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颖 《新闻前哨》2023,(4):63-64
后疫情时代,直播带货“野蛮生长”助推了经济的快速恢复,但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播带货的本质发生了变化,在信息交互与流量效应的参与下,“带火”成为直播带货快速变现的途径,导致市场秩序破坏、产品虚假宣传、销售数据造假等价值倾向的偏离,亟待约束和规范。  相似文献   

2.
对于都市报而言,增强经营能力首先要夯实影响力,以此作为开展工作的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其次要加速流量变现,以新媒体广告、直播带货、电商等形式拓宽经营渠道。最后要持续创新线上线下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以市场化手段竞得项目,为经营工作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张小虎 《传媒》2021,(8):55-57
直播带货是新媒体时代发展的新兴业态,在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与之相关的流量造假、维权困难等问题也层出不穷,损害并影响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与消费体验.基于此,本文将对新媒体时代网红直播带货模式的发展与利弊展开研究,从网红自律、平台他律、完善监管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期望能为直播带货模式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薇  刘梦禧 《今传媒》2021,29(4):41-43
直播带货日渐成为当下提升中国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营销方式,而县长直播带货的方式使得村民与网络接轨,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本文基于县长直播带货这一媒介化实践,分析政治身份认同的重要性,其独特性带动扶贫计划,推动直播带货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吴越 《采.写.编》2023,(12):190-192
目前,直播带货作为直播电商发展的新风口,引领直播电商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拉动社交、内容、电商等各平台的流量势能,助推传统媒体转型,直播带货几乎成为各大平台的标配。直播电商的快速发展越来越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消费及生活方式,带货主播通过其特有的优势对受众产生巨大吸引力,与此同时作为一种新兴事物,电商直播带货也为消费者购物带来弊端,直播带货也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研究直播带货中电商主播对受众的角色认同和在直播中受众的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进而提升直播带货中受众的理性消费。  相似文献   

6.
沈春宁 《传媒》2021,(8):77-79
2020年是中国电商产业直播带货元年.不同于商业类直播带货,主流媒体直播不仅是带货,更是品牌和公信力.主流媒体的直播带货有其天然优势,需要将媒体责任、社会影响、公益助力、商业变现等多元诉求合一,打开内容与服务的边界,打造社交新零售,进入媒体融合转型、经营转型、布局内容领域的新赛道.  相似文献   

7.
“直播”和“短视频”是近几年新媒体领域炙手可热的两个关键词,它们不但吸引了移动互联网世界的广泛流量,而且重构了商业世界的“人、货、场”关系,改变了用户的媒介使用习惯和产品消费行为。尤其当直播与“带货”行为紧密结合在一起之后,快速吸引了各大行业、各类人群的广泛关注。在全球疫情肆虐的语境下甚至一度被认为是企业数字化营销转型和业绩增长的救命稻草。需要承认的是,直播带货确实给疫情下的企业营销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机会,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刺激部分行业和企业的销售及利润增长。但学界和业界必须理性客观地看待直播本身的带货功能及其实际效果,并不是所有的直播都可以实现高效带货,也并不是所有的带货都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全民直播热潮中还有很多默默无闻甚至“翻车”的直播带货案例。这些反面案例的出现,预示着直播带货行业需要兼顾短期效益和长期品牌形象,树立良好规则,以推动直播带货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疫情期间线上购物成为了大家居家防疫购物时的便捷模式,直播带货受到了广大受众的热烈欢迎,让线上带货逐步走向了新高潮。在这拨线上带货的高潮中,除了自媒体网红直播带货外,一些政务新媒体也尝试开展线上直播,通过政企合作、媒体助力的形式进行线上带货,取得了较好的带货成绩。本文将采用内容分析法,以"南海旅游"微信公众号线上美食旅游节活动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传播学理论知识,对"南海旅游"线上旅游节举行的系列带货活动的传播策略进行分析,发现其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特点和善于把控受众消费心理等对活动进行传播,并探讨其优势,为未来其他的政务类新媒体实践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直播带货炙手可热,各级广电新媒体带货异军突起。笔者结合"县长带你买好货"系列网络直播,从原点人群、族群裂变的角度解构传统媒体通过信赖转移和裂变式传播进军直播带货,让自身中途进场却不落下风的优质基因,以及在直播带货的下半场,如何让直播产品从对人的信赖转变为对品牌的信赖。  相似文献   

