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系学生血型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对聊城师范学院体育系411名学生A、B、O血型调查分析,发现体育系学生血型分布有别于其他调查结果。在中长跑项目中O型血百分率较低而B型血较高;足球专项中B型血较低。  相似文献   

2.
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院系的128名从事跨栏跑学生运动员进行了ABO血型的测定及气质的检测。结果以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并与中国汉族人的血型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从事跨栏跑学生运动员的血型气质的分布:A型血运动员的人数最多,占测试人数的40.63%。多血质的运动员人数最多,占60.1%。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参加第六届全运会决赛及广东省队部分举重、柔道、摔跤的运动员血型调查表明:举重运动员以O型、柔道运动员以AB型所占比例最高,与普通人群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而摔跤运动员血型则没有集中的显著趋向。  相似文献   

4.
采用“80.8神经类型测试表”测定广州地区456名不同专项青少年运动员的神经类型。结果表明,运动员神经类型的分布与运动项目特征是基本适应的。射箭、乒乓球、体操等项目运动员神经类型分布较好,1—4型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其他项目,而摔跤、柔道、举重、中长跑等项目运动员的神经类型不如上述项目好。总体上看,球类、田径等项目运动员的易扰型比率偏高,其中女子的百分率高于男子,少年又高于青年运动员。  相似文献   

5.
通过各种血型与普通大学生、体育系学生身体素质关系的测试及运动员血型分布情况的分析,指出血型与身体素质关系不密切,身体素质的水平主要与训练有关,在各运动项目训练中可充分利用其血型气质中的“适应性”部分,而且可根据血型气质的特点进行各种运动项目的选材。  相似文献   

6.
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体能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别对田径速度性项群体能主导因素的权重,以及身体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专项中外优秀运动员的身高指数排序各不相同,男女运动员的指距-身高指数表现出明显的无规则分布特征;100m和200 m男子运动员的躯干和髋部形态更偏向于粗壮型,而400m和400m栏男女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均稍偏向瘦型;去脂体重与运动成绩之间呈正相关,表现出训练水平越高去脂体重与体重/身高指数趋于增大;不同单项所需的运动素质具有独特的组合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7.
采用测量法与数理统计法对20名我国优秀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与普通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专项素质8项指标进行测试,得出优秀技巧啦啦操男、女运动员与对照组运动员各项指标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专项素质8项指标中提取了三个主因素,即速度力量素质、柔韧素质、速度耐力素质,累计贡献率为91.083%。研究提示:主因素分析可全面反映技巧啦啦操优秀运动员专项素质特征。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水平篮球运动员运动决策准确性和速度的差异,分析篮球运动员运动决策过程中眼动特征的差异.实验设计为3(运动水平)×2(性别)×2(场景图片)的混合设计.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得出以下结论:不同水平的篮球运动员在注视不同难度的场景图片时,眼动指标和决策速度和准确性都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水平的运动员对信息的获得方式、信息加工速度和信息加工效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水平篮球运动员运动决策差异的实质是:专项运动知识-专项认知能力-手眼动作联动三者整合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应用希思-卡特体型分类测量法和皮褶厚度法,对35名参加2002年优秀少年女篮集训运动员进行体型和身体成分测量.结果显示:优秀少年女篮运动员的体型特征为4.20-1.05-3.29,属于外胚性内胚叶型体型;前锋、中锋和后卫的体型特征无明显差异,没有表现出场上位置不同的体型特征;三个位置运动员的体型与全队的体型三联数一致.提示参加2002年优秀少年女篮集训的运动员,体型特征离篮球运动专项的"理想体型"要求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身体成分体脂百分比较大、瘦体重较小和体型特征的结果一致,表明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超级联赛2011-2012赛季30名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构成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优秀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构成主要由篮球专项综合素质因子、速度素质因子、力量素质因子、耐力素质因子和灵敏素质因子共5个主因子,16个测试指标项目构成.并建立了优秀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构成,明确了我国优秀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框架效应下优秀运动员风险决策偏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局中和局外两类性质的问题,探讨了优秀运动员受框架效应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优秀男性运动员在这两类问题中都明显地受到了框架效应的影响,而女性运动员受到的影响不显著.团体项目优秀运动员,在局中问题上受到了框架效应的影响,而个体项目优秀运动员在两类问题上都未受到影响.由此得出:在性别和运动专项两个纬度上,受框架效应影响呈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12.
采用体育测量法和统计分析法,对我国部分优秀女子足球队运动员进行了专项心理素质结构与专项心理素质发展水平的综合研究。确定了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专项心理素质结构,建立了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的专项心理素质的判别模型;制定运动员专项心理素质综合发展水平和专项心理素质发展均衡程度的等级评价标准,为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的心理选材、科学化训练训练和比赛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使举重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体能现状进行了相关分析;构建了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专项体能情况进行了评价;并对在男子举重运动员训练中运用专项体能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分析研究了我国优秀女子后备自行车500米计时赛运动员的专项素质与专项成绩之间的关系,并进而归纳和概括了其专项素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运动员专项素质的单项评分表和专项素质的综合评分方程.  相似文献   

