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作为移动语音通话工具而被发明的手机,如今已集文字、图片、音频乃至视频于一体,成为集大成的信息传播载体。只要手机款式不太落伍,就可以如愿实现上网、阅读新闻、收发E-mail、游戏娱乐等服务。与互联网一样,手机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其传播广告的作用越来越被关注,已经令各大运营商、媒体等机构垂涎三尺。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手机市场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传播途径受到冲击,而手机传播也使得手机广告,特别是正面广告宣传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运用手机媒体更好地加强和改进传播工作,扩大广告正面的传播效果和手机媒体的权威性?本文就这个问题,结合国外成功运营案例,运用传播学中的6R模式探究手机媒体广告正面宣传的合理策略.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是当前广告传播发展的热点。广告形态表现作为新媒体最重要的传播系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对媒体的生存发展有巨大的经济意义,又对媒体的传播形象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利用数字新技术催生的网络电视、楼宇电视、流媒体、网络游戏、CMMB、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等新媒体,从一开始便采用广告表现和非广告表现两大形态进行广告传播,这种是广告又是信息的新的广告传播形态业已渗透到生产、消费、交易等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4.
沈琳  张明东 《东南传播》2012,(1):119-121
广告是一种典型的传播行为,它是一种传达产品信息和概念的工具,以求达到广告内容最大限度的表现和与公众最彻底的沟通,手机这种新型的媒介形式更是如此;手机网页广告推送模型综合了包括广告内容与网页信息的相关性、广告类型以及广告的诉求方式在内的影响广告推介决策的多重因素,本文将从信源、编码过程、信息、译码过程、受众、反馈、等信息传播过程的几个要素分析提出了手机广告建模,分析针对个性化受众的精准、有效的广告传播,说明个性化广告推送决策流程能够使得用户、广告主和平台运营商三方都受益。  相似文献   

5.
以手机和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大众传播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媒介特性使媒体环境更趋复杂化。本文在对新媒体及其媒介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透视新媒体环境下所发生的变化,探讨新媒体环境对广告传播模式的影响,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新媒体、新媒体环境及其带来的新的广告传播模式,为新形势下的广告传播提供战略思维。  相似文献   

6.
李婉青 《新闻世界》2012,(1):116-117,143
手机广泛普及并发展成为第五媒体,由于媒体与广告有着共生的关系,手机的广告媒介属性也愈加受到重视。其中短信作为手机广告的最初表现形式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何规避不利因素,使短信广告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并促成手机用户的消费行为需要一定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以手机和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大众传播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媒介特性使媒体环境更趋复杂化。本文在对新媒体及其媒介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透视新媒体环境下所发生的变化,探讨新媒体环境对广告传播模式的影响,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新媒体、新媒体环境及其带来的新的广告传播模式,为新形势下的广告传播提供战略思维。  相似文献   

8.
杨海军 《新闻界》2008,(2):130-132
广告场是指由广告信息交换所引起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广告场根据其信息的承载程度,可以分为单体广告场和群体广告场。涉及到场时、场强、场域三个要素,关系到广告传播过程中的技术、精神、利益三个层面。广告场理论所关注的核心是在新传播模式下广告传播活动中多角关系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共享、相互牵制和和谐发展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已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媒体传播模式正悄然变化,计算机互联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等新的媒体传播方式开始出现,不仅丰富了我国媒体传播的方式,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媒体的发展。广告作为以媒体为传播载体的产业,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也随着媒体传播模式的改变而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基于此,主要就新媒体传播模式对广告传播模式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手机广告——移动中的互动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倩  苏宝华 《新闻界》2007,(5):147-148
本文以手机广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手机传播特点的对比分析和对当今应用比较广泛的几种手机广告模式的探讨,总结出手机在广告传播中具有的“移动中的互动交流“的传播特点,进一步分析了目前最符合手机传播特点的广告类型即无线网络广告和无线位置定位广告,并运用哈贝马斯的行为交往理论,揭示了移动中的互动手机广告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广告的"新"主要体现在其打破了传统媒体广告在传播地域、时间等方面的限制,为广告受众提供了形式多样的互动体验,给广告主带来了更加丰富的信息传播方式。但也正是由于新媒体广告的"新",使得其在传播过程中同时存在着内容缺乏创意、受众碎片化、效果监测技术不完善、可信度降低等问题。本文立足新媒体广告的内涵及其传播优势,重点探讨了新媒体广告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新媒体广告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广告互动传播的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告互动传播的思想产生已近半个世纪 ,但只有现代互动媒体的问世 ,广告互动传播的概念才能形成并得以实现。广告互动传播的实现主要有两种 ,一是延时性实现 ,二是即时性实现 ;而在即时性实现中 ,网络广告、数字电视广告、手机广告成为三种主要的形式。由于媒体间呈现整合趋势 ,因此互动一体化也将成为广告传播的总态势  相似文献   

