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庆云 《江汉学术》2011,(6):101-104
归属江淮官话的新洲方言,其中有许多常用词语,人们在记录时往往一时难以找到或想到本字。作为论文《〈说文〉中所见今新洲方言本字考略》的续篇,通过对《说文解字》进行详细考释,可以在其中找到更多今新洲方言对应的本字。  相似文献   

2.
一、本文所说的地域方言词是相对于普通话而言的,并不排除云南其他地方也同样使用的方言词。 二、由于这些地域方言词往往没有相应的汉字,或是本字太冷僻,所以一律采用国际音标来表示。标音体系采用张茀老师所著《玉溪方言志·玉溪音系》的体系,声调调值直接标出,轻声省去符号,不标调值。为了方便不熟悉国际音标的同志阅读,词条同时用了一些同音字,这些同音字仅仅表示这些方言词的读音,不表示词义,而且是按玉溪方言的读音来使用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考求方言本字,根据的是古今语音对应规律、词义相同或相近与古文献资料例证三条标准,并据此考证了安徽舒城方言的部分本字。  相似文献   

4.
1 明朱权的《琼林雅韵》,成书于洪武三十一年,记录了元明之际,当北方话语音发生重大演变时,江南方言的实际语音情况,也是第一部南曲韵书。它为研究江南方言,特别是吴方言语音在近古时期的发展变化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据《琼林雅韵·序》,此书是据卓氏《中州韵》改订。《中州韵》一书,据赵荫棠先生考订,原名《中州乐府音韵类编》,又叫《北腔韵类》,为元燕山人氏卓从之所撰。比较一  相似文献   

5.
童琴 《江汉学术》2011,(6):98-100
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史上的一个千古绝唱。《说文解字》引用了大量方言,为后人了解先秦两汉时期的方言提供了丰富真实的资料,然而这些成果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关注。我们对《说文解字》引方言已做过的研究做一番梳理,总结成果和不足,以期时贤及后进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古韵标准》是清代学者江永研究古音分部的力作。《古韵标准》一书涉及的方言材料很多,通过初步整理,可以把江永使用的方言材料归纳为五种类型:(1)直接阐述方言的重要性;(2)以方音证明语音的演变;(3)以方音说明方言和通语的语音对应;(4)以方音证明古音的分合关系;(5)用方音解释古韵特例。江永"方言比证"的研究思路,实际上要超过欧洲语言学家一个多世纪。  相似文献   

7.
陇南文县铁楼乡居住的白马人,历史悠久,且流传着许多故事,对陇南白马人民间故事《阿尼嘎萨》1解读,从陇南白马人求美的生活方式、坚韧、爽朗而又智慧的白马民族品质及白马人宗教信仰三个方面了解陇南白马人的民族特性,以期与同行在白马文化方面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保存了大量的方言材料和方言现象,但还有许多方言词语的解释存在不少分歧之处.文章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金》中的几个难晓之方言词语提出了质疑,并予以辨正.  相似文献   

9.
把词缀附加在词根上构成新词是现代汉语共同语和方言共有的一种构词方式。泸州方言名词的后缀(suffix)十分丰富,《泸州市志》在第六章方言第二节词法"方言名词后缀"部分记述了部分泸州方言名词后缀。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在形式和意义两方面与普通话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泸州方言名词后缀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材料翔实博大精深─—评郭子直《岐山县志·方言志》孙立新郭子直先生以耋耋之年,认真调查、研究、整理自己的母语岐山方言,以严谨的态度编著成《岐山方言志》。现已以《岐山县志》一个专卷(卷25)随县志出版。《岐山县志·方言志》抓住当地语言的特点,忠实地记述了...  相似文献   

