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社会分层是一种决定人们在社会位置中的群体等级和类属的一种持久模式.从社会分层结构的角度透视小城镇不同社会阶层居民的体育行为特征.结果显示:不同社会阶层居民的体育行为在项目选择上,中层以上略显现代型、中下层以下呈传统型特征外,在空闲时间的安排、组织形式和体育消费水平上不具备反映阶层品味的特质.提出以下三种影响途径:扩大社会上层居民体育行为的号召力;增强中上层和中层居民体育行为的渗透诱导作用;加强对社会中下层和底层居民体育行为的社会动员.  相似文献   

2.
探讨广州市不同社会分层下社区居民的体育参与情况,为居民进行合理的体育参与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结果显示,(1)不同社会阶层人员参与体育的目的不同,以健身为目的最多;(2)体育参与项目上,小球类项目、跑步、散步和广场舞最受欢迎;(3)健身房和小区广场是最受欢迎的体育参与场所;(4)体育消费水平与收入存在相关,收入高的阶层人员其体育消费高;(5)对体育重要性的认知上各阶层存在显著差异。提示社区体育需根据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居民开展项目、组建场所,不断提高不同社会阶层人员的体育参与,达到提高居民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社会分层视角下中国城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为了对城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发生率进行科学研究,以社会学为研究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依循社会分层的研究逻辑线索,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2008对中国城市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数据分析,探讨了城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参与因素中的两个问题:第一,社会分层是否对城市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行为有影响;第二,城市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行为受什么因素影响。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多水平模型与二分类的逻辑斯迪克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城市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受个体层次的自变量和高层次自变量的共同影响。个体层次自变量为个人周工作时、学历、个人年收入、个人经济社会等级与年龄世代,高层次自变量—社区居住类型影响个体体育锻炼行为的发生;呈现出社会阶层高,体育锻炼行为发生率高,家庭月支出高,体育锻炼行为发生率高,个人周工作时间短、个人学历高、人年收入高体育锻炼行为发生率高。年龄划分中传统一代、失落一代、独生一代的体育锻炼发生率高于幸运一代、转型一代呈现出人口年龄结构两头发生率高、中间低发生率的态势。有助于从社会学的角度认识我国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的社会分层效应的影响机制,从而构建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资料法和个案研究法对我国小城镇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我国小城镇体育文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特色,具有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从自发性走向群体性、有组织性;小城镇体育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品味不断提高.但是存在资金匮乏、缺少专业的社会体育辅导员和居民体育锻炼意识低下的问题.建议:用市场手段缓解资金问题、实现社会体育辅导员本土化、提高小城镇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最后对我国小城镇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以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基于社会分层理论,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杭、宁、温三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的参与程度、人际环境、空间环境及运动项目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各阶层居民都有一定比例人群参与体育锻炼,参与度随着阶层上升而递增;(2)各阶层以个人、家庭形式、朋友形式为主要锻炼环境,单位组织、俱乐部形式次之,个人形式选择率随着阶层上升呈下降态势,朋友、单位、俱乐部形式随着阶层上升呈上升态势,家庭形式在阶层纬度上没有明显变化;(3)居住附近的免费场所是各阶层锻炼主要空间环境,收费场所选择率上层居民远高于其余阶层;(4)各阶层体育锻炼内容以简便性、健身性项目为主,而娱乐性项目参与率随着阶层上升而上升.  相似文献   

