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虽没走进高等学府,但还可以自学。我深知自学之路崎岖坎坷,仍要勇敢地走下去。我要用自学的知识为祖国作贡献,这就是我的心愿。”岳占富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十几年来靠顽强的毅力刻苦自学。知识使他增添了力量。他不仅出色地完成了  相似文献   

2.
20年中国新文学史研究“突出重围”后出现欣欣向荣的学术景观,但我并未完全走出“突围”后的种种困惑,这主要体现在建构何种科学理论框架和最佳文学史格局上。对此,本文作了较深入的思索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20年中国新学史研究“突出重围”后出现欣欣向荣的学术景观,但我并未完全走出“突围”后的种种困惑,这主要体现在建构何种科学理论框架和最佳学史格局上,对此,本作了较深入的思索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智慧和力量的核心是善于思考。如何使小学生善于思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认为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动脑筋,不断孜孜求索解决知识中的困惑,享受思考的快乐,才能使他们喜爱思考。我注意将这个要求贯穿在整  相似文献   

5.
“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我想为奥运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我的一个心愿。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做了许多有关奥运的事情。我经常和同学到敬老院,为爷爷、奶奶介绍奥运知识。  相似文献   

6.
杨欧 《教育艺术》2008,(6):40-41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家长的语言、观点困惑了我。如:“我的孩子在家里什么都不用做,到学校做不好清洁还要重扫,凭什么!我们是来学知识的,不是来学扫地的!”。“孩子的身体就只有这个样,老师,你上体育课时不让他累着了,怕出汗后感冒”。“反正我的孩子没先惹谁,谁也别想欺负我的孩子。”我倍感无奈倍感困惑:像这样失去原则失去理性的爱就是溺爱,会对孩子有益吗?这不禁引发了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吴非 《语文新圃》2009,(6):11-12
冬日,很暖和的一天。和陈日亮老师相约同去拜望在沪上休养的顾黄初教授。我们的话题当然还是语文。陈日亮和我说近日见闻,顾黄初专注地听。听我们议论当今的“表演课”及“语文教学高考化”的种种情状,他的神情越来越困惑。  相似文献   

8.
理发师的困惑原来这个理发师为自己立下了这样一条原则:他给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并且,只给这些人刮脸。可是有人问了:“您是否自己给自己刮脸呢?”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脸,那么按他的原则就该为自己刮脸;如果他给自己刮脸,那么这又不符合他的原则。这就是理发师困惑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我舍不得离开山区,我愿意为山间幼苗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这是保山市大庄党麻小学教师王开泰,在上级要把他调到县师范学校时说的话。  相似文献   

10.
“人最大的敌人就是他自己。只有懂得战胜自己,才会超越他人。”这句话意味深长,我一直都未能彻底理解。直到我读了《超越自己》一书,我才有了深深的体会,它使我受益匪浅。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时代的不断变更,我们21世纪的中学生们面对的种种困难、挑战日益增多,为了不被21世纪的快节奏发展所淘汰,我们青少年更应该具备丰富的生活阅历与科学文化知识,进一步地迎接挑战。面对挑战,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文化知识运用方面,更应注重的是心理素质方面的锻炼。书中最使我难忘的一幕:在低分中,他的儿子失落了,但是他并没有让儿子堕落…  相似文献   

11.
亲子邮件     
主题:和老爸聊“死亡”发件人:立风收件人:老爸老爸:想和您聊一个问题:“死亡”。这个问题其实已经困惑我许久了。不过,老爸,您别担心,女儿没有把这两个字往自己身上放。您出差在外,不知道有没有看报纸,上海有个博士生自杀了,才26岁,而且也没有什么让他“悲痛欲绝”的理由,我感觉他似乎是“想死就死”了。  相似文献   

