫困生人格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与顺利成才,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正日益完善,目前主要由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与贷款代偿四大部分构成。随着大学生资助体系的不断健全,其基本特点主要有四点:一是由无偿给予为主转为重在有偿资助,二是由资助形式不多改为资助体系丰富,三是坚持激励优秀先进与济困解难并重,四是从侧重奖励优秀转向注重关爱贫困,强调资助解困与助学育人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的贫困学生与非贫困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积极健康、和谐友爱的校园文化可以引导贫困学生增强交往能力,健全人际交往心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