10.
魏琳  张翔 《传媒》2021,(22):85-87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网络直播带货成为广告营销行业新常态.当前,网络直播带货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中小型企业库存积压,直播带货或成"救命稻草";二是带货场内马太效应加剧;三是主流媒体、企业家、明星等多元角色入局直播带货;四是直播带货成为公益营销新举措.在直播带货飞速发展的当下,应该冷静思考网络直播带货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从而寻找网络直播带货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1.
唐琳 《东南传播》2021,(11):14-15
直播带货是新媒体时代的新型销售模式,是拉动消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目前,众多传统媒体也开始尝试直播带货,并取得了良好反响.本文就从直播带货的角度,着重探讨了传统媒体应如何实现融媒体转型,旨在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数字时代的来临,营销的重要载体从线下转换成线上。直播营销热浪来袭。2020年,新冠疫情暴虐展开,线下商品买卖困难的大背景下,直播带货的热潮簇拥而来。直播带货,通过第三方的短视频平台为一些商家和企业提供了更多样的售卖方式,以及更优质的售货渠道。本文通过分析直播卖货的新媒体营销方式,梳理其价值和影响。在分析当下模式的基础上,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简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直播带货在消费升级与新媒介赋能下成为新消费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广电媒体早就有的广电广告和电视购物,与直播带货相比,具有某些相似性,直播又是广电媒体基本节目形态之一,因而广电媒体进军直播带货不足为奇.广电媒体直播带货,推动与电商平台的融合,成为实施媒体融合这一国家战略的新路径.广电媒体直播带货更看重社会效益,彰显主流媒体的...  相似文献   

14.
姜岩 《新闻世界》2021,(2):47-49
在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背景下,网络直播活动已成为网络空间常见活跃的交互方式,特别是遭遇新冠疫情以来,网络直播课堂、直播娱乐、直播带货等直播样态迅速发展壮大,吸引大量受众围观甚至尝鲜直播。与此同时,作为传统媒体从业者的广播电视主持人应居安思危,结合自身优势,不断挖掘业务潜能,以全媒体视域深度参与媒介实践,持续提升有效传播力。本文通过对近来广播电视主持人频繁参与网络直播带货活动案例的分析,探究主持人群体全媒体发展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持续深度融合,在电商直播平台上更新盈利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挑战。本文以"淘宝"直播带货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大热原因以及面对挑战如何应对,探究如何提升直播带货效果。  相似文献   

16.
网络直播在诞生之初,传播形态较为单一,主要以秀场直播为主,但也因入行门槛较低这一先天基因,行业竞争异常激烈。数字时代,对于电商平台及各类企业而言,网络直播显然成为重要的布局风口,如何实现商业变现是营销策划非常核心的工作。虽然目前网络直播的商业模式并未完善,但得益于其赋能效应,直播电商显现出来的潜力已不容小觑,孵化了众多带货“网红”,李佳琦就是其中具有典型性的超级网红主播。直播电商通过真人主播的精准定位并锁定用户,提高了企业及平台变现能力,有助于企业的品牌建构,但也承担了特定的风险,是未来企业运营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重要形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技术和短视频行业的迅速发展,网红直播带货成为一种新兴的带货方式.但在网红直播带货过程中,出现了数据造假、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以及套娃消费等急需得到解决的问题.研究建议品牌在进行网红直播带货时注意明晰自身责任、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品牌的美誉度,加强对主播的业务能力的培养.以促进网红直播带货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修远 《传媒》2021,(10):37-38,40
直播带货的持续发展,催生了公益助农直播这一新生产物,也拓展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范畴和渠道.本文以三大央媒携手淘宝直播公益带货为例,考察公益助农直播的可行性、实践性与价值性,并探讨公益助农直播如何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求取平衡.  相似文献   

19.
邢剑飞 《科技与出版》2021,(10):115-117
新媒体营销逐渐成为当前市场营销的主要手段之一,出版行业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也逐步加大新媒体营销力度.本文通过分析总结国防工业出版社学术图书的新媒体营销手段,探索学术图书进行直播带货营销推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张丽娜 《传媒》2021,(11):81-82
直播带货是直播行业兴起后的又一风口,对传统的网络直播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精准扶贫视角入手,分析直播带货引发的行业变革,剖析直播带货在精准扶贫上的作用以及潜在风险,以期充分发挥直播带货在扶贫方面的公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