13.
现代广告传播的语境变化呈现出新的态势,导致广告传播观念的人本化。人本观广告从受众的生存状态寻求创意资源、注重受众的生活方式建构、关心并尊重受众、以受众的视角进行人性化的广告表现,从而与传统的物本观广告区别开来。现代市场学和传播学的观念变革为广告传播观念的人本化提供了基础和支持。  相似文献   

14.
席明峰 《今传媒》2011,(8):93-94
3G技术运用以前,因为技术瓶颈、诚信缺失及消费者认可程度低等因素的影响,手机广告的优势尚未凸显,其市场也只处于导入期。3G时代,由于技术革新及其带来的联动效应,手机广告产业将逐步走向成熟。3G手机广告要获得健康可持续发展,走出传统手机广告的阴影,优化广告效果是至关重要的一步。3G时代手机广告效果的优化研究应从手机媒体技术变革引发的传媒市场变动、手机网民结构及消费心理的变化、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与实践等三大视角展开。  相似文献   

15.
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近几年来中国手机的海外销售成绩斐然,其广告宣传功不可没,关于中国手机海外广告的研究极具借鉴意义。基于2013-2017年间32则、共计3014秒的中国手机海外视频广告进行的逐秒研究表明,该类广告的多模态组合模式具有简洁性,且具有异质属性的模态较为少见、具有同质属性的模态较为常见,此外,其组合模式并未受到广告叙事类型的明显影响。上述特征的内在机制主要表现在:简化编码以减少信源、信宿噪音,采用共鸣策略并寻找文化共性,较多地使用非语言符号以跨越语言传递信息。这样的多模态组合模式对跨文化传播背景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加注重品牌附加值、更有利于广告标准化策略的推行。  相似文献   

16.
在广告活动中,大众媒介在广告主与广告对象之间充当媒介,将产品、企业、服务信息传播给消费者,从而沟通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流,起着广告媒介的作用。除了一些大众媒介、日益兴起的网络媒介外,还有着包括楼宇液晶电视、卖场终端电视、手机电视等更为分众化的媒介。  相似文献   

17.
手机广告发展与中国现实进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忠青 《新闻界》2007,(3):112-114
手机广告是以手机为平台,利用手机传播、发布的广告。它具有交互性强、送达率高、针对性强、扩散性强等传播优势,在世界一些发达地区和国家已经成功运营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中国国内有4亿以上的手机用户,但面对这个巨大市场的手机广告业却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因此,有必要从廓清有关概念入手,学习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开发和培育市场,探寻国内手机广告健康快速发展的现实道路,为认知与指导手机广告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相似文献   

18.
谭成兵 《报刊之友》2011,(4):142-143
二级传播理论及多级传播理论问世后,人们对广告传播活动中广告作品常规传播及包涵其中的广告信息的二级传播或多级传播早已知晓,而对于优秀广告作品的再传播则关注不多。论文主要从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类型、受众、是否付费、传播效果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优秀广告作品的再传播的特殊性及给广告公司和广告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谭成兵 《今传媒》2011,(4):142-143
二级传播理论及多级传播理论问世后,人们对广告传播活动中广告作品常规传播及包涵其中的广告信息的二级传播或多级传播早已知晓,而对于优秀广告作品的再传播则关注不多。论文主要从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类型、受众、是否付费、传播效果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优秀广告作品的再传播的特殊性及给广告公司和广告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贺雪飞 《新闻界》2007,(2):30-31,44
跨文化广告传播,是在不同文化疆域间的广告传播,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国内领域的跨文化广告传播,即在一国范围内的跨种族、跨民族及不同亚文化之间进行的广告传播活动;二是国际领域的跨文化广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