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跆拳道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自2000年被确定为奥运项目之后,它被许多学者视为亚洲传统体育项目走向世界的范本。跆拳道通过对美的展示构建出一个独特的审美世界,本研究围绕跆拳道所具有的身体美、空间美与人文美这三种美感进行探讨,旨在揭示该项运动的内在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夏云 《职大学报》2007,(4):87-88
绘画美是王维山水诗的最高艺术成就。本文从构图美、形象美、色彩美、意境美四个方面探析了王维山水诗的绘画美是以怎样的绘画手法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崔莺莺形象及其在文学演进中体现出来的相同或相近的美学意蕴,主要体现在外形关、含蓄美、梦境美和诗情美四个方面,而这种美学意蕴恰恰是我国传统审美心理和美学体验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4.
写意雕塑是将写意的概念与雕塑相结合,是一种创新,是为了摆脱西方雕塑的写实主义,是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雕塑艺术。"写意"是从中国古代水墨画中衍生而来的,它是一种精神,是艺术家从物到心领会出来的一种艺术技法。它体现了一种神韵美、动感美和气势美。  相似文献   

5.
鲁迅散文诗《野草》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为构筑了诗画境界,充满诗的意境美,主要体现:一、含蓄沉郁的文本美;二、诗情画意的朦胧美;三、隽永超越的梦幻美;四、孑然孤行的悲凉美。  相似文献   

6.
唐绝句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少总多的包孕美;二是婉曲回环,腾挪翻转的结构美;三是借景抒情的境界美。  相似文献   

7.
从精细化体现的"序"之美、逸动的"人格美"、提升生命的美学境界三方面阐述"精细化"成就事业和人生之美。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追求美体现了素质教育原则,能使学生在愉快中学好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思维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培养学生高尚的素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进一步实施,人们对健康与美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而健美操这一运动项目,因为其美的各种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运动的青睐,章从健美操的造型美、节奏美和气质美三方面对美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正确的锻炼能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宗白华《流云小诗》是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兴起的小诗代表,这些小诗诗句玲珑剔透,宁静独特,意趣深远,引人入胜,堪称诗中精品。诗作中的音乐美、绘画美、意境美体现出宗白华诗歌的内在艺术魅力和美学品质,"三美"的执着追求使宗白华《流云小诗》达到一个相对完美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文艺学、美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很大程度上遵循着"西方—日本—中国"的运行模式和轨迹。促成日本近现代文艺学、美学对中国现代文艺学、美学学科影响的主要因素:一是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大面积的移植西方文艺理论和美学著作,给正在迷惘和摸索中的中国现代文艺学、美学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二是中国传统文论、美学思想实现现代转型的现实需要;三为中日文化的共同性,使中日近现代文艺学、美学有着会通的线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学界形成了关于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论争。实践存在论美学的提出源于对当代中国实践美学的反思,而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存在论维度对于突破现有实践美学的理论局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立足于中国当代美学的独特语境,实践存在论美学在马克思的存在论这一新的理论视域中提出并思考了当前美学可能的突破之途,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美学、现代美学的多重学术追求。  相似文献   

13.
审美时间性问题已经成为当代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论域。时间问题贯穿康德批判哲学的始终,是理解康德思想的一条重要线索;在此基础上,康德《判断力批判》"美的分析"就显现出审美独特的时间性内涵;对康德美学时间性内涵的分析进一步凸显出当代美学与康德美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对理解当代美学及审美时间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从当前大学语文课堂缺乏教学语言哲理美的现状与原因、选择哲理美的语言形式对教学过程及效果的意义和大学语文教师要做到教学语言的哲理美应努力的方向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阐明了教学语言的哲理美,既是语文美育的任务之一,也是大学语文教学魅力与教师品格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武术美可分为感官之美、认知之美及体验之关三个层次。武术应充分利用其美学的商业化优势,以感官之美的武术动作来改良现有各类武术著作及竞赛活动,以培养习武者的兴趣,却后臻至认知之美及体验之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1995年引进开展跆拳道项目以来,经过教练员、运动员及其相关人员的努力,我国跆拳道女子项目已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多次在奥运会上成功夺冠。本文综合运用录像观摩、常规数理统计和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跆拳道女选手在奥运会比赛中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以期为跆拳道技、战术训练科学化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并为备战2012年奥运会提供有效的、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实践、生命走向生态——新时期中国美学的理论进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美学在实践本体论之后提出了生命本体论的构想。至此,对于美学的人学研究,分别以对主体性和个体性的强调形成了一个相互补充的框架。但是,在当代生态问题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下,这两种“人学化的美学”明显因其强烈的人类自我中心主义色彩而显得狭隘——它们更多地关注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当下生存,而对人与自然之间怎样和谐共存的问题、以及自然本身审美价值独立性的问题,却没能作出令人信服的理论阐释。据此,确立万物皆有生命的观念,承认万物各有其主体性,是形成新型人、物关系的前提,也是生态美学对实践美学和生命美学进行新一轮超越的理论基点。  相似文献   

18.
从美学的视角看健美操的社会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力、美”是健美操运动项目的特征,其折射出的美育功能和审美价值是其它运动项目所难以企及的。通过健美操锻炼,对培养良好个性心理和人格魅力尤为突出,这对社会的文明、进步、安定和美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运用实地考查、文献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对吉林省跆拳道运动现状进行相关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吉林省跆拳道竞技水平在国内外处于中低水平,各地区水平差距较大;教练员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低是影响跆拳道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高水平的训练、比赛环境、竞赛体制、对外交流、裁判队伍、经费等问题也是制约吉林省跆拳道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试论健美操教学过程中的美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从体育美学的角度,对健美操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以及在健美操中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揭示了健美操教学应在美学理论的指导下,寓“美”于教,这样,才能更好地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促进当代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