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辽宁省高校教师余暇体育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高校教师的余暇体育行为进行词研。结果表明:辽宁省高校教师的余暇体育动机以健身防病、娱乐身心为主选,时间紧张是影响参与余暇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体育锻炼内容的选择呈多元化并男女有别,参加锻炼的形式为个人锻炼、与家人锻炼、参加单位活动等;辽宁省高校教师的体育人口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2.
大众传媒对小城镇不同社会阶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社会分层视角研究大众传媒对小城镇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影响的必要性,是由社会阶层的客观存在为前提依据的。通过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来研究大众传媒对小城镇不同社会阶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结果显示:除"影响不大"选项各阶层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有重要影响""有影响""没有影响"选项间的差异均具有高度的显著性。在进一步分析大众体育传媒在功能上呈生物性、形式上呈功利性、定位上呈片面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大众传媒对不同社会阶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以下3种影响途径:社会上层居民以号召为主;社会中上层和中层居民以诱导渗透为主;社会中下层和底层居民以动员为主。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广东省从化市城区居民体育锻炼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从化市城区居民对参与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居民对社区体育锻炼场地设施和社区体育组织的满意度较低,以及锻炼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参与动力不足,针对以上的情况提出:从加强政府和社区体育组织的管理等方面入手,提高居民的健身意识和体育水平,全面推动社区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方法系统研究了北京居民体育参与现状和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为:北京市民体育参与率比较高,但是参与的质量不高,经常锻炼人数比例不高;居民体育参与程度和家庭健身氛围、家人对体育参与的支持、对健身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健身知识的掌握程度成正相关,而受教育程度以及收入均和体育参与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2005年福建省3城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取得的20~59岁成年人资料,按是否锻炼者、是否体育人口、坚持锻炼时间等标准将其分为多种类别,对影响国民体育锻炼行为的人口特征、阶层、行为特征、体质等因素进行LOGISTIC逻辑回归类别分析和初步探索.发现成年国民是否锻炼主要与受教育程度和阶层等11个变量有关;成年有锻炼习惯的国民是否属于体育人口与工作时间、年龄和性别等9个变量有关;随着坚持锻炼时间的延长,所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少,在比较坚持锻炼3~5年与5年以上的锻炼者2种类别概率时,只剩下年龄和体质总评分数因素有较显著的作用.并运用社会心理学原理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初步的解释,认为资本和社会地位是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重要变量,这不仅因为高资本和社会地位人群有更加强烈的提高人力资本和扩大社会网络资本需求,并具有较高的体育认知水平;也因为不同阶层在使用体育公共资源的机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导致其控制体育资源的效能感较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2005年福建省3城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取得的20~59岁成年人资料,按是否锻炼者、是否体育人口、坚持锻炼时间等标准将其分为多种类别,对影响国民体育锻炼行为的人口特征、阶层、行为特征、体质等因素进行LOGISTIC逻辑回归类别分析和初步探索.发现成年国民是否锻炼主要与受教育程度和阶层等11个变量有关;成年有锻炼习惯的国民是否属于体育人口与工作时间、年龄和性别等9个变量有关;随着坚持锻炼时间的延长,所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少,在比较坚持锻炼3~5年与5年以上的锻炼者2种类别概率时,只剩下年龄和体质总评分数因素有较显著的作用.并运用社会心理学原理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初步的解释,认为资本和社会地位是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重要变量,这不仅因为高资本和社会地位人群有更加强烈的提高人力资本和扩大社会网络资本需求,并具有较高的体育认知水平;也因为不同阶层在使用体育公共资源的机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导致其控制体育资源的效能感较高.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民工体育认识及参与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农民工体育认识现状、体育锻炼规律性及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婚姻状况、不同文化程度及经济收入的农民工对体育锻炼必要性的认识存在着明显差异,农民工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呈现出无规律状态,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依次为工作忙、身心疲惫、缺少余暇时间、没有合适或免费体育场所等。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增强农民工体育认识、促进其参与体育锻炼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社会分层视角下中国城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为了对城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发生率进行科学研究,以社会学为研究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依循社会分层的研究逻辑线索,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2008对中国城市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数据分析,探讨了城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参与因素中的两个问题:第一,社会分层是否对城市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行为有影响;第二,城市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行为受什么因素影响。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多水平模型与二分类的逻辑斯迪克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城市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受个体层次的自变量和高层次自变量的共同影响。个体层次自变量为个人周工作时、学历、个人年收入、个人经济社会等级与年龄世代,高层次自变量—社区居住类型影响个体体育锻炼行为的发生;呈现出社会阶层高,体育锻炼行为发生率高,家庭月支出高,体育锻炼行为发生率高,个人周工作时间短、个人学历高、人年收入高体育锻炼行为发生率高。年龄划分中传统一代、失落一代、独生一代的体育锻炼发生率高于幸运一代、转型一代呈现出人口年龄结构两头发生率高、中间低发生率的态势。有助于从社会学的角度认识我国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的社会分层效应的影响机制,从而构建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运用序次逻辑回归,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影响我国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为年龄、工作时间、社会阶层、城乡、性别、民族、受教育程度、职业、健康状况对我国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影响显著,而经济状况和婚姻状况对其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商丘市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对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商丘市社区居民体育参与程度不高、体育健身意识较差、体育场地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不足.提高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运动竞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与社区居民特点进行阐述,分析扬州市部分社区居民参与传统体育项目的基本情况,结论为:(1)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选择上,太极拳是人们最为喜闻乐见的项目;(2)民族传统体育的锻炼组织形式以个人为主,以其他形式参加社区、单位的活动形式较少;(3)居民进行锻炼时选择在公园和广场中的居多,而在家中的较少;(4)社区居民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集中在1-2次的较多;(5)社区居民锻炼传统体育锻炼的时间集中在30m in以下。总结社区居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锻炼的问题,并从组织路径、制度路径、技术路径等方面提出了居民传统体育的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12.