6.
小城镇不同社会阶层居民体育消费特征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分层结构的角度透视小城镇不同社会阶层居民体育消费特征。结果显示:社会各阶层的体育消费均倾向于不消费。消费类型趋向于实物性消费;绝大部分居民的年体育消费随着阶层的降低呈现下降趋势;“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在不同社会阶层的差异明显。提出了扩大社会上层体育消费的影响,提高社会中上层和中层体育消费水平和引导社会中下层和下层体育消费理念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提高居民体育锻炼参与率是促进全民健康、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使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和Heckman二阶段模型,实证分析影响我国大陆居民体育锻炼参与决策和体育锻炼时间的因素。经分析发现:1)我国大陆居民的体育锻炼参与概率及体育锻炼时间在人口社会学特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居民、城市居民、高学历居民、健康状况好的居民的体育锻炼参与概率更大,且体育锻炼时间更多。个人年龄与其体育锻炼参与概率呈“U型”关系,但是个人年龄对其体育锻炼时间没有影响;2)个人家务劳动时间增加、家庭收入增长、所在行政区有体育设施、所在行政区人均体育财政经费投入增加都会显著增大其体育锻炼参与概率及延长其体育锻炼时间;3)个人工作时间延长、在婚、家庭规模增大、所在行政区PM2.5浓度升高都会显著减小其体育锻炼参与概率及减少其体育锻炼时间;4)个人收入和所在行政区的人均GDP增长均会显著增大其体育锻炼参与概率,但是对其体育锻炼时间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运用序次逻辑回归,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影响我国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为年龄、工作时间、社会阶层、城乡、性别、民族、受教育程度、职业、健康状况对我国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影响显著,而经济状况和婚姻状况对其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法等对城镇化下河南省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发现:河南省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普遍较低;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以实物性消费为主,观赏性体育消费比例过低;强身健体、娱乐享受、朋友或邻居影响等因素是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经济条件、缺乏组织与指导和缺乏体育设施是影响居民参与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就提高河南省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社会统计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十大社会阶层"为理论基础,对社会分层与社区体育参与之间的深层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粤东地区社区居民经常在社区锻炼的占15.9%,经常在社区锻炼的比例较低;除了产业工人阶层和经理人员阶层以外,其他社会阶层对是否经常在社区锻炼的影响都不具有显著性;性别、年龄、余暇时间、体育情感对社区居民是否经常在社区锻炼有显著影响,而体育认知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提出了几点关于社区体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小城镇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现代社会调查的方法,对山西省11地市的272个小城镇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有效的样本为908人.结果显示,山西省小城镇的居民对体育健身的认识不够,劳作任务繁重,余暇时间太少,体育锻炼场所匮乏,家庭经济收入偏低,社会体育指导人员严重不足.同时论文还提出了山西省小城镇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社会分层和体育锻炼的关系,以部分城市的城乡居民为研究对象,先采用One-way Anova对社会分层中的单因子(职业声望、文化程度、月收入)与体育锻炼频率、时间和强度进行实证研究,然后运用Stepwise对于多因子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模型验证.结果表明:不同的职业声望,不同的收入,不同学历的城乡居民其参与体育锻炼频率、时间和强度有所不同,社会地位越高者体育锻炼频率越高,社会地位处于中层和中上层的城乡居民体育锻炼时间和强度高于上层和中下层以下的居民.职业声望、文化程度、月收入三个预测变量能够很好地预测体育锻炼这个效标变量,检验结果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模型可信度较高,说明社会分层与体育锻炼存在着高度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以商丘市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对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商丘市社区居民体育参与程度不高、体育健身意识较差、体育场地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不足.提高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运动竞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中等城市中产阶层运动休闲消费场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阶层化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运动休闲消费的阶层化现象已经被人们所意识到并重视,但社会阶层化对消费会产生什么影响,特别是对阶层人群运动休闲消费的影响却很少有人探讨。在社会分层研究中,学者们更注重大城市中产阶层的收入、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分化。本文主要研究中等城市中产阶层运动休闲消费的态势,着重探讨社会的阶层分化与运动休闲消费场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等城市中产阶层人群运动休闲消费场域与他们的学历、年龄、消费认同、社会地位有很大的关联;社会体制、消费动机、经济收入对中产阶层的运动休闲消费场域的影响也很大。  相似文献   

15.
对广东省大中学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第一,“阳光体育运动”实施过程存在差异。在校期间大学生锻炼主要集中在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则以早操、大课间操为主;在离校期间高校学生锻炼比例高于中学生,80.00%以上的乡镇中学生不参加锻炼;在锻炼项目选择上大学生呈多元化状态,中学生则相对集中。第二,实施效果均不理想。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学生比例均在10%以下,大学生比例相对较高;大学100%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城区、乡镇中学只达到83.33%和66.70%;大中学校学生《标准》测试结果及格率大于85%的学校比例较低,远未达到目标。第三,阳光体育运动实施高校总体上优于城区中学,城区中学优于乡镇中学。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分层结构的角度透视江苏省不同社会阶层居民体育活动特点。结果显示:1)社会各阶层的体育意识和体育动机有一定差别,处于社会上层、中上层的市民有较强的体育意识和多样的体育动机,而居社会下层、中下层的社会群体其体育意识单薄,体育动机单一,以健身目的为主;2)江苏省城市居民在体育活动时间和频率的安排上表现为不同社会阶层市民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社会上层、中上层市民活动频率比较多,且一般时间多在晚上。社会下层、中下层市民的活动频率较低,且较不固定,一般把活动时间安排在清晨;3)体育活动项目也随阶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运动参与者在各阶层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对于高尔夫这一贵族运动,除了社会上层接触的比较多外,社会的中层、中下层和下层市民均未实地参与过;4)体育消费类型主要趋向于实物性消费,绝大部分居民的年消费额随着阶层的降低呈现下降趋势,"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在不同社会阶层的差异明显。提出了扩大社会上层和中上层体育消费的影响,提高社会中层体育消费水平和引导社会中下层和下层体育消费理念发展的三点对策:1)扩大社会上层和中上层体育活动的影响;2)提高社会中层的体育活动意识;3)引导社会中下层和底层体育活动理念。  相似文献   

17.
城镇居民家庭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吉林省城镇居民家庭体育消费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城镇居民家庭体育消费处于中低水平,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是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消费方式以实物型消费为主,并具有逐步向观赏型和参与型体育消费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城镇体育活动人口的趋势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问卷调查法、面访法及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浙江省 6个地市、县早锻炼体育活动的体育活动人口的抽样调查 ,对其健身意识 ;参加健身活动的动机 :体质健康及体育消费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了解了浙江省早锻炼活动点及其它部分项目的体育人口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通过分析处理提出我们的一些建议 ,为进一步地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科技人员身体锻炼与防御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采用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防御方式问卷(DSQ)对115名某科研所科技人员进行测查.结果发现:女性科技人员参加锻炼的比例低于男性科技人员科技人员,30岁组的科技人员参加锻炼的比例低于其它年龄组的科技人员.身体锻炼与成熟防御方式正相关,与中间防御方式、不成熟防御方式负相关,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正相关,并且"经常锻炼组"和"偶尔锻炼组"在中间防御方式的隔离因子和心理健康的敌对因子上显著低于"从不锻炼组".表明:参加锻炼有助于科技人员改善防御方式,增加社会支持,增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