12.
一、在疑问和困惑中感悟 根据个人建构主义理论,知识的建构过程中要创设“困惑”。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由疑问再引起困惑,疑问和困惑是知识建构的起点和动因。着力疑问,就会激发思考,积极探究,进入“悟”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以问题制造“困惑”,以目标导引解决“困惑”和以工具“脚手架”支撑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13.
积极的心态就是力量家长朋友,你也许不知道“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名言出自何人,但却可能受到过它潜移默化的影响,令你对孩子教育的重心放在了对他知识的传授上。重视知识并不错,但是值得思考的是,如果没有积极的心态,也就无力应对成才道路上的困难、矛盾、挫折、失败、陷阱以及种种艰难险阻。对人才进行的心理学研究以及无数的事实让我们日益明白并得出积极的心态就是力量的结论。知识是力量,智慧是力量,但积极心态蕴含着更强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家教博览》杂志每月都象一个老师,一个朋友一样给我带来新的知识,解除我在教子中的困惑。在我的生活周围,和我一样在家做全职妈妈的很多,由于她们本身的知识匮乏,孩子总是放任不管。我自己虽然只是高中毕业,但几年来我不断学习,摸索,现在自己的孩子在他同龄中还是比较出色的。但我常常感到知识的不足,又不知去请教谁。参加了这次刊大学习对我确实是一次提高,让我更加了解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前觉得教好孩子是自己家的事,可现在我的动力更大了:孩子是社会的,教好他是对他负责任,更是为社会出一份力。怀孕时我就买了一套教…  相似文献   

15.
一、透过动作 ,体察内心师 :课文第二段对五位战士分别进行了描写 ,你们喜欢描写谁的句子就读一读 ,讲一讲。生 :我喜欢描写战士宋学义的那句话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圈 ,好使出浑身的力气。”我认为这句话中“抡”字作者用得非常好 ,刚才我做了一下“抡”的动作 ,做后我真的体会到了 ,这一“抡”就能蓄集力量。宋学义之所以这样做说明他充满对敌人的仇恨 ,希望自己再投手榴弹的时候 ,力量不减。生 :我也感到这个“抡”字用得的确好 ,它表面是写宋学义的动作 ,实则能看出宋学义的心理 ,他是想让自己的力量大一点儿 ,手榴弹投…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末以来.“改变观念”一直都是幼教教研、科研的中心课题。十多年来,尽管研究者们已经看到了自己劳动的丰硕收获,但同时也继续困惑着这种自我改变的艰难。作为一个专业研究者,我这些年来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想寻找出导致这种种“艰难”的原因,并寻求出哪怕是一点点可能克服这种种“艰难”的线索。下面我想从自己收集到的研究资料中抽取出一些典型的案例,并通过展示和分析这些案例来表达我个人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的改革,对于教师来说,既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也是一次重大的挑战。同时,新课改也为我们初中思想品德课开辟了一片美丽的天地;教师的教学理念变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学生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和学习能力,但是在这新课改一年来,教师们也遇到了一些矛盾与困惑。下面我就来谈谈其他教师和我在新课改中的一些困惑以及我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我现在不当教师。如果我当教师的话,在“教师节”的今日,我想把以下的话告诉自己,策励自己,这无非“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的意思。以前种种是过去了,追赶不回来了;惭愧是徒然,悔恨也无补于事;让它过去吧,像一个不愉快的恶梦一个样。  相似文献   

19.
“很多知识我自己心里明白,但是想不到好的方法教给学生;碰到不听话的学生,我也不知道怎么去教育他们。”奉贤区宏翔小学教师郭守珍说出了很多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的困惑。而这种困惑随着奉贤区“以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的全面开展而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20.
卡伦·霍尔奈的精神分析理论为个体性格结构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模式,这一理论把“自然的真我”放在复杂的环境关系中审视,从而揭示出个体性格所发生的变异和可能的建构模型,这对于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很有借鉴意义。文章试图以此理论来分析阐释贾宝玉的性格结构,揭示贾宝玉的性格形成与他所置身的生活环境构成的直接关系。通常把贾宝玉看成“情种”,他在宝黛的爱情悲剧中也铸就了自己的悲剧,而这一悲剧乃是他的性格在大观园中形成和建构起来的结果。他在家族中的存在地位,促使他成为一个无力承担人生责任的怯懦者,他只能选择顺从型的人格,他最终“出家”也就不可能是来自佛的“顿悟”,而是追求的幻灭。贾宝玉人物形象的塑造,也给我们教育体系中的人格培养提供了发人深省的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