本通过国内外的献资料研究,并结合最新的心理研究成果,认为:活动动机是影响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影响体育锻炼的活动动机的心理因素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其中主要有目标刺激方面的、行为方面的、认知方面的以及社会环境方面。而且,这些因素贯彻于活动的始终;有些心理因素不仅有利于促进体育锻炼,而且对人的健康成长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探讨广州市不同社会分层下社区居民的体育参与情况,为居民进行合理的体育参与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结果显示,(1)不同社会阶层人员参与体育的目的不同,以健身为目的最多;(2)体育参与项目上,小球类项目、跑步、散步和广场舞最受欢迎;(3)健身房和小区广场是最受欢迎的体育参与场所;(4)体育消费水平与收入存在相关,收入高的阶层人员其体育消费高;(5)对体育重要性的认知上各阶层存在显著差异。提示社区体育需根据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居民开展项目、组建场所,不断提高不同社会阶层人员的体育参与,达到提高居民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陇南地区中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与行为进行分析探讨。旨在研究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体育锻炼的因素,为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和树立正确的锻炼动机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影响中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对体育锻炼的选择和需要以及体育设施、场地和课余体育锻炼时间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浙江省医务人员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进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1)医务人员认知态度积极,锻炼行为相对滞后;2)在活动组织形式上,医务人员以个人锻炼为主要;在活动场所上,以公园景区、住宅小区和公共体育场所为主.3)浙江省医务人员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不容乐观,能经常性地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比率不高;没有闲暇时间、工作忙、压力大、家务劳动、照顾教育子女、没有场地是制约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摘要:为探讨高校体育分层教学对学生体质健康的作用及影响因素,对南昌大学女生实施历时一个学期、以体质健康状况为主要分层依据与教学目标的体育分层教学实验,教学实验前后分别测定受试学生的体质健康指标,调查教学实验期间其体质健康与肥胖相关行为情况,采用Logistic 回归法分析体质健康评分与BMI值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分层教学实验后学生柔韧性、肌肉耐力、速度、无氧耐力素质与体质健康总体水平显著提高,BMI值也显著高于实验前;课外体育锻炼频率与体育锻炼强度增加一个等级可使学生体质健康评分升高的概率分别增大至2.556与3.063倍;甜食摄入、膨化食品摄入与睡前加餐次数上升一个等级可使学生BMI值升高的概率分别增大至3.886、3.735与4.782倍。研究认为,高校在开展体育分层教学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活动的组织与监督、体育锻炼强度的评价与指导、体质健康教育模式的完善与实证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运用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年人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调查,并对中年人的健康商数(以下简称"健商")水平进行评估,分析中年人体育锻炼行为与其健商水平的相关性,探究两者之间的制约关系。研究发现:超过半数的中年人没有固定的体育锻炼习惯,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中年人不足五分之一,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以30—60分钟为主,中年人健商水平与体育锻炼频率和持续时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中年人无论是单独进行锻炼还是和同伴一起活动,只要坚持参与体育锻炼,健商的总平均数均处于理想状态。体育锻炼态度越强烈,健商总平均数越高,健商与中年人的体育锻炼态度呈现显著的相关性,但态度最为强烈的中年人群,健商指数并不是最高的。中年人随锻炼意识的增强,健商指数呈递增趋势,健商与中年人锻炼意识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作为体育消费的潜力群体,其消费观念和消费规模将对未来我国体育消费的发展起重要的引领作用。文中基于2017年上海市居民体育消费调查的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青少年体育消费的层次、结构、项目、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2017年上海市青少年人均体育消费为3 483元,以实物型消费为主,但同时以体育旅游为代表的新兴消费业态的潜力正在不断释放;(2)青少年体育参与、运动技能培养、代际文化传递均对体育消费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服务型消费对于体育参与程度的要求更高。(3)人口结构变量中,性别、所处教育阶段、家庭收入水平等对青少年参与服务型消费的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基于上述结论,在加强体育服务产品供给、大力发展青少年体育培训、重视体育文化资本的代际传递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机整群抽取湘鄂渝黔边区14个县(市)20~70岁农村妇女2244名,对民族地区农村地域、农村妇女人口学特征、体育价值观、体育锻炼行为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实地访谈、问卷调查和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湘鄂渝黔边区不同年龄组农村妇女民族传统体育锻炼的参与率为28.7%,锻炼时间每周3次以上仅占4.23%,农村妇女具有尊重民族习俗、强身健体、休闲娱乐和交流合作的民族传统体育锻炼价值认同,以舞蹈类、休闲娱乐类项目为主,锻炼时间主要选择在民俗节庆和乡镇集会,以参加村镇集体活动和朋友共同参与的形式锻炼,没有体育消费占58.2%。自我评价好、生活满意度高、体育锻炼价值认同、民俗节庆体育活动、家人和社会支持等社会文化因素支持农村妇女参加体育锻炼。结论湘鄂渝黔边区农村妇女民族传统体育锻炼有一定的群众基础,锻炼项目选择突出女性特点、地域文化和年龄特征,受到个人、家庭、文化习俗、体育环境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成年人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问卷调查,对广东省成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和意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成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以生物性作用为主,内容简单易行,场所以空地和免费体育场馆为主。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影响成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是闲暇时间、锻炼场所和技术指导。旨为科学制定体育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