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祖籍问题论争,近年来成为“红学”之热点。从30年代到60年代,对“丰润说”的异议不多。70年代起,“辽阳说”崛起,至80年代几成定论。到90年代,两说论争激烈。本文概述论争原流,认为“辽阳说”难于成立,“丰润说”难于否定  相似文献   

2.
胡风力图将民族革命战争对文学的特殊要求纳入五四启蒙主义文学传统的框架之内 ,于是在他的理论中充满着两个不同话语体系的冲突。这种冲突蕴含着“现实主义的胜利”这一命题。作为七月派的理论倡导者的胡风 ,他的现实主义理论是对现实主义的丰富和深化 ,但在七月派的创作实践中 ,主观战斗精神的过度高扬却违背了现实主义 ,不能不说是现实主义的失败  相似文献   

3.
围绕“什么是适应时代需要的体育”的不同回答,形成了新文化运动中对传统体育的三种态度:以马良等人为代表的唯传统主义、以鲁迅、陈独秀等人为代表的反传统主义和以蔡元培、徐一冰等人为代表的兼收并容派,三种主张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由于时代的局限,争论未能充分展开和深入,因而未能回答争论本身提出的问题:如何认识传统体育?如何认识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如何认识民族的和世界的体育?今天进行的一些讨论正是那场论争的继续和发展。深入讨论那些问题,为找出一条更适合中国国情的体育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4.
鲁迅认为“《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后来我们大都把这条路理解成为现实主义的道路,有人甚至将其命名为“稻草人主义”。无论是从鲁迅对儿童文学的认识,还是从《稻草人》这部童话集内在特性来看,这种说法都是中肯的。但也正因如此,我们不能将具有强烈现实主义精神的《稻草人》当作童话来看待,它所遵循的是事理逻辑而非情感逻辑,并且缺乏童话中的行动性因素。对“稻草人主义”的过分强调,明显阻碍了我国童话创作中想象力的发展,我们今天必须认真地对待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学史大都将“九叶”归入现代主义诗歌流派的范畴, 但也有的诗论家、诗人( 包括“九叶”诗人) 认为“九叶”诗派更多的继承了现实主义传统。而从新诗现代化与现代主义, “九叶”诗派在艺术上对现代派和西方现代主义的借鉴吸收, “九叶”诗派在思想内核上与现代主义的本质区别, 以及“九叶”诗派为深化发展现实主义所作的贡献和所取得的成就看,现实主义的天空将永远闪耀着九颗“严肃的星辰”。  相似文献   

6.
高深 《职大学报》2014,(6):20-23
学术界对于墨子“尚同”说一般持两种对立的观点,即一派主张“尚同”专制说,另一派主张“尚同”民主说。我们认为,这一论争主要源于对“专制”概念的抽象化理解和墨子“尚同”说的复杂性。墨子“尚同”说既有“专制”又有“民主”,然而这两者皆非“尚同”说的本质所在,其本质是超越人治的神本主义,即“尚同”说的本质在“尚同于天”,其价值也就在于此。另外,通过与基督教“合一”理论进行比较,指出墨子“尚同说”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鲁迅与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文坛上的两位大师,是飘扬在我国文化战线上的两面光辉旗帜。他们两人虽因一时误会而“或曾用笔墨相讥”,但能“同气相求”,在大战斗中,“却都为着同一的目标,决不日夜记着个人的恩怨”。 郭沫若与鲁迅确曾有过“笔墨相讥”,即文字之争。这主要是1928年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1936年鲁迅与周扬、夏衍等同志关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国家内忧外患,国民党进行文化“围剿”。面对这种景象,在文化界掀起了左翼文化运动,这是继五四运动之后又一次思想文化的解放。在这次运动中,以宣传革命文学为主,又对革命文学进行了激烈的论争,指引宣传走向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内藤湖南把六朝和隋唐划为中国的中世,认为那个时代的特点在于贵族政治,在这一特点中他论说了中国史上政体的发展变化。湖南身后最初的继承者冈崎文夫和宫川尚志在各自的代表作《魏晋南北朝通史》和《六朝史研究》中,发展了湖南的学说。以他们为主构成战前所谓“京都学派”。战后前田直典等与京都学派围绕六朝、隋唐是否中世及这时代直接生产者的身份问题展开了激烈论争。50年代末到60年代,六朝史研究围绕贵族阶级的独立性问题出现了新论争,进行过多方面探讨,形成由我提出的“豪族共同体”论,并在1970年后对此发生过新的论战。  相似文献   