11.
认为《颜氏家训·音辞篇》有我国最早的有关音韵发展史的论述,利于考证当时的一些韵书,考证《切韵》的成书原因及音系,也为后人考证隋代以前各地方言的语音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2.
编者的话     
《玉溪师专学报》自创刊以来,得到了省内外、校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和学术团体的支持,编辑部衷心向大家致谢.为配合并促进对云南方言的研究,本刊自本期起连载吴积才教授的《云南方音概述》,并将比较集中地发表有关云南方言研究的文章,尤其欢迎关于云南方言小区分划问题的论文,以促进这一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张茀     
张教授 1938年出生于云南省澄江县 ,196 0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 ,1980年调入玉溪师专中文系 ,主要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 1985年受命创办《玉溪师专学报》并任副主编 ,主持学报工作至 1993年 ,随后 ,受命组建玉溪师专对外汉语教学班 ,主持外汉教学工作至 1998年。自 1980年以来 ,张教授出版专著 7部 ,参编教材 4部、地方志 5部、地方文化丛书多种 ,还发表了大量的学术文章 ,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艺术作品。主要有《玉溪方言志》、《新平方言志》、《澄江方言志》、《永善方言志》、《云南省志·汉语方言志》、《玉溪地区普通话…  相似文献   

14.
华广生的《白雪遗音》是用当时山东方言纂写的民歌集子。本文研究了它所收《马头调》曲子的用韵,揭示了山东方言韵母特点和声调特点。  相似文献   

15.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一部经典作品,这部作品在英国文坛上享有重要地位。本文对《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方言的翻译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加深对这部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却谷食气篇》是我国古代医学和体育上的一篇珍贵的历史文献(发表在《文物》杂志1975年第6期上).对于这篇文献,除了在发表时,唐兰先生写了一篇简短的考证文章外,至今尚未见到有其它专门研究的文章.因此,本文试图对这篇文献的大意及其有关问题作些探讨,以供读者参考.一《却谷食气篇》原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批帛书中的一篇.它是与医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和帛画《导引图》合写  相似文献   

17.
云南之语言     
英人戴维斯(H.R.Davies)曾著《云南——印度与扬子江之连锁》一书,(张君励曾摘译其专论部族一篇,题曰《云南夷族及其语言研究》商务版)有言曰:“窃以为可以确言者,世界之任何部分中,其语言与方言之多歧如在阿萨母与云南东境间之一片土地上者,如在此区以南之印度支那各国者,实世间所罕见焉.”(原书332页)戴氏此语并非夸张,凡曾足涉此一带地域者,皆可证其确切.  相似文献   

18.
河北方言中的冀鲁官话保唐片方言表达“昨天”这一概念的词形多为“列=个”。通观古代文献和现代京津冀等地的方言语音同化现象,可知“列=个”中的“列”本字应为“夜”。“列=个”的原始词形是“夜来个”,“夜”受“来”字的声母逆同化后,“来”又受“夜”的韵母同化,进一步因轻声而弱化乃至脱落,形成“列=个”。“列”类词作为保唐片方言的标志性词语,可视为保唐片方言内部存在较近亲缘关系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建水方言,据我们所知当首推董同和与杨时逢。他们的研究成果记录在《云南方言调查报告》一书里。不过他们的研究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来说都是极为不够的。1986年,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了张宁编著的《建水方言志》(下边简称为《志》)。这本书“尽可能多地记录了建水话里用到的单字字音,记录了相当丰富的建水话词汇,还收集了一些民歌、谚语、小故事等,并且用国际音标记音。这就把建水话的基本面貌反映出来了。为我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研究材料。”然而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指出,在这本篇幅不大的著作里,发生了太多的错误。本文的目的主要是根据我们的资料指出这些错误,并就《志》的其他不足之处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游汝杰、周振鹤所著的《方言与中国文化》一书着重对方言和文化史上的种种问题进行讨论,探索方言形成和发展的文化背景的同时用方言解决文化史上的课题。角度新颖,见解独特,在中国语言学的发展道路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浅谈读书后的一些愚见及对东北地区方言部分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