15.
摘要:运用《运动员心理技能量表》和《运动员失败应对量表》对中国散打国家队的散打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探索运动心理技能和失败应对的交互关系。尤其是对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心理技能的研究,为完善散打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和心理技能训练提供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得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心理技能表现出高自信心-高焦虑控制的特征,不同年龄阶段的优秀散打运动员心理技能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不同运动等级散打运动员在心理准备维度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参赛级别散打运动员在集中注意维度有显著性差异、不同训练年限的散打运动员在焦虑控制维度有显著性差异。2)优秀散打运动员的运动心理技能发展水平与竞技能力显著相关。心理准备、注意力、焦虑控制的发展水平可以作为预测比赛成绩的参考指标。3)我国不同运动等级、年龄阶段、训练年限、参赛级别的优秀散打运动员在选择失败应对策略上相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体能在三级跳远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构成中具有主导与核心的作用,与运动员各机体形态结构、系统器官的技能水平、物质储备、代谢水平等均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中外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体能结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形态结构符合三级跳远运动项目的要求;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机能特征表现为白肌纤维含量和ATP-CP含量比较高;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和专项素质与专项技术的结合能力比较差.  相似文献   

17.
周文福  詹建国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9):133-138+封三
摘要:近几年我国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竞技能力不断提高,涌现出多名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运动员。与之矛盾的是对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结构特征的研究还相对薄弱。因此,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技术阶段特点与专项身体素质结构的复合性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得出: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复合性专项身体素质结构包括,基础性专项身体素质、技术性专项身体素质和保障性专项素质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优秀体操运动员个性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川省体操队的29名优秀体操运动员(其中健将9人、一级20人)进行16PF测验;对测试结果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性别、运动等级的体操运动员个性特征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显示:①四川省优秀体操运动员群体表现出乐群外向、较为保守、依赖性强的个性特征.②不同性别、不同运动等级的体操运动员之间存在较大的个性差异.③四川省优秀体操运动员的聪慧性(B)显著低于我国常模(P<0.01),这与以往的相关研究有较大出入;体操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特别是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应用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法,以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赋予专项力量指标以不同权重的基础上,研究不同重量级别举重专项力量的个性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专项力量分为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因子,各因子以及因子中各指标在反映专项力量信息上所占的权重各不相同,另外,重量级选手虽然由于拥有强悍的绝对力量,但其相对力量却较为薄弱,体重并非与专项力量同步增长,暗示着我国优秀重量级举重运动员体重仍然存在下调空间,提示着提高重量级选手相对力量,可能对其竞技成绩的进一步提高会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采用心理测量与个案研究法探讨射箭运动员人格特征与训练策略问题,研究对象为5名优秀女子射箭运动员,整个研究历时10年,结果表明:(1)5名优秀女子射箭运动员的人格都不同,差异较大;(2)在10年训练中,4名选手的人格变化有一种相似的趋势,即情绪向不稳定方向发展;(3)根据人格特征提出并实施相应的训练策略是行之有效的,是射箭运动员科学训练的重要内容;(4)训练型与比赛型射箭运动员的差异有其生物学基础;(5)不同人格的射箭运动员存在抗应激能力与动作本体感觉能力之间的补偿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