10.
摘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文本语境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以范式研究作为切入点,选取新时期以体育为素材的文学作品为研究文本,对不同阶段体育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描述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新时期体育文学形成了3个不同的文学范式,分别是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现实主义范式的“冠军文学”以讴歌英雄、宣扬爱国主义为使命;批判现实主义范式的“问题文学”追求的是公平、正义;后现代主义范式的“网络文学”则体现了对个体创造性和个性发展尊重的人文情怀。范式研究的意义在于打通了被时间切割的新时期中国体育文学的整体性研究,有利于研究者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新时期中国体育文学的渊源及其走向。  相似文献   

11.
体育科研的横向合作越来越频繁,其产生的科研成果的权属争议也日益增多.这些争议已对当前体育科研合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针对当前体育科研合作中成果权属争议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结合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提出预防和处理权属争议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对安乐死的道德辩护不断增强,安乐死合法化问题将进入一个更加重要的阶段。但在安乐死合法化可能带来的收益和风险面前,我们必须对诸如"公众的普遍赞同安乐死合法化是否有足够的说服力?痛苦是否是患者选择安乐死的惟一理由?国外的经验是否能够充分证明安乐死合法化的正当性?"等这样一些关于安乐死合法化的主要辩护理由进行反思。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对安乐死的合法化问题作出正确的看待。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问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四川省21所普通高校开设体育艺术类课程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体育艺术类课程的认同度很高;师资队伍建设能基本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教材选择呈多元化,但还需要更多的、针对性较强的精品教材;场地和器材还需要尽快建设和完善;体育艺术类课程体系的推广实施需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整体推进;要加大普通高校专业师资培养力度和广度;加强体育艺术类课程体系的相关科学研究工作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根据北京市社会体育设施和人们锻炼身体目的需要,采用查阅文献、社会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北京市人口比较多的城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和素质进行调查分析,指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一新兴体育行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地方文献书目的编制与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是相辅相成的。从地方文献的独特性出发,论述了强化地方文献书目编制的必要性,以及有关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自由式摔跤运动项目的技术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自由式摔跤比赛中运动员无论双手做何动作,两脚怎样移动,都要尽量保持低站架,不能随便起伏;跪撑运动员在比赛中首先需要尽量降低身体重心及扩大身体重心的支撑面,其次是需要不停地调整身体重心、支撑面和支撑点。指出当前国内外自由式摔跤技术的发展有四个趋势:一是站立技术成为比赛中的主流技术和主要得分手段;二是摔跤技术向安全实效方向发展;三是技术要求更加全面,绝招更加突出;四是更加重视连贯技术。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细粒度二进制动态分析平台,提出通过系统调用参数的污点分析构建软件行为模型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在指令级别监控应用程序运行,跟踪系统调用参数的污点传播获取参数与参数、局部变量和外部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而抽取出参数的污点传播链。其次,基于参数污点传播链和系统调用序列构造能够同时反映控制流和数据流特性的软件动态行为模型。最后,分析和验证该模型具备检测隐秘的非控制流数据攻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资料收集法对“泰勒模式“和我国的体育新课标进行收集,明确二者各自的内在意义,发现“泰勒模式“课程观给予教师很大的空间,而体育新课标中给予体育教师更多的权利。通过逻辑推理认为将“泰勒模式“引入到体育新课标中指导体育教师进行教学会取得更为理想的结果,为新课标的全面展开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试论女子竞技体操裁判评分的自由裁量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从法理学角度阐释了体操裁判自由裁量权的含义与特征;从规则的不完备性、规则确认的自由裁量和规则与事实对接等三方面分析了体操裁判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依据;从证据确认、事实认定和规则适用三方面论述了体操裁判评分自由裁量的程序。对近年来在世界体操大赛中有关裁判行使自由裁量权的个别案例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0.
女子链球是我国田径中的优势项目,张文秀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获得了一枚铜牌,实现了我国在该项目历史性的突破。通过文献资料和三维运动学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张文秀的投掷技术进行研究发现,她的旋转技术存在一定不合理现象,单支撑时间长于双支撑时间,双支撑时间偏短,优点是旋转过程中对器械逐渐加速的能力强,旋转加速节奏和加速时机把握得较好,符合现代掷链球的技术要求。通过对她的投掷技术进行诊断分析,旨在为她技术改进提供帮助,推动我国该项目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